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伏东中学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16-12-28 浏览次数:2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  )

    A .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 . 亚洲东部,大西洋东岸 C . 亚州南部,印度洋北岸 D . 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 2.

    读下列图,完成后面小题:

     

    1. (1) 在上面5个省级行政区中,北回归线穿过的有(  )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②⑤ D . ①②
    2. (2) 在上面五个省级行政区域中,有两个简称的有(  )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⑤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 3. “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这两地气候特征的成因(    )。


    A . 都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B . 都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C . 前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后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D . 前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后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 4. 车牌号为“鲁BHN656”的汽车,其牌号所在的省级行政区为(  )

    A . 江苏省 B . 浙江省 C . 山东省 D . 安徽省
  • 5. 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  )

    A . 14亿   B . 13.4亿   C . 12.8亿    D . 12亿
  • 6.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读图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完成后面小题:

    1. (1) 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人口增幅是(  )

      A . 快速上升 B . 逐渐上升 C . 逐渐下降 D . 基本持平
    2. (2)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  )

      A .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 . 优生优育 C .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 D . 晚生晚育
  • 7. 2012年2月,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的准格尔旗,获得“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荣誉称号,该旗所在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A . 乌鲁木齐 B . 呼和浩特 C . 满洲里 D . 薛家湾镇
  • 8. 2012年2月,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的准格尔旗,获得“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荣誉称号,下列四处地理景观,不在该旗的是(  )

    A . B . C . D .
  • 9.

    如图为我国30°N附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图完成后面小题:

    1. (1) 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  )

      A . 西高东低 B . 东高西低 C . 中部高四周低 D . 中部低四周高
    2. (2) 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 四川盆地 B . 横断山脉 C . 巫山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3. (3) 图示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  )

      A . 夏季高温 B . 冬季少雨 C . 东部雨量较少 D . 海洋水汽能深入内陆
  • 10.

    如图为“我国夏季风来源示意图”,据图完成后面小题:

    1. (1)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它们分别是(  )

      A . 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B . 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 C . 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 D . 西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2. (2) 夏季风①主要来自(  )

      A . 太平洋 B . 印度洋 C . 大西洋 D . 北冰洋
  • 11.

    下列是四地“气温和降水量月变化图”,读图完成后面小题:

    1. (1) 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特点的是(  )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③地 D . ④地
    2. (2) 全年高温,有明显旱、雨季的是(  )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③地 D . ④地
    3. (3) 你认为哪一地的气候与无锡的相似(  )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③地 D . ④地
  • 12. 我国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2009年入秋至2010年春,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灾害.据此回答后面小题

    1. (1) 我国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 . 冬季风活动强烈 C . 南北跨纬度大 D . 地形复杂多样
    2. (2) 在西南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 防治水污染 B . 人工降雨 C . 改变当地气候 D . 兴修水利设施
  • 13.

    读“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示意图”,完成后面小题:

    1. (1) 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  )

      A . 东部季风区 B . 西部非季风区 C . 西部内陆区 D . 青藏高原区
    2. (2) 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河(  )

      A . B . C . D .
    3. (3) 属于我国最大的内流河的是(  )

      A . B . C . D .
    4. (4)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

      A . B . C . D .
  • 14. 为防治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绿化荒山②禁止毁林开荒③禁止陡坡垦地④退耕还草⑤修建水库(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
  • 15. 阅读下表,完成后面小题:

    自然资源

    位次

    矿产总量(已探明)

    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水资源总量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3位

    第4位

    第8位

    第6位

    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53位

    第67位

    第121位

    第110位

    1. (1) 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 矿产资源 B . 耕地资源 C . 森林资源 D . 水资源
    2. (2)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A .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 B .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C . 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大 D . 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 16.

    读我国大陆地区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后面小题:

     

    1. (1) 图中①②区域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 . 林地 B . 耕地 C . 草地 D . 沙漠
    2. (2) ④区域农业土地利用中出现了荒漠化,原因是(  )

      A . 滥伐森林 B . 围湖造田 C . 乱占耕地建造房屋 D . 过度放牧
    3. (3) ③区域常出现乱砍滥伐现象,这首先会导致(  )

      A . 水土流失 B . 暴雨 C . 寒潮 D . 气候干旱
  • 17.

    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关系,说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为(  )

    A . 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B . ①公路②空运③铁路④水运 C . 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D . ①公路②空运③水运④铁路
  • 18. 关于货物运输方式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贵重、急需而又数量不大的货物,多空运 B . 鲜、活货物多陆运,短途经公路运送,远程用火车专列运送 C . 大宗笨重货物多水运或经铁路运送 D . 大宗货物一般经公路运送
  • 19. 下列有关货物运输方式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10万吨的大米从武汉运输到上海选用公路运输 B . 500吨钢材从北京运往广州选择铁路运输 C . 一吨活鱼从郊区运往市中心农贸市场选择水运 D . 1000公斤海盐从天津到兰州选择航空运输
  • 20. 造成我国南北方农村耕作制度和种植业农作物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土壤 B . 地形 C . 水热条件 D . 习惯
  • 21.

    如图是我国油料和糖料作物分布图,据图完成后面小题:

    1. (1) 图例A,B,C,D中,代表甘蔗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 (2) B类作物主要分布在(  )

      A . 东南沿海 B . 四川盆地 C . 青藏高原 D . 东北平原
    3. (3) 四种作物多分布在(  )

      A . 热带和亚热带 B . 秦岭﹣﹣淮河以南 C .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D . 平原和高原上
  • 22.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出自《晏子春秋》,蕴含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道理.据此回答后面小题:

    1. (1) 下列农作物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 小麦﹣﹣东北平原 B . 棉花﹣﹣南部沿海地区 C . 甘蔗﹣﹣青藏高原 D . 花生﹣﹣黑龙江、吉林
    2. (2) 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家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耕作业的发展 B .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草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C . 我家住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甘蔗是我们这里主要的糖料作物 D . 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 23. 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B . 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 . 农村新建居民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 D . 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 24. 下列工业部门属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A . 石油化工 B . 钢铁工业 C . 造纸业 D . 计算机软件制造业
  • 25.

    我国“蛟龙”5000米载人深潜实验已经获得成功,耐压和密封状况良好.这次海试地点不在我国近海大陆架,原因是(  )

    A . 台风频发 B . 盐度太高 C . 深度不够 D . 生物多样
  • 26. 我国“蛟龙”5000米载人深潜实验已经获得成功,耐压和密封状况良好.这次海试地点不在我国近海大陆架,这次试验成功,归功于我国积极发展(  )

    A . 钢铁工业 B . 高新技术产业 C . 纺织工业 D . 有色金属工业
二、<b >读图分析题:</b>
  • 27. (2015七上·无锡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如果人类继续乱砍滥伐,过度消耗资源,滥用化肥和农药,40年后,地球将无力背负近百亿人口这个巨大的包袱.

    材料二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材料三2050年世界人口数量预测

    1. (1) 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亿,多半分布在洲.

    2. (2) 世界人口从40亿到60亿,所需时间为年.期间,由于(国家)坚决落实计划生育,使“60亿人口日”推迟将近4年.

    3. (3)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时,人口增长曲线将平行于横坐标轴延伸.为什么?

    4. (4) 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28.

    读“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上边四图分别对应的城市是:A、B、C、D

    2. (2) 从四地的气温曲线可以看出,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南北温差较(大或小);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南北温差较(大或小).

    3. (3) 从四地的降水柱状可以看出,我国南方降水量比北方(多或少),雨季比北方(长或短).

  • 29.

    请同学们读“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无锡气温降雨的月份分配表”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上,用斜线画出无锡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范围.

    2. (2) 无锡位于北半球的纬度地带,位于带(温度带),( 干湿地区),气候类型为 . 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月.

    3. (3) 无锡降水较多的月份大约出现在月期间;降水较少的月份大约出现在期间.无锡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是其原因是

    4. (4) 无锡也是地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我国季风区的最显著气候特征是

    5. (5) 分析说明季风气候对无锡传统民居的影响.

  • 30.

    读“我国一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从图中我国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0℃等温线大致沿一线分布,该线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下,越往北气温越;该线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上,越往南气温越 , 南北气温相差近℃.

    2. (2) 冬季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3. (3) 一月份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是________

      A . 青藏高原 B . 漠河 C . 曾母暗沙 D . 新疆北部
    4. (4) 一月份,四川盆地的气温一般要比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出大约4℃左右,其主要原因________

      A . 接受的太阳辐射多 B . 地势高 C . 北有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弱 D . 纬度低
    5. (5) 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在地形区.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北 , 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

    6. (6)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与中国1月℃等温线大体一致.你生活的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

    7. (7) 将下列地区与其相应的种植作物和作物熟制连线.

      黄河中下游地区  芒果一年一熟

      长江中下游地区  苹果 一年二熟

      海南岛      柑橘一年三熟

      东北平原    大豆  二年三熟

  • 31.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流.

    2. (2) 图中两条河流中,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3. (3) 图中B地形区是高原,该地形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造成的.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水利枢纽水利枢纽.

    4. (4)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它的上、中游的分界点是 , 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 3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入春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7省(市)平均降水量为近60年以来同期最少,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5省旱情严重.

    材料二  长江中下游地区示意图

    1. (1)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我国带(温度带)区(干湿地区),一场历史罕见的大旱将水资源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到了尴尬境地.

    2. (2) A是(省会城市);上海市简称是;武汉是省的省会城市.

    3. (3) B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湖;C是长江最长的支流;D是线(铁路干线)

    4. (4) 降水的异常偏少,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流 . (从水量、水位两方面回答)

    5. (5) E是长江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在此次抗旱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33.

    看图,回答问题

    1. (1) 读填写出图中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盆地     ②盆地  ③盆地     ④盆地

      高原     ⑥高原   ⑦高原     ⑧高原

      平原     ⑩平原⑪平原

    2. (2) 自然资源: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部季风区,草地分布在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干湿)地区,林地则分布在(地形).

    3. (3) 我国的水资源空间分布缺,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有效措施)是;要缓解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则需实施引水工程;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的主要途径是

  • 34.

    如图是小云和她的同学暑假期间到我国不同地区旅游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集相关介绍回答问题:

    1. (1) 小云说的“雪域高原”指的是高原,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和“”. 铁路的建成,结束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

    2. (2) 小军看到的美丽草原位于高原,当地是我国族(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域.

    3. (3) 小刚看到的一望无际的麦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当地的耕地类型以为主,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布的分界线大致以(山脉)﹣(河流)一线为界.

    4. (4) 小红所提到的“鱼米之乡”位于(地形区),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油料作物是

  • 35.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工程和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工程.

    2. (2) 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工程.

    3. (3) 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地区,分三条调水线路.

  • 36.

    读“我国某工业基地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工业基地为 , 地处平原,最大中心城市是

    2. (2) 该工业基地所在地区地处(温度带)(干湿区).农业生产以业为主,一年熟.主要粮食作物为 , 油料作物以为主.

    3. (3) 该工业基地所处地区地形特点是 , 既是基地,也是基地.

    4. (4) 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城市是:A , B , C . 其中在C交汇的两条铁路线是线、线.

  • 37.

    读“沪宁杭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工业中心城市名称:

      A是;B是;C是

    2. (2) 图中可以看出,本区便利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类型?

    3. (3) 无锡市目前下辖两个县级市和七个区,其中两个县级市分别为 . 请用字母D标出无锡市的位置

    4. (4) 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采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说说自己对家乡发展变化的看法.

      ①我熟知的家乡(无锡)的土特产品.

      ②我所喜欢的家乡(无锡)的新的旅游景点.

      ③我所欣赏的家乡(无锡)的新的道路、桥梁建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