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泛      论/无伦次       追莫及/人不倦 B . /军      憎/深痛绝       艳夺目/为人知 C . /视      胀/忧心忡忡       配合默/而不舍 D . 蔼/附      起/堂大笑       争奇艳/气冲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诀别    缥缈    绿茵茵    大相径庭    花枝招展 B . 怂勇    突兀    芙蓉鸟    怪诞不经    见异思迁 C . 坍塌    慷慨    孤零零    精益求精    家谕户晓 D . 干涩    粗犷    无畏      人声顶沸    耐人寻味
  •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

    ②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

    ③我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

    ④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A . ④②③① B . ③①②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①③②
  •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论语》,道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B .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颂。 C . 古人的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D . 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但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以议论为主,相当于现代的杂文,如:《爱莲说》。
二、句子默写
  • 5. 古诗文默写
    1. (1)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准》)
    2. (2)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3)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 (4) 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 (5) 阅读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读《望岳》,陪杜甫登高,体会他“”那种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读《观沧海》,随曹操观海,欣赏他“”那种立足高山、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
三、名著阅读
  • 6.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 (1) 《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本领。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项,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简要分析孙悟空是如何通过变化降伏妖怪的。

      ①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②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2. (2) 根据给出的示例,结合《骆驼祥子》中相关的故事情节,补全阅读评价。

      阅读评价:祥子本是.................... , 如果不是因为....................

      示例:祥子本是上进、积极的,他用三年的时间攒钱买了辆车,成人自食其力的高等车夫。如果不是因为小福子上吊而死给了他沉重一击,他也不会一蹶不振,最终沦为“城市垃圾”。

四、综合性学习
  • 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4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赴武汉前方报道团队,完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任务后,返回北京。总台抗击疫情前方报道团队在湖北和武汉的90多天里,以英雄品质报道英雄事迹,以战斗姿态展现战士担当,先后1100多次深入“红区”一线采访报道。在总台各电视频道、广播频率和新媒体平台发稿11000多篇,用一幅幅画面、一篇篇报道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得到社会各界和全球舆论高度评价。

    材料二  什么是英雄?写下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烈士夏明翰;南海领空遭受非法入侵时与敌机相撞而牺牲的王伟;一心扑在地球深探领域的“科研疯子”“拼命黄郎”黄大年;主动推迟婚礼、奔赴武汉前线的彭银华……他们_____________,都是我们的英雄。

    1. (1) 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 (2) ①阅读材料二,请你在“……”处补写两个例子。

      ②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来诠释英雄的含义。

五、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偷粉笔的日子里

    ①我和老三对讲台上摆放的一盒粉笔情有独钟。

    ②粉笔排列整齐“站”在一个明黄色的塑料盒子里,每一支都纯粹得不含一丝杂质。我们坐在第一排,看着“老班”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下《江城子》,那字好像要跳出来一样,在泛着墨绿色的黑板上翩翩起舞。我和老三一致认为,“老班”写的字之所以这么好看,一定与这粉笔有关。

    ③于是,我和老三开始了一场预谋。

    ④课间休息时,老三敲敲我的桌角,丢给我一张字条和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放学后,留下来陪我一起做值日。”(A)放学后,老三在门口为我把风,我迅速抽了一支粉笔装进口袋,轻轻地捂住,生怕突然的惊吓会让它四分五裂。

    ⑤我们逃也似的跑出校园,(B)路旁是一大片广阔的麦田,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成熟麦子的香气,周遭的景物一闪而过。我们到了老三的家。老三翻出一块小黑板,用粉笔在那块小小的黑板上画出了我们刚刚奔跑而过的那片麦田。

    ⑥从那天起,我们偷粉笔的行为变本加厉。原先挺直“站”在一起的粉笔,开始横七竖八、东倒西歪地散落开来。而老三的画飞出了麦田,朝着更广阔的世界翱翔,雁群、火车、高楼、航天飞船,甚至是星光斑斓的宇宙……他说终有一天自己要走出这个小镇,去看看那些在电视上都不曾看到过的美景。

    ⑦然而“老班”最终还是发现了端倪,在一堂班会课上,他刻意提到了粉笔的事。

    ⑧我低下头,悄悄地用余光瞥了一眼老三,发现他也把头埋在书里。下课后,我拉着老三一起去办公室自首。

    ⑨老三先开的口,他说:“粉笔是我拿的,从10月20日开始到昨天,一共拿了13支,都用完了!”

    ⑩“老班”盯着老三:“你拿粉笔去做什么了?不问自取谓之偷,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你们只是拿去玩的话……”

    ⑪“老师……”我接过话,“陈川拿粉笔去画画了,他自己有一块小黑板……”

    ⑫“老班”的眼神又回到老三身上,老三低着头,刘海挡住了他的眼睛,但我能清晰地看见他发红的鼻子,以及不断坠落到地面的水滴。滴答,滴答……

    ⑬“老班”递过去一张纸巾:“既然是这样,我也不责怪你们了,但是惩罚还是要有的。学校即将举行一次主题板报的比赛,这次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两个了,如果拿到名次,以后陈川要用粉笔,我会向学校申请。”

    ⑭老三立马打了个激灵,唰唰唰抽出几张纸巾,狠狠地往脸上抹了几把:“谢谢老师!”

    ⑮各种颜色的粉笔整齐地排列在我们面前,神气的我们如同两个将军,正在检阅即将出征的士兵。

    ⑯老三在纸上构思了好几种方案,俨然一个工程师在对一个至关重要的项目进行精密的筹划。最后我们班板报是一幅画:两个一模一样的少年相视而立,他们一个身后是城市、是大海、是宇宙,另一个身后是乡村、是耕牛、是山路,而将两个少年阻隔开的,是一片微风轻抚的麦田。

    ⑰比赛的结果出来了,老三的这幅画并没有进入前三名。不过说来也奇怪,一个评委打出了0分,剩下的9个评委硬是将总分拉到了第4名。

    ⑱后来我们真的走出了小镇。而老三的绘画事业小有成就,现在,他还在研究版刻,前途无量。

    1. (1) 阅读选文,补写出“粉笔事件”的主要经过。

      预谋偷粉笔得手→→变本加厉偷粉笔败露→→“我”和老三设计板报获得第四名。

    2. (2)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A)放学后,老三在门口把风,我迅速抽了一支粉笔装进口袋,轻轻地捂住,生怕突然的惊下会让它四分五裂。(从加点词语运用的角度)

      (B)路旁是一大片广阔的麦田,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成熟麦子的香气,周遭的景物一闪而过。(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3. (3) 关于选文的主题,有以下几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第一种:抒发少年成长的千滋百味。

      第二种:体现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智慧。

      第三种:表明兴趣助人成功的道理。

  • 9.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鹃花一样绽放

        ①多年前的那个春天,是我生命中最难熬也最难忘却的一段记忆。

    ②那年,我所在的单位改制裁员,我成了下岗工人。半月后,父亲又突患疾病猝然离世。意外的双重打击折磨得我憔悴不堪。

    ③朋友说:“小惠,咱们去金佛山走走吧!”我却提不起兴致,但她们不由分说,将我架上车。

    ④车子进入南川境内,在狭窄的山路上蜿蜒前行,一路颠簸,终于来到金佛山“生态石林”。它造型奇特,规模庞大,如一片浩瀚的石海。坚硬的石头上生长着一棵棵鲜活的树木,根须深深扎进石头缝顽强地生长。“树缠石、石抱树”,树与石相依相存,远看是树近看是石,分不清是林海还是石海,冰冷的石头变得温情灵动,充满活力。

    ⑤暮春的金佛山,风有些凉,太阳光斑驳地撒在小路上。山间雾气氤氯,脚下溪流淙淙,耳边不时传来小鸟“啾啾”的欢叫。走着走着,不经意地抬头,竟是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海,刹那间迷了双眼。

    家乡的杜鹃花为灌木,这里一丛那里一簇,而金佛山的杜鹃花则灌木与乔木并存,高低不一,错落有致。低处的杜鹃于草丛间温婉绽放,高处的杜鹃冲破丛林傲然挺立。一朵朵花儿缤纷多姿,密密匝匝地缀满枝头,层层叠叠,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热烈绽放,洁白若雪,粉红似玉,红艳如霞。站在山巅,云海缭绕起伏,山间苍峦叠翠,满山杜鹃如天然锦缎,摄人心魄。

    ⑦正午,饥肠辘辘的我们在山脚下一处叫“如霞人家”的小院住下,房间不大,用木头修葺而成,干净、整洁。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接待了我们,她说:“我叫如霞,有事就叫我,我准备午饭。”

    ⑧四周很静,厨房顶上炊烟袅袅。院子墙角处,一大簇杜鹃花开得正艳,红彤彤的,无拘无束,热烈奔放。一朵朵花儿铆足了劲儿,争先恐后向上攀爬,挤挤挨挨,交头接耳,显现出自然、朴素的美。

    (A)“这花开得真艳,好养活吗?”我问如霞。“金佛山的杜鹃花生命力特别旺盛,年年常开不败,象征着爱与幸福。”如霞笑着说。杜鹃花不与百花争艳,默默开在山间、角落,顽强生长,认真地开出灿烂的花朵,给人们带来爱与幸福,一股暖流在心中充溢。

    ⑩晚饭后,我们散步回来,如霞邀我们去她的小屋坐坐,并泡上温热的金佛山蜂蜜茶,喝下后顿觉暖了许多。(B)“就你一个人打理这个旅店吗?”我问她。“我家在山上,丈夫瘫痪在床,家里有个儿子五岁,年迈的婆婆身体不好,每年旺季我就来这里挣点钱,冬天就回山上。”

    (C)“一个人忙得过来吗?”“小旅店挣不了多少钱,不敢请人帮忙,不过我还扛得住,丈夫治病要花钱,儿子大了,我想让他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相信一切会好起来的。”她笑着说,看不到半点忧伤。

    ⑫我点点头:“嗯,会好起来的,一定会。”我对她说,也对自己说。

    ⑬第二天一早,我又来到那簇杜鹃花跟前,每朵花儿都昂着头,迎着初升的太阳神气得不得了。一缕风过,散发出淡淡芬芳。

    ⑭我们向如霞告别,车子开动,我回头,她披一身霞光朝我们挥动双手,依旧一脸笑容,自然、淳朴。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根据提示,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概括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①经历双重打击,;②看到杜鹃花海,迷恋其中;③听如霞介绍杜鹃花,;④被如霞的乐观打动,重燃希望。

    2. (2) 本文的语言凝练生动、音韵和谐。请以画线的一段文字为例,从用词、修辞、句式等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结合相关语句加以赏析。

      家乡的杜鹃花为灌木,这里一丛那里一簇,而金佛山的杜鹃花则灌木与乔木并存,高低不一,错落有致。低处的杜鹃于草丛间温婉绽放,高处的杜鹃冲破丛林傲然挺立。一朵朵花儿缤纷多姿,密密匝匝地缀满枝头,层层叠叠,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热烈绽放,洁白若雪,粉红似玉,红艳如霞。站在山巅,云海缭绕起伏,山间苍峦叠翠,满山杜鹃如天然锦缎,摄人心魄。

    3. (3) 联系上下文,分析(A)(B)(C)三处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A)“这花开得真艳,好养活吗?”

      (B)“就你一个人打理这个旅店吗?”

      (C)“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4. (4) 请你在最后一段的横线处写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要求必须有“杜鹃花”三个字。
六、课内阅读
  • 10.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

      ②可以素琴

    2. (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 (3)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 (4) 作者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何用意?
七、诗歌鉴赏
  • 11.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1) 请描述“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情景。
    2. (2) 诗歌讲究景、情、理的统一。请从景、情、理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八、作文
  • 12. 题目:在我心里,你最美丽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 13. 有一位著名的作家曾这样说过:“生命中真正需要的不是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饱含深情地记叙了长妈妈为“我”买来《山海经》的往事;作家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为我们深情再现三次去北海看花的故事;莫怀戚先生的《散步》,叙写了全家人春天散步时一次小小的分歧……平静质朴的叙述中,渗透着真挚的情感,伴随着成长的脚步,你的生命中也一定有不少的趣事好事闹心事……

    请以“这就是我的  ▲  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