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21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 03

更新时间:2021-04-14 浏览次数:16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仁者丹心”“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高评价。这反映了中医(    )
    A .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B . 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 C .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D .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 2. 阅读下表,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推行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人物 秦始皇 汉武帝
    措施 实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书同文、车同轨
    筑长城,北击匈奴
    颁布"推恩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盐铁专卖,铸五铢钱
    北击匈奴
    A . 抵御外来侵扰 B . 加强思想控制 C . 促进经济发展 D . 巩固国家统一
  • 3. 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其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这段话不能说明(    )
    A .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B . 世界古老文化的源头在中国的新疆地区 C . 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D . 丝绸之路是一条世界多元文化融汇的通道
  • 4. 《三国志》所载:“……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曹操在兵败北撤后,也曾感慨道:“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关于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 瘟疫是曹军战败的原因之一 B . 该战争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C . 该战争为淝水之战 D . 该战争标志三国鼎立的形成
  • 5. (2017·河南)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

    A . 寺院建筑的中国化 B . 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 . 文化传播者的坚韧 D . 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
  • 6. 如图历史纪年表中的①处应是(    )

    A . B . 南宋 C . D .
  • 7. 下面是某学生在探究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时,所选用的四幅有关北京地区的古代行政区划图。按各地图所反映的朝代先后排列,其正确的排列次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④②③① D . ③①②④
  • 8. 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部分工程和建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李冰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B .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促进了交流 C . 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雄伟壮丽 D . 故宫是清朝开始修建的世界现在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 9.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下列史实与明太祖有关的是(    )

    ①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  ②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③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④设立军机处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0. 《国宝档案》栏目是央视第一次以电视栏目的形式为国宝级文物重器进行揭秘建档。下列文物归档清朝的是(    )
    A . B . C . D .
  • 11. 江苏巡抚梁章钜在看到某条约的内容后给友人写的信件中说,“江南(指江苏)、浙江、广东每省只准设一码头,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对该条约理解正确的是(    )
    A .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 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12. (2020·遵化模拟) 美国学者玛丽·K·赖特夫人评价洋务运动时说,洋务运动既不是政变、革命,也不是一个新的时代,只不过是依仗全体士大夫的能力与努力,在历史难以避免的没落过程中留下的一个小阳春,是企图重新建立“中国保守主义的立足点”。对这些言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B . 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主要是封建的统治阶级 C . 洋务运动最终没有让中国富强起来 D . 洋务运动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宣告全面破产
  • 13. 辛亥革命后,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实业,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法令条例。孙中山更是积极倡导事业,认为“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他与黄兴、宋教仁等一起积极从事各种实业建设。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上述材料说明了(    )

    ①由革命转向建设是历史的必然

    ②辛亥革命后,尤其是一战期间,中国出现了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③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窒息了民族工业的生机

    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得不到健康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②③④
  • 14. 下边图示反映的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    )

    A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腐朽统治 B . 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 C .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加速社会矛盾 D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15. (2019八上·乾县期末)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兵力投人情况见下表,数据说明(    )

    时间

    日军陆军总兵力

    日军投入侵华战争的陆军军力

    1937年

    24个师

    21个师

    1938年

    34个师

    32个师

    1939年

    41个师

    34个师

    1941年

    51个师

    34个师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

    A . 中日之间战争规模日渐缩小 B . 日本军队对中国军民残酷屠杀 C .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D .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 16. 《人民日报》曾刊载的文章中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
    A .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7. 一九五六年六月毛泽东作《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风墙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其中“一桥”指的是(    )
    A . 武汉长江大桥 B . 钱塘江大桥 C . 南京长江大桥 D . 港珠澳大桥
  • 18. 深圳建设时,城区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生产总值不到2亿。如今深圳已建成举世称奇的现代化都市。2018年2月1日,深圳市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深圳2017年全年生产总值22438.39亿元,GDP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全市经济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发展。这说明(    )
    A . 深圳的地理环境好 B . 深圳原来的基础好 C . 设立经济特区的决定是正确的 D . 深圳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
  • 19. (2019八下·宽城期末) 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    )

    A . 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 . 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 . 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活动 D . 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 20. 下列图片内容共同反映了人民军队(    )

    A . 武器装备不断提高 B . 使命担当始终未变 C . 军种兵种逐步完善 D . 组织架构实现重塑
  • 21. 对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国家机构解读错误的是(    )

    A . 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实质上都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 B . 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员必须为雅典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 C . 元老院为古罗马的最高决策机构,由两名执政官主持日常事务 D . 两幅图片中的国家机构分别是古代雅典和古代罗马的最高权力机构或最高决策机构
  • 22. 12世纪,西欧城市不仅是商业中心,也是知识生活的中心。它打破了中世纪教会对教育的垄断地位。城市提供了大学所需要的集中的人口、竞争的气氛、充足的物质方面的种种需求。但更重要的是城市独特的法律地位、相对宽松的气氛以及对知识的需求滋养了大学。材料说明了(    )
    A . 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 . 大学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晶和需要 C . 中世纪欧洲城市拥有自治权 D . 大学的产生促进了城市的自治
  • 23. 从14世纪中叶开始在欧洲持续了近300年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导致这场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 . 意大利保留了古典希腊、罗马文明的文化遗存 B . 资产阶级逐渐形成 C .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 . 黑死病引起了人们对宗教神权的质疑
  • 24. (2019·自贡模拟) 《人权宣言》与《独立宣言》、《权利法案》相比,显著特点是( )
    A .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 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 C . 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D . 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
  • 25. (2020九上·乌兰察布期中) 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这种现象(    )
    A .  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B . 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 C . 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D . 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
  • 26. 如图为一位学生的读书心得,他读的书是(    )

    A . 《彼得大帝与俄罗斯帝国》 B . 《罗伯斯庇尔和第三共和国》 C . 《再造美国的人——林肯》 D . 《1944:罗斯福与改变世界的一年》
  • 27. 帕尔默在他的《现代世界史》中说:“俄国革命对20世纪随后年月中的重大事件及全球冲突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通过这场革命俄国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B . 革命后俄国工人、农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 C . 俄国革命胜利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出现 D . 俄国革命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 28. (2019·广东) 在反抗殖民压迫时,主张“将管理家庭生活的法则延伸到政治领域,家庭的纠纷与分歧,通常是依从爱的法则而解决的”,认为“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的运动是(    )
    A . 华夫脱运动 B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 . 巴拿马收回运河 D . 纳米比亚独立运动
  • 29. 下表中关于二战后世界格局的认识,史实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体现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无私的援助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D

    1990年,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冷战思维也随之消失

    A . A B . B C . C D . D
  • 30.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运用中,贡献杰出力量的时代先锋有(    )

    ①狄塞尔    ②爱迪生    ③瓦特    ④戴姆勒    ⑤斯蒂芬森    ⑥奥托

    A . ①②④⑥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⑤⑥ D . ②④⑤⑥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
  • 31. 综合探究: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某校八年级五班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19世纪中期)

    材料一: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呑并中国的野心,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1867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19世纪90年代)

    材料二: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戌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0世纪初)

    材料三:庚子(1900年)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清朝是我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这种观察是很有根据的。……同盟会和其他革命志士看清了满人的把戏,积极的图以武力推倒清朝的政权。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0世纪30、40年代)

    材料四: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五: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22日,向全国公民公开发表了共产党与7月15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告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辱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共产党获得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1. (1) “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什么?面对这一变局,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采取了什么措施?请用史实说明筹划海防的效果。
    2. (2) 据材料二,指出并说明刺激光绪帝救国的“时局”是什么?光绪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努力?
    3. (3) 庚子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以拳匪之乱为借口发动了哪一战争?为什么“庚子拳匪之乱”以后,人民对朝廷的态度产生变化?“武力推倒清朝政权”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
    4. (4) 材料四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标志着我国的抗战进入了什么阶段?此后日本制造了哪一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罪行?
    5. (5) 材料中所说的“共赴国难”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6. (6) 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美化侵华战争,拒绝对当年侵华事实赔礼道歉。对此,你想对日本政府说些什么?
  • 32. 自近代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经历了“一体化”“工业化”“两极”“碎片化”状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体化)

    材料: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工业化)

    材料二:表1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部分)

    时间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成果
    1733年 凯伊(机械师) 英国 飞梭
    1764年 哈格里夫斯(纺织工) 英国 珍妮纺纱机
    1768年 阿克莱特(钟表匠) 英国 水力纺纱机
    1779年. 克隆普顿(纺纱工人) 英国 骡机
    1785年 卡特莱特(理发匠) 英国 水力织布机
    1782年 瓦特(仪器修理工) 英国 大工业普遍适用的蒸汽机
    1807年 富尔顿(工程师) 美国 蒸汽轮船
    1814年 斯蒂芬森(煤矿工人) 英国 蒸汽机车

    ——据中华书局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整理

    表2  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部分)

    时间 科学发现及发明者 国别 科学发现及发明成果
    1831年 法拉第
    (物理学家)
    英国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1866年 西门子(工程师) 德国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19世纪后半期
    和20世纪初期
    爱迪生(发明家) 美国 碳丝灯泡、留声机、油印机等,取得1 000多项发明专利
    1885年 本茨(工程师) 德国 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并取得发明专利
    1903年 莱特兄弟
    (自行车修理工)
    美国 设计制造“飞行者号”飞机

    ——据中华书局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整理

    (两极化)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天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围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围。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万实现自身目标的巨大障碍,此种状态,加上它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碎片化)

    材料四:放眼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科学院《国际形势黄皮书》(2011年)

    1. (1) 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得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2. (2) 观察材料二的表1,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哪一类人物?根据表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美苏矛盾和分歧尖锐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战后美苏矛盾尖锐化的具体表现。
    4. (4) 根据材料政治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如何应对?
  • 33. (2020·青岛一模)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才能看得深、把得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唐柳宗元的《封建论》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材料三  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失败,失之于“制”,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已经被取消,社会主义已经完全蜕变;也失之在“治”,长期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使政府的威信消失殆尽。苏联社会主义失败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作用,而是西方长期和平演变和苏联内部自我演变结合的合力。可以说,既失之在“制”,也失之在“治”。

    ——摘自《光明日报》2019年11月25日文章(有删节)

    材料四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五  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

    ——习近平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回答,其中的两个“制”有什么不同?
    2. (2) 据材料二回答,这个帝国注定 “被打垮”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写出这个帝国进行了哪些“殊死的决斗”?
    3. (3) 据材料三回答,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失之在治”的因素是什么?请你写出苏俄或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活动有哪些?
    4. (4) 据材料四和所学回答,“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中央的决策”有哪些?
    5. (5) 材料五中认为如何“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