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1-05-23 浏览次数:8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zhuó)     合(lǒng)       烧(zhuó)      人不倦(hui) B . (qì)        热(chì)        现(āo)        海市楼(shèn) C . 约(qì)        头(càn)        念(dào)       千重负(jūn) D . 持(jīn)       琐(wéi)        蕴(xù) 毛骨然(sǒng)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 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在心里无动于衷 B . 暑假即将来临,许多资质不全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C . 那一天,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处传递着幸福的味道。 D . 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夸夸其谈 , 赢得了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
  • 3. (2019八上·嘉陵期末)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 . ②③④① B . ③②①④ C . ②③①④ D . ③①②④
二、字词书写
  • 4.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改正在后面括号里

    A.纯粹  闲睱  耀武扬威  颠沛流离(

    B.鲁莽  告馨  祸不单行  心有灵犀(

    C.累赘  涉足  语无论次  姗姗来迟(

    D.惧惮  赢弱  锲而不舍  五脏六腑(

三、情景默写
  • 5. 古诗文默写
    1. (1)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2. (2) 可怜夜半虚前席,。(李商隐《贾生》)
    3. (3) 《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残酷且旷日持久的诗句是
    4. (4) 王安石登上飞来峰,表达豪情壮志,似觉天地万物尽收眼底的诗句是:
    5. (5) 《游山西村》中,现常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然又有了转机的诗句是:
四、名著阅读
  • 6. 名著阅读
    1. (1)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的巧妙结合。
    2. (2) 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其中三次。
五、综合性学习
  • 7. 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孝心无价,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 (1) (知孝道)请收集有关“孝”的经典名句,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第(3)小题《论语》中的名言除外)
    2. (2) (明孝义)请仿照所给例句写一句话,把你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

      例句:孝是和颜悦色的交流,孝是知恩顺意的回报。

      仿句:

    3. (3) (践孝行)王浩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王浩?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50字左右)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婉转地劝阻)。

六、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紫藤萝瀑布》,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不动的瀑布。

    ⑪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 (1) 第②一⑥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紫藤萝花的?按这样的顺序写有什么好处?
    2. (2) 赏析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

      ①“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②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3. (3) 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闻,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4. (4) 本文借紫藤萝来寄托作者的志趣意愿,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你还知道我们学过的哪些文章也用了这一写法?试举两例。
  • 9. 阅读《坐在童年的矮墙上》,完成下列题。

    坐在童年的矮墙上

    ①那时候的墙真矮啊,矮得我三两下就能踩着墙上的坑洼处爬上去,矮得连母亲都不担心我跌下来,她只是说,你不怕跌得自己腚锤子疼就行。我才不怕呢,那时我身轻如燕,敏捷如猴,咋能掉得下来呢。

    ②墙是土墙,没有瓦,刚打起来时是有瓦的,但后来猫常在这里散步一是个胖嘟嘟的肥猫,瓦一片片地就被踩下去了。鸡有时也上来,扑闪起翅膀,一使劲就站在墙头上了,大公鸡飞上来的时候多,雄赳赳气昂昂地在上面踱步,有些傲视群雄的样子。墙下的鹅、鸭子唯有羡慕的份儿,只能无奈地沿着墙角溜达。

    ③但猫和鸡都没有我上来的时候多。那时候,看了电影《少林寺》,梦想着自己也能飞檐走壁,于是土墙就成了我最好的练习场所。

    ④母亲有时也让我上去,那是要我摘丝瓜或者南瓜,这些瓜们总是调皮,不听话,把瓜结得东一个西一个的,有的还任性地结在墙顶上,母亲够不着,于是我爬墙的本领就用上了。更多的时候,是我在墙上什么也不做,只是盘着腿坐在那里,抬头看云。和站在院子里看不一样,虽然只是高了那么一点,但看起来云朵真的近了很多。秋天时,我抬头的时候最多。云朵像棉花,在天空堆得一垛一垛的。往村南望去,天上的棉花和岭上的棉花拉起手来了,分不清哪一些是老天爷种的,哪一些是村人们种的。

    有时也看村里的屋脊,那些鳞次栉比的屋脊,真的像一条条鱼啊,瓦就是它们的鳞,红瓦的像红鱼,青瓦的像青鱼。春夏时,茂盛的树木汇成绿色的海,这些鱼们便畅游其中。有时,我认为瓦是一张张翻开的书页,读者是那些在上面散步的鸟,它们边散步边读,至于上面写了什么,它们从不告诉我。下雨时,雨水打湿了书页,晴天时,阳光再一页一页地晒干。

    ⑥坐在墙上的时候,感觉日子过得很慢,慢得就像村西奎山大爷的烟袋,一袋烟吧嗒吧嗒抽起来,总也没有抽完的时候。不像现在,感觉每天的日子总是短斤少两,一睁眼一闭眼就过去了。

    ⑦有时候爬墙,是为了嘴。墙的那面是张婶家,她家挨着墙有棵枣树,秋天时,树上的红枣就像漫天的星星。站在墙上,正好能够得着最稠密、最甜的枣。张婶家的二丫这时候嘴最甜,总是“哥哥、哥哥”地叫着,央我上去帮她摘枣。于是,我拎着竹篮上墙,摘了最红最大的,先丢进自己嘴里,解了馋再说,这时急得二丫在下面摇着手,一个劲地“哥哥哥哥”。

    ⑧不吃枣的时候,我就垂着腿坐在墙上,二丫站在墙下,仰着脸望着我。有一次,二丫问我在墙上能看到什么,我说能看到远方城市的高楼。她咯咯地笑,笑完后说她不信,山挡着呢。

    ⑨山挡着,但没挡住我们走出大山的脚步。我和二丫读书、考学,后来分别在南北两个城市定居下来。很少再见到她了,有一次我回乡时恰好碰到了也回乡的她,寒暄几句后,再也无话。也许,我们之间的话,早已在童年说尽了。矮墙早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高高的砖墙。我知道,我和二丫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这道砖墙。

    ⑩我们之间的距离,就像我们与童年之间的距离,很近,也很遥远。就像我的一位诗人朋友所说,童年其实并没走远,他在诗里写道:童年就在隔壁,推开门就能过去。可是,上哪儿才能找到这扇门呢?

    1. (1) 文中围绕“矮墙”,写了“我”的几件童年往事,请仿照题目中的用语形式,按顺序补充概括相关内容。

      练习“飞檐走壁”→→坐着看云→→看远方城市。

    2. (2) 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3. (3) 赏析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的妙处。
    4. (4) 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回答问题

      [链接]

      有一种昆虫,土名叫金巴牛,翅膀外面有两片圆鼓鼓的硬壳,上面布满了黄色的花纹,看起来就像个金质的盾牌。它经常躲避我,藏在野高粱墨绿色的叶鞘里。但我终于发现了它的秘密,于是蹑手蹑脚地走过去,闪电一般捏住叶子的上半部,把它堵在里面,任它于嗡嗡地哀啼,也不理睬。

      (选自《三颗枸杞豆》)

      《坐在童年的矮墙上》的第②段划线句子和链接的材料都有对动物(昆虫)的描写,请分别说说各自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链接:《坐在童年的矮墙上》

七、课内阅读
  • 10.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记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1)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

      十余岁

      数小舟

      ③如是再

      反溯流逆上矣

    2. (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 (3) 联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
    4. (4) 从打捞石兽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分别是怎样的人?
八、诗歌鉴赏
  • 11. 读杜甫的《望岳》,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1) 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
    2. (2) 本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
九、作文
  • 12. 题目:难忘那一幕

    写作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得抄袭。

  • 13. 选择你喜欢的景或者物,注意观察景物的特别之处,借鉴《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的描写方法,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⑴写作时可以借鉴课文的写法,想好写哪几个方面,写出景物什么样的特点。

    ⑵想好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没有包含思想感情的纯写景文字,是难以打动人的;

    ⑶做到文从字顺、语言简明。)

    写作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