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24 浏览次数:11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 B . 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 . 煤焦化制得煤焦油 D . 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 2. 今年我市部分地区的小麦得了“软骨病”,出现倒伏现象,为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应提前施用的化肥是(   )
    A . K2SO4 B . CO(NH2)2 C . NH4H2PO4 D . NH4NO3
  • 3. (2018·淄博) 我国航天技术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天宫一号”上太阳能电池板的基板是由玻璃纤维制成的。玻璃纤维属(   )
    A . 金属材料    B .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 复合材料    D . 有机高分子材料
  • 4. 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

    A . 氯化钾(水溶液显中性) B . 烧碱 C . 熟石灰 D . 硝酸铵(水溶液显酸性)
  •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
    A .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 . 验证氢气的可燃性 C . 稀释浓硫酸 D . 过滤
  • 6. (2015九上·埇桥月考) 人体吸入的O2有2%的转化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的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亚硒酸钠(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的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3 C . +4 D . +6
  • 7.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B . X的化学式为SO2 C . 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D . 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8.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
    A . 灭火方法模型 B . 原子结构模型 C . 空气组成模型 D . 物质分类模型
  • 9.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①O2②Mg2+

    A . ①表示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B . ②和④均表示阳离子 C . ③和⑤所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 D . 由⑥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 10.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 微粒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 . 转化观:氯化镁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金属镁 D . 守恒观:8g氢气和8g氧气充分反应,一定生成16g水
  • 11. 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小 B . 测定肥皂水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出的pH偏大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铜粉的量不足,导致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D .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 12.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反应基本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 . 化合反应 B .    置换反应 C . 分解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 1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物质

    用途

    性质

    A

    二氧化碳

    作灭火剂

    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B

    洗涤剂

    除油污

    乳化作用

    C

    氧气

    发射火箭

    具有可燃性

    D

    氮气

    做保护气

    化学性质不活泼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C .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二氧化碳呈酸性 D .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15. 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金属Cu中混有少量的Fe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CO

    通入氧气点燃

    C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MgSO4

    加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

    鉴别CaCO3、NaOH、NaCl、CuSO4四种固体

    加水,观察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K+、Na+、OH- B . Na+、Fe2+ 、Cl- C . Ba2+、K+ D . 、Na+、Cl-、OH-
  • 17.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t2℃时,将4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90g B . 图中P点所表示B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 . 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D .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忽略水的蒸发)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 18. 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液中一定含有Mg2+和Fe2+ , 一定没有Ag+ B . 滤液中一定含有Mg2+ , 一定没有Fe2+和Ag+ C .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镁和铁 D .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镁
  • 19.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 B . 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C . 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D . 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 20.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常见物质的鉴别

    B.化学与环境

    羊毛和化纤—点燃后闻气味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淀粉和蛋白质—加碘水

    白色污染一只对人的视觉感观有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内蛋白质有影响

    赤潮、水华—水中富含氮、磷元素引起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能源

    维生素A一预防夜盲症

    钙元素—预防骨质疏松症

    铁元素一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氢气一未来最理想的能源

    煤、石油和天然气一不可再生能源

    化学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21. 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
    1. (1) 分析图两种循环,其中错误的是

      A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C 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2. (2) 汽油燃烧容易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可用较清洁的天然气代替。写出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为减少温室气体CO2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在化工生产中尽可能实现“零排放”。CO2和H2可以按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用CO2和H2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并且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

      A 乙醇(C2H6O) B 甲酸(CH2O2) C 乙酸(C2H4O2) D 丙酮(C3H6O)

三、流程题
  • 22.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侯氏制碱法流程如图所示,在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NH4Cl在氯化钠浓溶液中溶解度比在水中小得多,从而促进NH4Cl的析出。

    1. (1) 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和可溶性的Ca2+、Mg2+ ,为了除去以上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③加入适量盐酸;④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⑤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请写出一种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序号)。
    2. (2) 沉淀池中进行的反应是:CO2+NH3+H2O+NaCl=↓+NH4Cl。
    3. (3) 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4.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沉淀池中通入氨气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更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B 得到的母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且为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

      C 可循环利用的X物质为二氧化碳,Y物质中只有氯化钠;

      D 操作1的名称为过滤。

四、综合题
  • 23.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B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C溶液与B的反应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D是一种氧化物。图中“-”表示相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物质属于(填物质类别)。
    2. (2) E的化学式是
    3. (3) 能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反应是(填数字序号)。
    4. (4) 若B→D发生燃烧现象,写出D→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制取CO2 , 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填装置序号)。
    2. (2) 小海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①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端通入。

      ②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涛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将制取的装置B换为上图中的装置(填装置序号);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如果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克。

  • 25.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实验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CO2 , 未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对NaOH与CO2能否反应进行验证,并对实验后所得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1. (1) (一)实验目的:探究NaOH与CO2能否反应

      (方案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

      如图甲向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软塑料瓶变瘪中

      ①CO2能溶于水,可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

      ②CO2可能与NaOH反应

      小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利用甲装置,可补做一个对比实验,通过观察瓶子变瘪程度不同,从而排除瓶子变瘪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的。为保证实验的公正、准确性,需控制的变量有:

    2. (2) (方案二)取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含不同种类溶质的三种溶液。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冒出,B、C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B试管中生成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结论)以上实验均能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3. (3) (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些角度可以是:①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②通过证明反应发生。
    4. (4) (二)实验目的: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C三支试管中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烧杯上层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假设)

      小红:一定含有的离子是Na+、Cl-

      小明:一定无H+ , 判断的理由为

      小娜:可能含有OH- 、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5. (5)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对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烧杯内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静置。

      有白色沉淀生成

      ,无Ca2+

      ②取①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

      有OH-

    6. (6) (反思评价)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填名称)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可以有效防止水体污染。
五、计算题
  • 26. 人体缺乏维生素C就会患坏血病。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约为40.95%,氧元素质量分数约为54.5%,且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氧原子。请回答:
    1. (1) 维生素C的化学式量为(保留整数,下同);
    2. (2) 一个维生素C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
  • 27. 小华用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计算:

    1. (1) 充分反应后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 (2)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