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16-09-12 浏览次数:532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单选题</b><b ></b>
  • 1. 对下列化学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过程①可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 . 过程①可以发生在线粒体中 C . 过程②所释放的能量可用于CO2固定 D . 过程②所释放的能量可用于C3还原
  • 2. 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方式a离不开载体蛋白的协助 B .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C . 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 . 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 3. 细胞学说的创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不能说明(  )

    A . 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B . 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C . 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D . 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
  • 4. (2016高一上·黑龙江开学考) 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生成一分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  )

    A . 羧基 B . 羧基和氨基 C . 氨基 D . R基
  • 5. 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是(  )

    A . 葡萄糖 B . 果糖 C . 麦芽糖 D . 核糖
  • 6. 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构成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

    A . B . H   C . O D . N
  • 7.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合理的是(  )
    A . 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 .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 . 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 .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8. 蚕豆细胞能利用质子泵所产生的H+浓度梯度推动蔗糖的吸收,这种特殊的主动转运利用H+势能,其方式如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子泵以ATP为能源主动吸收H+ B . H+﹣蔗糖共转运的蛋白质在转运过程中形变需要消耗ATP C . 若提高外界溶液的pH值,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 D . 若提高外界溶液的蔗糖浓度,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
  • 9. 以下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有水的环境中,脂双层会自发地形成 B . 胆固醇与磷脂的尾部一起存在于脂双层内部 C . 细胞膜冰冻后将内外磷脂分子层撕裂,撕裂面上的颗粒物质是镶嵌在其中的胆固醇 D .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也可以移动,只是没有磷脂分子那样容易
  • 10. 如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主要成分及其各级结构.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1所示结构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 B . 图甲中2所示结构在胰岛β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中数量多 C . 图乙中的①控制②的合成,发生在细胞核 D . 图乙中的④可以被龙胆紫染成紫色,而③不能
  • 11. 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如果用F1中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下列预测不正确的是(  )

    A . F2中肯定有黄色圆粒豌豆 B . F2的表现型之比可能是1:1 C . F2中肯定有黄色皱粒豌豆 D . F2的表现型之比可能是1:1:1:1
  • 12. 两个杂合子(涉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杂交,F1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子的基因型是(  )
    A . AaBb和AABb B . AaBb和Aabb C . Aabb和aaBb D . AABb和AaBB
  • 13. 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
    A . 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后代和隐性后代 B . 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 C . 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 D . 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
  • 14. 下列有关叙述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 菊的黄花与菊的重瓣花 B . 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 C . 南瓜的黄色与南瓜的圆形 D . 兔子的黑毛与兔子的白毛
  • 15.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授粉应(  )

    A . 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 . 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C . 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D . 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 16. 在非洲人群中,每10000人中有1个人患囊性纤维原性瘤,该病属常染色体遗传.一对健康的夫妇生有一患病孩子.此后该妇女与另一名健康男性再婚,他们若生孩子,患此病几率是(  )
    A . B . C . D .
  • 17. 某学者对一羊群的部分性状进行了研究,他选用甲、乙、丙、丁、戊五只羊作亲本,对它们几年来的四种交配繁殖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则这五只亲本羊的基因型(分别用A,a和B,b表示两对基因)分别是(  )

    亲本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弓腿毛膝甲×弓腿毛膝乙

     弓腿毛膝, 弓腿无毛膝

    弓腿毛膝乙×弓腿毛膝丙

    弓腿毛膝, 内翻腿毛膝

    弓腿无毛膝丁×内翻腿无毛膝戊

    弓腿无毛膝, 内翻腿无毛膝

    弓腿毛膝乙×内翻腿无毛膝戊

    弓腿毛膝, 弓腿无毛膝,

    内翻腿毛膝, 内翻腿无毛膝

    A . AaBB、AABb、aaBB、Aabb、aabb B . AABB、AaBB、AABb、Aabb、aabb C . AABb、AaBb、AaBB、Aabb、aabb D . AABb、AaBb、AAbb、Aabb、aabb
  • 18. 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B . F1测交结果是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C . 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D . 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 19.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如果只研究茎秆高度的遗传,则图中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B . 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 . 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 . 乙植株自交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
  • 20. 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选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 ,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 ,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 . B . C . D .
  • 21. 甲至丁为二倍体生物卵巢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乙→丙→甲→丁 B . 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4、2、1 C . 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 D . 乙是次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卵细胞
  • 22. 正常情况下(无变异发生),下列各项可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
    A . 姐妹染色单体 B . 非同源染色体 C . 一个染色体组 D . 四分体
  • 23. 如图为某家庭血友病的遗传系谱图,Ⅱ﹣3为血友病患者,Ⅱ﹣4与Ⅱ﹣5为异卵双胞胎.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Ⅰ﹣1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B . Ⅰ﹣2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C . Ⅱ﹣3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D . Ⅱ﹣4可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 24. 如图所示遗传图谱中(黑色为患者)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

    A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 .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25.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Ⅰ片段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B . 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与性别无关 C . 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 . 由于X,Y染色体存在非同源区,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 26. 果蝇体内三对等位基因的分布如图1所示,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其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A,a与B,b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B .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可用图2中的EF段来表示 C . 该细胞的联会时期对应图2中的AB段 D . 该果蝇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27. 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的数目、种类表示都正确的是(  )
    A .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 .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C .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 .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 28. 如图为某个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①中有2个四分体 B . 细胞④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C . 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有4个 D . 若用某种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则细胞⑤着丝点不会分裂
  • 29. 图甲和图乙与细胞分裂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CD段一定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 . 图甲中的AB段若是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 . 图乙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B时期和E时间点 D . 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 30. 如图表示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的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    ②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③可能来自两个次级精母细胞④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二、<b >综合题</b><b ></b>
  • 31.

    甲的细胞可产生干扰素,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丙为细菌模式图.

    1. (1) 甲和乙的细胞都属于细胞.从图中看,与丙细胞结构主要区别是甲和乙的细胞都有

    2. (2) 酵母菌产生ATP的场所是

    3. (3) 甲细胞比乙细胞代谢速率快,从结构方面找出可能的原因是:(多选)

      A.甲细胞线粒体多        B.甲细胞核糖体多

      C.甲细胞核孔多          D.甲细胞核仁大

    4. (4) 从甲图[5]结构上提取了某种物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

    5. (5) 某研究者从温度为55~65℃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丙,并从丙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①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②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应设置一系列包含55~65℃的 , 分别测定酶的活性.

  • 32. 某科研小组研究镉、铜对河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用一定浓度的镉、铜处理河蚌一段时间后,测得河蚌过氧化氢酶活性如表所示.

    毒物

    空白对照组

    a

    质量浓度(μg•L1

    0

    50

    100

    150

    50

    100

    150

    酶活性(U•mg1

    433

    582

    455

    387

    488

    426

    38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表中a应是
    2. (2) 请列举本实验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量:
    3. (3) 进行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时,选过氧化氢为底物,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的来表示.
    4. (4) 若测定镉和铜对河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综合影响作用,本实验应如何完善?
    5. (5) 若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需利用河蚌的新鲜的软体组织制成研磨液.研磨河蚌软体组织的目的是 . 能否用河蚌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33. 图甲表示某果蝇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等位基因D,d位于性染色体上),观察该果蝇某器官切片,发现如图乙、丙所示细胞.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丙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可能为
    2. (2) 正常情况下,乙细胞“?”处的基因应为 , 丙细胞中出现基因A的原因可能是
    3. (3) 研究人员分析了果蝇不同类型的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丁图所示,在基因1~8中,有一个是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可能是 . 丁图中功能最为相似的细胞类型是
    4. (4) 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①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 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②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不在性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t基因纯合的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无粉红眼出现.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 F2代中雌雄个体数比例为

      ③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异序列作探针,与②中F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确定细胞中X染色体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个荧光点,则;若观察到个荧光点,则

  • 34. 甲图表示某高等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象,乙图表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中A处于期,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B处于期,此细胞的名称是;C细胞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为
    2. (2) 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 , 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
    3. (3) 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和9~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
    4. (4) 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6~7时期染色体数目为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