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1-05-28 浏览次数:15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  )

    A . 一只麻雀 B . 一只老鼠 C . 一只鸡 D . 一只羊
  • 2. (2017八下·江苏期中) 关于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 B . 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 . 不论是不是同一种物质,m大的ρ肯定大 D . V相同时,ρ大的m就大,ρ小的m就小
  • 3. (2020八下·广陵期中) 下列实例中,材料的选用与描述的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

    A . 电线的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B . 房屋的天窗用玻璃制成,是因为玻璃的透光性好 C . 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 D . 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 4. 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 .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 向右移动游码
  • 5. 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判定( )

    A . 小球一定带正电 B . 小球一定不带电 C . 小球一定带负电 D . 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 6. (2017八下·江苏期中) 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 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场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17八下·江苏期中)

    如图,教室里悬挂着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吊灯所受重力的平衡力是(   )

    A . 天花板对吊灯的拉力 B . 悬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C . 吊灯对悬绳的拉力 D . 悬绳对吊灯的拉力
  • 8. (2020八下·济南月考) 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 . 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 . 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 .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 9. (2019八下·宣州期中)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 给车轴加润滑油 B . 轮胎和踏板有花纹 C . 给沉重木箱装上轮子 D . 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 10. (2021八下·秦淮期中)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 一项是(  )

    A .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 .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 .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 .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11. 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
    A . 大小 B . 方向 C . 作用点 D . 以上都是
  • 12. (2020八下·武汉月考) 如图所示,用轻质细线悬挂一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后,由静止开始释放,不计阻力,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则( )

    A . 若小球摆到C点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小球将处于静止状态 B . 小球摆到B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 . 若小球摆到C点时,细绳恰好断开,小球将做曲线运动 D . 若小球摆到B点时,细绳恰好断开,小球将斜向下运动
  • 13. (2016九上·荣昌开学考) 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但他所受“摩擦力﹣时间”图象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所示,若将之补充完整,应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4. 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①一只苹果重约1.5

    ②一瓶矿泉水的容积大约是500

    ③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0.05

    ④空气密度1.29

  • 15. 水是生命之源,普通人每天大约需要摄入2L水,这些水质量为kg,凝固成冰后,质量.(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 16. (2020八下·扬州期中)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周围有绕其运动.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下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A/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

  • 17. 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这是一种现象,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分子间存在 力。
  • 18. (2016八下·青海期末) 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 N.
  • 19. 参加拔河比赛,要挑选体重较大的同学,这是为了(填“增大”或“减小”,下同)压力,还要扫除地面的沙粒从而鞋底与地面的摩擦。若比赛中甲队战胜了乙队,甲队拉绳子的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 20. 2020年11月24日,中国用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篇章,已知月球对物体的引力为地球的六分之一:
    1. (1) 火箭点火后,尾部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使火箭加速上升此时向上的推动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
    2. (2) 在进入月球轨道时,“嫦娥五号”探月器(选填“向前”或“向后”)喷出气体,使飞船减速制动,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3. (3) 若月球与地球表面相同,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地球表面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
    4. (4) 地球上质量为3kg的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为N。(g取9.8N/kg)
  • 21. (2018八下·吴中期中) 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对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 22. (2017·德阳) 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3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F2=5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一起做直线运动,则地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 N.

  • 23. (2019·德州) 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4. 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是280g、64g,体积分别是50cm3、8c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cm3。一容积为20升的气缸内储有密度为2kg/m3的气体,现将其气体压缩为8升,则压缩后气体密度为kg/m3
三、作图题
  • 25. 按要求作图
    1. (1) 装有适量水的易拉罐能如图所示倾斜静止放置,请画出此时易拉罐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 (2) 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斜面受到的压力F;

    3. (3)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小车,其支架的杆子上固定一铁球,请作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 26. 实验室有两只分别盛有水和盐水的烧杯,但没有标签,小明和小华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辨别:

    1. (1) 把天平放在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如果没有调节就进行了实验,所测质量将(选填“偏大”或“偏小”);
    2. (2) 图乙是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
    3. (3) 按正确步骤将天平重新调平后,他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如图丙A所示;然后用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g;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该烧杯,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如图丙B所示,则总质量是g,算出kg/m3。分析该测量过程,你认为小明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 27.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 (1) 小明用测力计拉同一木块进行了三次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情景如图甲、乙、丙所示:

      ①在甲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 N 。

      ②比较 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2. (2) 在操作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木块处于 (平衡/不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是/不是)一对平衡力,理由是: ;竖直方向上,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它的支持力 (是/不是)一对平衡力。
  • 28.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使小车分别在不同的物体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1. (1) 同一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大小
    2. (2) 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右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
    3. (3) 由实验可知:在同等条件下,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快/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
    4. (4) 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一颗炸弹,如下图所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列给出的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几种情形中,正确的是______。

         

      A . B . C .
  • 29. 上体育课,同学们做引体向上活动时,发现采用双手握杠时,两手间距有以下几种情况:有比肩宽大的,有与肩同宽的,也有比肩宽小的,如图甲所示:

    那么,这几种握杠方法的“省力”程度一样吗?因此,小涵对“做引体向上的拉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作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双手握杠的间距有关;

    猜想二:小华猜想:可能与人的体重有关;

    猜想三:小芳猜想:可能与手臂的长度有关。

    小涵用两根相同的橡皮条系上同一重物并挂在水平杆子上,已知杆上相邻点间的间距相等,如图乙,改变橡皮条在杆上所挂的位置,并观察每次橡皮条的长度,结果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橡皮条在杆上所挂的点

    A、J

    B、I

    C、H

    D、G

    E、F

    橡皮条的长度

    较长

    稍长

    最短

    稍长

    较长

    1. (1) 当橡皮条悬挂在C、H两点时,仅改变橡皮条的长度,根据已学物理知识可知:受到的拉力(选填“会”或“不会”)改变,由此可判断,橡皮条竖直悬挂时,猜想三是
    2. (2) 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可以得到结论:当手臂长和人的体重一定时,随着双手握杆间距的由大到小时,拉力(选填“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因此,在做引体向上时,最好采用悬挂点在两点最省力;
    3. (3) 为了验证猜想二,必须用两根相同的橡皮筋,且保持不变;
    4. (4) 实验中根据来比较拉力的大小,下列实验中与这一物理方法不同的是

      A.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B.通过观察扩散现象研究分子的运动

      C.利用乒乓球观察音叉的振幅

      D.通过泡沫塑料凹陷的程度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 30. 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 (1) 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钩码.当左右两端同时挂上相同的钩码个数时小卡片保持静止,此时小卡片两端的拉力F1和F2的方向(选填“相反”、“相同”),大小(选填“相等”、“不相等”).
    2. (2) 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两个力是否需要作用在
    3. (3) 小华用剪刀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两半张小卡片向相反方向运动,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两个力是否需要作用在
    4. (4) 小红同学也对二力平衡条件进行了探究,她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乙所示),你认为(选填“能”或“不能”)用小红的装置进行本次实验.
    5. (5) 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 . 使用小卡片能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 .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 小卡片比较容易扭转
五、计算题
  • 31. 冬季里,王瑞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她买来1kg鲜豆腐,体积约为800cm3 , 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45%。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形成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变成了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ρ=0.9×103kg/m3)求:
    1. (1) 鲜豆腐的密度;
    2. (2) 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3. (3) 海绵豆腐实心部分的密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