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高三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11 浏览次数:376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家住牡丹江市(45°N,130°E)的小明在网上晒出自家住宅的户型平面图和江边拍摄的日出图,并记录到该日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客厅的时间为9时40分(住宅楼前无遮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照片上遮盖的日期,可能是(   )
      A . 4月1日 B . 7月1日 C . 9月1日 D . 11月1日
    2. (2) 小明家前阳台的朝向最接近(   )
      A . 南偏东45° B . 南偏西45° C . 西偏南15° D . 正南方向
    3. (3) 小明通过测量得出该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其数值约为(   )
      A . 22° B . 32° C . 45° D . 55°
  • 2. 河流阶地是因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和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是渭河陇西段七级河流阶地分布图(T1-T7为阶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不属于渭河河流阶地形成原因的是(   )
      A . 冰川侵蚀 B . 地壳运动 C . 气候变化 D . 人类活动
    2. (2) 有关渭河河流阶地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南北侧阶地对称分布 B . T7阶地形成时间最晚 C . T1阶地是聚落主要分布区 D . 各级阶地都分布深厚黄土
  • 3. 流域水循环的“自然-社会”二元演变是导致近年来水问题和水危机的本质原因,实现缺水地区供用水、水环境、水生态安全必须依靠以流域水循环为基础的水资源科学调控。读我国“某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乙环节分别是(   )
      A . 修建水库、大气降水 B . 地表径流、人工降水 C . 跨流域调水、水汽输送 D . 开采地下水、水汽输送
    2. (2) 我国在该流域实行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其原因可能是(   )
      A . 全年降水量稀少 B .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C .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D . 流域内各地水资源开发过度
  • 4.    2019年8月9日,某水手在太平洋上意外发现大片海面覆盖着浮石,形成面积超过150平方千米的“浮石筏”,仿佛一片新大陆(如图甲)。浮石由汤加群岛一处刚喷发的海底火山的熔岩急速冷却形成,岩体多气孔且大小不一,科学家预测“浮石筏”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发生飘移,期间大量海洋生物将附着在浮石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甲中出现的大片海面浮石可能是(   )
      A . 玄武岩 B . 石灰岩 C . 大理岩 D . 花岗岩
    2. (2) 推测图中“浮石筏”未来漂移方向及产生的影响是(   )
      A . 将北移,影响该海域航海安全 B . 将南移,导致新西兰渔业减产 C . 将西移,利于大堡礁珊瑚生长 D . 将东移,使美洲东岸海水污染
  • 5. 国家地质科考队计划在夏季赴我国某山体进行植被考察,下图为该山体植被的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山体可能位于(   )
      A . B . C . D .
    2. (2)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山体植被垂直带谱的是(   )
      A . B . C . D .
  • 6. “虹吸效应”是指区域的中心城市吸收了周边城市的各种资源,随着资源的聚集,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周边城市的人才会逐渐流失的现象。“外溢效应”是指中心城市受政策影响以及过度聚集的拥挤导致其技术、人才、产业、资金等向外围地区迁移,从而促使外围城市的经济发展的现象。下图为广东省2012-2017年户籍人口逐年净迁移人数(万人)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上图反映出人口迁移的变化是(   )
      A . 穗深人口迁入2013年达最大值 B . 三四线城市人口净迁出2013年达最大值 C . 佛惠莞年人口迁入数持续上升 D . 2015-2016年佛惠莞人口变化幅度最大
    2. (2) 广州、深圳的“虹吸和外溢效应”引起的人口迁移,其带来的影响是(   )
      A . 加快城市职能转变 B . 加重城市社会负担 C . 导致城市发展停滞 D . 促进城市协同发展
  • 7. 十九大提出的要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地域差异显著,因此因地制宜,因类指导划分出了城市群地区、粮食主产区、农林牧地区、连片扶贫区、民族自治区五大高质量发展类型区。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分布对应正确的是(   )
      A . I--民族自治区城镇化发展区 B . II--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区 C . III-农林牧地区城镇化发展区 D . IV--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区
    2. (2) 下列符合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合理措施是(   )
      A .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B . 扩大超级大城市规划 C . 城乡建设一步到位 D . 快速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 8.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制造业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广泛,下图为2018年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最大优势是产业创新能力强 B . 京津冀地区机器人产业最大优势是产业规划效益好 C . 京津冀地区机器人产业结构水平优于长三角地区 D . 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件总体优于京津冀地区
    2. (2)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对我国产业带来的影响是(   )
      A . 扩大产品销售市场 B . 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 C . 提高产品生产成本 D . 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
  • 9.     2020年10月位于新疆岳普湖县耐盐碱海水稻实验基地的海水稻正式收割,经验收亩产达到了548.53公斤,这意味着袁隆平团队沙漠海水稻亩产又一次实现了产量的突破。读我国盐碱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甲、乙两地相比,新疆海水稻试种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海水淡化 B . 土地盐碱度高 C . 晴天多,光照强 D . 病虫害少
    2. (2) 有关海水稻的推广意义,正确的是(   )
      A . 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B . 实现粮食完全自给 C . 改善百姓饮食结构 D . 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
  • 10.     318国道1950年开始建设,1954年建成,起点为上海市,途径苏、浙、皖、鄂、渝、川、藏等省市区,全长5476千米,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国道,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读图318国道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318国道沿线不同路段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 . ②高峡平湖、洞坑众多 C . ③河道弯曲、湖泊棋布 D . ④山高谷深、冰川广布
    2. (2) 有关318国道成都至拉萨段交通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桥隧路段比重大,维护成本低 B . 沿途气候多变,地质灾害多发 C . 为缩短路程,多为“之”字形 D . 全程海拔很高,相对高度不大
    3. (3) 有关图中①,④两地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
      A . ①发展风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B . ④大力开发水能资源,缓解能源短缺 C . ①发挥区位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D . ④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重化工业
二、综合题
  •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近年来该国经济迅速发展,有“非洲的巴西”之称,目前安哥拉是中国在非洲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场。中国借鉴国际对非开发经验,根据安哥拉国情采取了以当地石油资源换中国贷款的合作模式,被称为“安哥拉模式”,又称“资源换基建模式”。

    材料二:下图为安哥拉区域分布图和2019年中国进口石油构成图。

    1. (1) 简述安哥拉的地形地势特征。
    2. (2) 简述M河流图示河段的水文特征。
    3. (3) 分析安哥拉的城市和铁路分布特点。
    4. (4) 简述实施“安哥拉模式”的积极意义。
  •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已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2018年黄河流域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为19.4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为21.55%,上、中、下游地区占流域GDP的比重分别为14.54%、21.27%、64.19%.从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对比来看,山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山西、陕西、宁夏和青海达全国平均水平的60%-90%,甘肃省在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

    材料二: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体框架图

    1. (1) 根据材料一,简述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2. (2) 黄河下游流经我国华北平原,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请选择黄河下游农业发展存在的某一生态问题并分析其成因。
    3. (3) 依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体框架图,说明“承载-发展约束”环节研究的内容。
    4. (4) 试从人口、产业两方面完善图中城镇区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生态承载力指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为人类活动和生物生存所能持续提供的最大生态服务能力。它是由弹性力系统、支撑力系统和压力系统构成的复杂的复合系统,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

    材料二:下图为芜湖市2008年-2017年生态承载力和各子系统指数得分及各指标变化图。

    1. (1) 简述芜湖市2008-2017年间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特点。
    2. (2) 分别简析2010-2011年、2016-2017年芜湖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
    3. (3) 结合弹性力和压力子系统的影响因素,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芜湖市生态承载力的主要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