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1-04-12 浏览次数:19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2. (2019·百色) 理清发展线索,提炼关键词,是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与以下“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历程年代标尺”方框③对应的关键词是(   )

    A . 井冈烽火 B . 当家作主 C . 开天辟地 D . 社会主义
  • 3. 1950年11月,中国政府特别代表伍修权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发言指出:“从8月27日至11月25日侵略朝鲜的美国武装力量侵犯我国领空,据初步统计已达200次,共出动飞机1000架次以上,毁坏中国财产……自从6月27日以来,美国第七舰队即侵入我国台湾领海……”材料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950年入朝作战的原因是(    )
    A .   维护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安全 B . 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C . 捍卫我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 D . 借此机会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 4. (2019·安顺) 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下列人物哪些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5. 到1952年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把中国43%的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
    A . 土地改革 B . 社会主义改造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6. 如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历史课堂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的学习笔记,下列主题最符合笔记内容的是(    )

    A . “一五”计划 B . 三大改造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国有企业改革
  • 7. 1957年,郭沫若在《人民日报》评论:“一条铁带栓上了长江的腰,在今天竟提前两年完成了。有位诗人把它比成洞箫,我觉得比得过于纤巧。”“它”指的是(    )
    A .   南京长江大桥 B . 武汉长江大桥 C . 重庆长江大桥 D . 长江三峡大坝
  • 8. 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泼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所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据此可知,“一五计划”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
    A .   苏联的帮助 B . 党的正确领导 C . 全国人民的热情参与 D . 相对稳定的国内外环境
  • 9. 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l: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 .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 . 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 10. (2020·广东模拟)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与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 . 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B . 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 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 11. (2020八下·右玉期中) 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 土地改革时期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 . 三大改造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 12. (2017八下·南宁月考)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的方法,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材料中这种开创性的“和平方法”是指(    )

    A . 建立人民公社 B . 实行赎买政策 C . 建立合作社 D . 实施公私合营   
  • 13. (2018·济宁)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 新中国的成立 C . 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D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14. 某次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这在客观上说明了(   )
    A . 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 . 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 . 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D . 三大改造后期,存在问题
  • 15.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些“豪言壮语”反映了(    )
    A . 土地改革的成果 B . 农业合作化初见成效 C . “大跃进”的浮夸风 D . 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 16. 温州人朱永贵口述:“……大家心里都空前地被‘超英赶美’的宏伟目标刺激着,铁门栓、锄头、秤砣、秤钩,甚至连灶台上的铁罐都被敲下来,钢铁厂一下子到处是各式各样的铁器……”。该口述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 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 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C . 积极调动了人们生产积极性 D . 为工业化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 17. (2019·武威) “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他出生于甘肃玉门,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他是一个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他是(   )
    A . B . C . D .
  • 18. (2019八下·景县期中)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 “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他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他”是(   )
    A . 彭德怀 B . 刘少奇 C . 林彪 D . 江青
  • 19. (2018·甘肃) 下图一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此文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中共八大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中共十三大
  • 20.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A .   农业互助组 B .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人民公社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 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 . 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 .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 . 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 22. (2020八下·凤翔期中)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 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C . 政企分开,自负盈亏 D . 增强企业活力
  • 23. (2018八下·茂名期中)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
    A . 国有企业改革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建立经济特区
  • 24. 2019年4月,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中国访问期间,考察了被称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还有什么是这个城市制造不出来的!”这个城市是(    )
    A .   南京 B . 上海 C . 深圳 D . 广州
  • 25.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 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 26. (2019·宜宾) 阅读下图《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分析正确的是(    )

    A . 农轻重结构比例已严重失调 B . 国际市场限制初级产品贸易 C . 工业制造水平远远领先世界 D . 改革开放推动出口结构变化
  • 27. (2020八下·嘉峪关月考)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将其写人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历史性会议是(   )
    A . 党的十三大 B . 党的十四大 C . 党的十五大 D . 党的十六大
  • 28. 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正式提出了“中国梦”,在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又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梦”是指(    )
    A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 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29. (2019·临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其中,为着力推进党的建设而采取的战略举措是(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全面深化改革 C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 . 全面从严治党
  • 30.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所做的努力不包括(    )
    A . 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B . 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 . 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D .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权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B . 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D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32. 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
    A .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 “一国两制”构想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33. (2021九下·德庆月考)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 .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 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C .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D . “一国两制”的提出
  • 34. (2019·德州)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
    A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D . 两岸同胞齐心协力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 35. (2020八下·北京月考) 建构立体的历史时空认知体系对我们学习历史十分重要。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 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B . 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C .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 D . 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二、综合题
  • 3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改天换地,万象更新。但国内反动势力还没有彻底根除,国外敌对势力也很嚣张。面对这种局面,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是如何做的呢?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图一所反映了什么事件?时间是?结合所学回答该事件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
    2. (2) 图二、图三、图四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任选一幅图片说明其影响
    3. (3) 结合所学,图二、图三、图四所反映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 37.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材料二: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材料三:1980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材料四: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不少厂家惊呼:“狼真的来了”,我国将逐步降低关税、取消地方保护、开放市场。

    材料五: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1. (1) 材料一中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2. (2) 材料三中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珠海外,还有哪两个?
    3. (3) 我国是哪一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材料四中“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不少厂家惊呼:‘狼真的来了’”,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呢?
    4. (4) 材料五中“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5. (5)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结合所学,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中得到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