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1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18 浏览次数:29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基础知识综合
  •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春节假期,电影《你好,李焕英》异常火爆。观众坐在电影院里,一开始被频繁逗笑,后来然泪下,乃至数次泪奔,原因是电影用温情而真挚的艺术手法呈现细腻、无私的母爱造成的,母女间简单、纯粹、诚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人。

    ②电影中的“李焕英”也是现实生活里无数母亲的缩影,她们同样平凡而伟大,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十一年前感动亿万国人的照片:“春运母亲”,照片中的那位母亲肩背比人还高的巨大行囊,一手拎着破旧的双肩包,一手抱着褓中熟睡的孩子,眼神刚毅坚定……此外,“暴走妈妈”陈玉蓉,为给儿子捐献适合移植的肝脏,每天风雨无阻地暴走大约十公里以上;“警察妈妈”蒋晓娟,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救灾现场解开警服给受灾婴儿喂奶;“最美妈妈”吴菊萍,奋不顾身地用双手接住从十楼坠落的女童,手臂被撞成粉碎性骨折……作为母亲,她们有为母则刚的坚强,有不求回报的无私,有舍生忘死的勇敢。

    ③每个妈妈都了不起!爱在当下 , 无需愧赧。珍惜妈妈在身边的每一天,像她爱我们那样更爱她,力所能及地陪伴她、体她、理解她;同时,也更好地生活,勇往直前、阳光向上、健康开心,让妈妈遂心、放心。

    1. (1) 请用正楷将第②③段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 (2) 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然泪下()    褓()    愧)    体

    3. (3) 第①②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4. (4) 请写出第②段中词语“暴走妈妈”“警察妈妈”“最美妈妈”双引号的作用。
二、字词书写
  • 2. 下面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恣雎        绯红        稽首        筋疲力尽        鹤立鸡群

    寒噤        修茸        端详        根深蒂固        消声匿迹

    改为        改为

三、选择题
  • 3.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 西汉成书的《战国策》和《史记》分别属于国别体史书和纪传体通史,前者分国编次共33篇,后者共130篇,包括12本记、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B .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C . 阿西莫夫,法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D . 传统文化中“蛾眉”指代女子,“兜鍪”指代士兵,“黄发”和“伛偻”都指代老人。
四、句子默写
  • 4. 按要求默写。
    1. (1)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 (2)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 (3) 手把文书口称敕,。(白居易《卖炭翁》)
    4. (4)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 (5) 平凡的生活每天都发生不平凡的故事。《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张桂梅,用她“”(李商隐《无题》)的无私坚守改写丽江山区女孩的命运;“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零零后戍边烈士陈祥榕和战友以纯粹的初心诠释了“”(李贺《雁门太守行》)爱国的热情和卫国决心;无数扶贫干部前仆后继,历经八年持续奋斗,不失“”(李白《行路难》)的信念,我国脱贫攻坚战终于取得全面胜利。
    6. (6) “雪”是大自然灵动纯洁的精灵。请写出古诗词曲中含有“雪”的连续两句:
五、诗歌鉴赏
  • 5. 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请分析本诗前三联的情感变化并简述理由。

六、对比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节选)

    (乙)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 , 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 , 严斥堠 , 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 , 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 , 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苏淘《心术》节选)

    (注释)①财:物资。②烽燧:报警的烽火。③斥埃:古代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侦察。④优游:闲暇自得的样子。⑤厉:通“励”,勉励,激励。⑥并:统一。⑦厌兵:讨厌打战。⑧殆:懈怠。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公将之            鼓:

      公问其            故:

      望其旗            靡:

      战养其气            既: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

    3. (3) (甲)(乙)两文论述将兵之道,均强调对战争的重要性。(乙)文从四个方面来论述作战之道,更强调的重要性,“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的原因是 “”(最后一空用原文填空)。
    4. (4) (甲)文塑造曹别形象主要运用哪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七、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时尚之美与传统文化

    张凡

    ①近日,河南卫视春晚上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成功“出圈”、惊艳四方,一时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话题。

    ②河南卫视将舞蹈《唐宫夜宴》(初名《唐俑》)搬上辛丑牛年河南春晚可谓意义不凡,不仅令亿万观众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把国人印象中的传统文化在台上给“舞”活、该节目力求将盛唐的风采和少女的灵动搬上舞台,再现盛唐时期的大国气象和以“唐三彩”为代表符号的唐韵之美,从而为社会、为大众展示出一幅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的文化画卷。无论是舞蹈人物的服饰、表情、妆容、色彩以及手中乐器,还是作品的创意、内涵展示及启迪意义,均以新颖的艺术表现方式,完成了古老的艺术在当下社会的时尚化、年轻态展现。

    ③很大程度上,舞蹈《唐宫夜宴》的爆红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④形式时尚新颖和内容传统厚重并不矛盾。在文化多样化的今天,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以更理想的荧幕呈现实现“1+1>2”的综合效应,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锻造现代文艺的精彩。当前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打造的文艺节目已成为一种时尚,文艺创作者体察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多样化观看体验与审美诉求,以一众优质的传统文艺节目回馈社会与大众。

    ⑤优秀传统文化具备引发共鸣的力量。中华文化的根脉熔铸于每一位华夏子孙的血脉中,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不仅应和了当代国人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更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之花开在当代中国文化土壤的高光时刻。尤其在这“提笔忘字”的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足以让国人在欣赏经典的同时忆起传统之美、拾起传统之味。让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让更多的年轻人“穿越时空”去体验、触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促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里越发时尚和年轻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年青一代的内心深处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⑥优秀传统文化节目既要接地气,又要“高大上”。接地气又“高大上”的优秀传统文化节目不是靠奇装异服的表面浮华“装”出来的,而是借上下五千年的日积月累和现代科技“身临其境”的再现。这样,充满时尚感的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才有兴趣去点击、去关注、去涵泳。正如辛丑牛年河南春晚总导演陈雷所说:“希望通过春晚这种形式,让年轻人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甚至将民族文化融入他们的生活、情感和行为。”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不仅是历史上的辉煌与风采,更是华夏民族继往开来的底气与毅力。故而,要以时尚感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突破传播壁垒,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礼敬、传播传统文化。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02月19日11版,有删改)

    1. (1) 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运用举例论证,用《唐宫夜宴》成功“出圈”成为网络热议焦点的例子,有利于引出中心论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 . 在第④段中“当前”一词对时间进行限制,意思是目前、当下,表明当下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打造的文艺节目已成为一种时尚,使论述语言更准确、严密。 C .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其开发一系列“网红”文创产品,其中“微缩版讲武堂”雪糕,推出即成为在昆青年人打卡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必选项目,这也是当代时尚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结合的实例。 D . 接地气又“高大上”的优秀传统文化节目既要靠奇装异服的表面浮华“装”出来,又要借上下五千年的日积月累和现代科技“身临其境”的再现。
    3. (3) 请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 (4) 下面的材料应放在哪段结尾部分合适?请阐明理由。

      (材料链接)

      近年来,央视推出一系列文化节目,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从《国家宝藏》到《典籍里的中国》……诗词、文物、典籍,无一不是将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照进”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以现代科技之新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新颖、时髦的当代表达。

  • 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棉花开处生乡愁

    邓荣河

    ①进入秋分,家乡的棉花一天天进入盛开期。上个周末回老家,路过一片棉田,看着白花花的棉花,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种棉、拾棉的情景。

    ②每年谷雨前,家里的那几亩棉田便被老父亲提前拾掇得平平整整。一到谷雨,便开始播种。那时没有现代化的大型播种机械,一切都靠人工。父亲在前边用小锄头开沟,娘亲则紧跟在后边一粒粒地撒种。那种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画面,就是米勒油画《农民·土地·诗》的翻版,深深地印在了我脑海里。

    ③其实,在娘亲的眼里,我和年幼的弟弟也是两粒寄托着太多希望的种子,我们和棉花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长。

    ④种植棉花费工费时,棉田的打药、除草由父亲完成,而平日里拾掇棉田的所有零杂活儿,几乎全由娘亲承包了。从棉花刚刚挺起腰身,娘亲便开始整日劳作在田地里,娘亲用娴熟的双手给棉花整枝、打叉、掐顶,娘亲的棉田里总是那么生机勃勃,碧绿一片。齐整的棉田中,瘦弱的娘亲是那么的渺小,但同时又是那么的伟大!正是靠着这副瘦弱身躯的不停劳作,才拥有了成片成片的希望。

    ⑤在娘亲的精心呵护下,我和弟弟也茁壮地成长。当然,我们的成长离不了棉花这一美丽而又坚实的后盾。丰收的棉花,成为我们穿衣、吃饭、读书的全部依仗。

    ⑥在焦急得不能再焦急的期盼中,雪白雪白的棉花盛开了。于是,拣拾棉花成为娘亲最劳累也最幸福的农活儿。棉花盛开时节,娘亲几乎从早到晚一直在棉田里拣拾,中午只在田间地头啃几口干粮充饥。每每放学归来,我和弟弟也总会拿着个小书包紧跟在娘亲身后。虽然我们拣拾的动作不那么专业,甚至有点笨拙,但娘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在漫漫的人生征途中,我和弟弟第一次以劳动者的身份,与土地进行零距离的亲近。

    ⑦伴随着冬天的临近,责任田里的棉花只剩下了光秃秃的空棵。此时的娘亲,仍难得半日空闲。夜深了,在昏暗的油灯下,娘亲的纺车仍在“吱呦呦”地歌唱、洁白洁白的棉花絮,在娘亲的指间一缕缕抽长,补丁摞补丁的日子,竟也织成了一团团的诗行我和弟弟则在满是阳光气息的棉被里,由这个梦乡,进入那个梦乡,娘亲家纺的粗布褂子,成为我和弟弟人前人后最值得骄傲的依仗。

    ⑧如今,年过七旬的娘亲已不再到田间劳作。看着眼前白花花的棉田,不禁想到娘亲:勤劳一生,到老白头,不正像家乡土地上那雪白雪白的棉花吗?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年1期,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昏暗的油灯下,娘亲的纺车仍在‘吱呦呦’地歌唱”这一句用拟人的修辞,赋予昏黄油灯下工作的纺车以人的情态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娘亲纺织时候的情景,抒发了对娘亲的勤劳不辍的赞美之情。 B . 第①段的环境描写,在点明棉花盛开时节的同时,将“棉花”与“家乡”关联,营造了一种怀乡的情感氛围,为引出下文有关棉花和母亲的记忆作铺垫。 C . 本文的记叙顺序是插叙,插入娘亲、棉花和我的故事,对整个故事情节起到补充交代的作用。 D . 本文作者通过对儿时种棉、拾棉情景的回忆,赞美娘亲如棉花般纯洁温暖的爱。
    2. (2) 班级举行“美文诵读会”,有同学计划诵读这篇文章,他应该选用哪种风格的配乐?请阐述你的理由。

      A慷慨激昂            B.热烈奔放        C.哀婉低沉     D.平和舒缓

    3. (3) 结合语境,品味句中加点的词语。

      齐整的棉田中,瘦弱的娘亲是那么的渺小 , 但同时又是那么的伟大

    4. (4) 本文用了第几人称,有何作用?
    5. (5)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材料中“桃树”和本文中“棉花”的共同作用是什么?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我的梦儿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贾平凹《一颗小桃树》节选)

八、名著阅读
  • 9.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文段一)

    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到晚年矛盾减少,即是生命将要告终的表现……我觉得倘若苦闷而不致陷入悲观厌世,有矛盾而能解决(至少在理论上认识上得到一个总结),那么苦闷与矛盾并不可怕。所要避免的乃是因苦闷而导致身心失常,或者玩世不恭,变做游戏人生的态度。

    (文段二)

    我们过的生活比大众还好得多。我们的享受已经远过于别人。我天性是最容易满足的,你爸爸也守着“知足常乐”的教训,总的说来,心情仍然愉快开朗;何况我们还有音乐、书法、图画……的精神享受以及工作方面得来的安慰!虽然客观形势困难,连着二年受到自然灾害,但在上下一致的努力之下,一定会慢慢好转。前途仍然是乐观的。所以爸爸照样积极,对大局的信心照样很坚定。虽然带病工作,对事业的那股欲罢不能的劲儿,与以前毫无分别。

    1. (1) (文段一)(文段二)出自①《》,节选文段是写给②(人名)的。
    2. (2) 关于如何对待生活,(文段一)的建议是:①

      结合(文段二)我们可以看出写信的“爸爸”是个②的人。

    3. (3) 研读《海底两万里》,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形式

      内容

      问题

      识情节

      ⑴根据小说内容补全空缺内容。

      这幅航海日志图上,①是海底森林打猎,②是

      辨人物

      第二天早晨,我又到了平台上,A已经在那里了。他一看见我,就走到我面前来,“教授,”他对我说,“您愿意今天去作一次海底散步吗?”

      文段中A是③

      讲故事

      ⑵根据画面,写出“鹦鹉螺号”在航海中经历的一个故事。

九、综合性学习
  • 10. 2021年2月14日,云南省临沧市翁丁村老寨发生严重火灾,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佤族村落、“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化为一片灰烬。悲痛惋惜之余,西山区某学校开展了“寻访传统村落”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

    (了解古村情况)

    2012年来,我国已有5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通过查询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等资源,同学们获得如下表格资料: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总数合计

    总数全国排名

    第一批次数量

    第二批次数量

    第三批次数量

    第四批次数量

    第五批次数量

    云南

    708

    2

    62

    232

    208

    113

    93

    全国

    6819

    646

    915

    994

    1598

    2666

    1. (1)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格材料的主要内容。

      (评说古村开发)就周边传统村落的开发,你和同学进行了讨论。

      小强:传统村落是活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生命体,开发传统村落可以为传统村落注入更多活力,重塑乡土文化,永守乡愁记忆,实现乡村振兴。

      小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昆明,有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西山乐居村、晋宁打黑村为代表的众多古村落,这些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是独特且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开发会破坏这些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红线,应保持古村落原始风貌。

    2. (2) 综合两位同学的讨论,就古村落的开发问题,请给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保护古村献言)

      下图出自昆明信息港的网页专题“寻访昆明古村落”,由“彩龙印记”“新闻报道”“古村一见”“全景展示”四个专栏组成向公众宣传昆明传统村落的窗口。



    3. (3) 请从保护传统村落的角度,为网页再拟写一个专栏名称。
十、作文
  • 11. 请根据要求写作文。

    每个年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偶像,尽管时代更迭,但偶像给予的力量始终不变。

    请以“偶像的力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从上述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 12. 请根据要求写作文。

    那日,月考成绩发布,你脸上如火苗跳动的笑一点点被浇灭,心情沉重得无以复加,放学,你必须通过那条修建地铁被开挖围挡了两三年的路才能到家,无意中你的目光定住了:高高的土石堆旁,居然有株身材瘦小的迎春花,且背着零星的花苞,一个个鼓鼓的、闪闪的。近看,旁边还有一株迎春花苗顶开了挤压它的石块,探出了鹅黄的小小身子。

    这个情景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思考,请你就此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从上述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