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17-12-06 浏览次数:5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自行车轮子的直径约为1.5m B . 一棵大白菜的质量约为100g C . 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90 N D . 人体肺泡内气体的压强约为106Pa
  • 2. 下列关于科学家与其在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汤姆生—发现电子     B . 卢瑟福—最早测出大气压的值 C . 托里拆利—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 . 伽利略—惯性定律
  • 3. (2017八下·西陵期末)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 旱冰鞋装有滑轮 B . 给车轴加润滑油 C . 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D . 雪天轮胎绕上链条
  • 4. 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 桌子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B . 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C . 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D . 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 5. 某客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载雷达罩在数千米高空被小鸟撞出一个凹洞,由于机组人员处置得当,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鸟和飞机相撞时,只有飞机受力 B . 小鸟和飞机相撞时,只有小鸟施力 C . 小鸟能撞破飞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 小鸟能撞破飞机,说明小鸟撞飞机的力大于飞机撞小鸟的力
  • 6. 下列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是(   )
    A . 拉力把弹簧拉长   B . 推力把铅球推出   C . 用力压气球,气球变形     D . 用力压塑料尺,塑料尺弯曲
  • 7.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将手指移开同时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则乒乓球(   )

    A . 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B . 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C . 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 . 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小,压强变小
  • 8. 水球运动员把漂浮在水面上的水球慢慢压入0.5m深处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水球的力(   )
    A . 逐渐增大 B . 逐渐减小         C . 始终不变 D . 先增大,后不变
  • 9. 如图所示,将几颗相同的象棋棋子叠加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钢尺沿桌面迅速击打最下面一颗棋子,可看到该棋子被打出去了.下面关于此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最下面棋子运动而其他棋子没跟着出去,此时所有棋子都具有惯性 B . 敲打的力越大,棋子出去的速度越大,说明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 C . 棋子被打出去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 随着棋子一颗颗被打出去,剩下的棋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 10. 把重5N、体积为0.4dm3的物体投入盛有足够多水的杯中.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漂浮,所受浮力为5N B . 物体漂浮,所受浮力为4N C . 物体沉底,所受浮力为4N D . 物体悬浮,所受浮力为5N
  • 11. 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 、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它阻力不计)(   )

    A . 一定相碰 B . 一定不相碰    C . 若m1 < m2 , 则一定相碰 D . 若m1 > m2 , 则一定不相碰
  • 12. 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铁块、铝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ρ),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铁块、铝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1、F2.若沿水平方向 将铁块截去一部分放在铝块上面,此时铁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1 , 铝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2.则F1、F2 , △P1、△P2的大小关系为( )

    A . F1>F2 B . F1=F2 C . △P1>△P2 D . △P1=△P2
二、填空题
  • 13. 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的.家里的电风扇的扇叶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摩擦带上了电荷,从而具有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
  • 14. 铁钉可以在石蜡上留下刻痕,这是因为铁的比石蜡大;制造飞机经常要用铝作为材料,是因为铝的小的特性.
  • 15. 如图所示,2014年4月16日,韩国“岁月号”客轮在前往济州岛途中突然急转,由于货物有.装载的货物发生偏移,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触礁浸水事故而逐渐倾斜,最终海水灌满船舱,客轮的总重力所受浮力而下沉.

  • 16. 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做;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说明分子间有.
  • 17.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要使自行车立即停住,应紧握刹把,这是用方法来增大摩擦;自行车的轮胎上有凹凸的花纹.这是用来增大摩擦.

  • 18. 如图所示,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软着陆“玉兔号”月球车送上了月球,软着陆的过程是利用着陆器下方的    发动机产生向上的推力,减小着陆器的下降速度,这个过程中力改变了物体的.“玉兔号”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其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 甲、乙均为实心铜球,甲、乙体积之比为3: 2,则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是,密度之比是.
  • 20. 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有害物质,在空气气流作用下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世界卫生组织认为,PM2.5浓度小于0.01mg/m3是安全值.若PM2.5浓度上升到0.05mg/m3 , 每人每天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则每人每天约吸入g的PM2.5.空气中PM2.5的远距离输送(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分子的运动.
  • 21. 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盛有不同种液体的两个相同容器A、B中,静止时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若两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用FA、FB表示,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其中容器中的液体密度较小.若两容器中液面相平,则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强较大.

  • 22. 一正方体物块重10N,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若物块的边长为10cm,则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a.如果把正方体物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下的一半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a.
  • 23. 一个体积为200cm3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小球静止后排出水的质量为160g,此时小球所受浮力为N,小球的密度为kg/m3.将小球取出,放入盛足够多的密度为0.8 ×103 kg/m3的酒精的杯中,松手后,它将会(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 24.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状态,物体所摩擦力为N.当t =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三、作图题
  • 25.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 (1) 如图甲所示,一小木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它所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

    2. (2) 如图乙所示,斜面上有一重为10N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6N,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G及对斜面的压力F.

    3. (3) 如图丙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挂一重物,请画出杠杆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F的方向及其力臂l.

四、计算题
  • 26. 水平桌面上有一柱形容器,其底面积为800cm2 , 高度为50cm,容器中装满密度为0.8 x103 kg/m3的某种液体.若容器本身重20N,g取10N/kg.求:
    1. (1) 容器中所装液体的质量;
    2. (2)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 (3)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
  • 27. 水陆两用坦克的车体呈船形,比普通坦克要大,既可在陆地上行驶,又可像船一样在水面上航行.已知坦克的总质量为24t.(g取10N/kg)
    1. (1) 坦克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履带着地的总面积为4m2 , 求它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不计坦克上人的质量).
    2. (2) 这种坦克在水面上航行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排开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3. (3) 当该坦克从长江开到大海里时,吃水深度(指坦克底部离水面的垂直距离)是变大还是变小?
五、实验题
  • 28. 小聪学习了物理后,为测量旅游时捡到的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1. (1) 小聪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的过程中,他按合理的程序加减祛码,往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仍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如图甲所示,则应该        .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向左调平衡螺母 B . 向右调平衡螺母   C . 向右盘中再加砝码 D . 向右移动游码
    2. (2) 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质量m=g.
    3. (3) 小聪按照图丙的方法先用有精确刻度的量杯测出鹅卵石与水的总体积为V1 , 接着把鹅卵石从水中取出,此时量杯中水的体积为V2 , 则鹅卵石的密度是.(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4. (4) 小聪测得的鹅卵石的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大”或“小”),其原因是.
  • 29. 如图所示,在水平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并得出有关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要从斜面上同一位置下滑,使小车运动到斜面低端时的速度 .
    2. (2) 三次实验中小车在表面上的运动距离最长,说明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
    3. (3) 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
  • 30. 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 (1) 实验前,小强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 . 再多加一些红墨水 B . 倒出一些红墨水   C .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D . 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
    2. (2) 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增大,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有关.
    3. (3) 小强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答:.原因是: .
    4. (4) 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则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           (选填序号).
      A . 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B . 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C . 将U型管换成更细的
  • 31. 小丽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圆柱体金属体,当金属体慢慢浸入水中时(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到容器底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8

    h/cm

    0

    2

    3

    6

    8

    10

    12

    14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4.25

    1. (1) 分析实验数据,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
    2. (2) 分析表中第1次到第5次数据,说明:
    3. (3) 分析表中第6次到第8次数据,说明:
    4. (4) 下图能正确反映浮力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 32. 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 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 (1) 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和.
    2. (2) 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 cm2 , 根据数据计算大气压强是 Pa.
    3. (3) 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了.小红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Pa.(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两位小数)
    4. (4) 同学们在讨论时提出了本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如下: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中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

      A . ①③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④
  • 33. 在学过摩擦力知识后,小明想探究:摩擦力大小是否与压力、重力都有关系?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再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示数与步骤①中的示数相等,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实验相关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台式测力计示数F1 /N

    金属盒总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2/N

    4.8

    4.8

    1 .8

    3.2


    1 .2

    4.8

    6.4

    1.8

    1. (1) 此实验根据原理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2. (2) 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 (选填“压力”或“重力”).
    3. (3) 请你补齐上表中空格处的数据,其值为 N.
    4. (4) 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有许多优点,以下    不是其优点.
      A . 不需要匀速拉动 B . 测力计示数稳定   C . 实验更容易操作 D . 实验原理更合理
    5. (5) 比较实验步骤 (填表中的实验序号)的数据,说明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
    6. (6) 本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还与以下        有关.
      A . 拉纸的速度  B . 纸面粗糙程度    C . 金属盒与纸的接触面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