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江阴市2020年6月江要塞片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训练试...

更新时间:2021-03-31 浏览次数:101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知难而上,奋发图强,是竞争的作用;知难而退,消极颓唐 , 也是竞争的作用。 B . 假如有一天你也不免凋残,我只有一个简单的愿望,保持着初放时的安详 C . 古埃及人用什么方法建筑起金字塔,至今仍让人不可思议 D . 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明理;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好高骛远;读书,使人增长见识,谈吐不凡。
  • 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B . 《岳阳楼记》一文中的“迁客骚人”指降职远调的人和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C . 古人为表示对人尊敬,不直呼其名。称字或号,如称苏轼为苏东坡;称官职,如称杜牧为杜工部;称籍贯,如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D . 《变色龙》作者是契诃夫,俄国作家。小说塑造了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沙皇走狗形象,巧妙揭示了俄国警察统治的反动和黑暗。
  • 3.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中,唐僧与悟空行至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把禅院烧了。 B . 《阿长与<山海经>》回忆“我”有时厌烦长妈妈,有时敬重长妈妈。长妈妈罗嗦,处处限制“我”的行动,还有许多烦人的“规矩”和“道理”。文章还是以厌烦的情感为主。 C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战斗之余,他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小说,一有空就讲给战友们听。 D . 《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二、句子默写
  • 4. 根据课文默写。
    1. (1)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2) 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3. (3)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4. (4)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 (5) 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6. (6)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7)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三、字词书写
四、名著阅读
  • 6.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①正行之际,忽闻得有人言语。八戒仔细看时,原来是行者在山凹里,聚集群妖。……那呆子有些怕他,又不敢明明的见他;却往草崖边,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也跟那些猴子磕头。

    ②不知孙大圣坐得高,眼又乖滑,看得他明白。便问:“那班部中乱拜的是个夷人。是那里来的?拿上来!”说不了,那些小猴,一窝峰,把个八戒推将上来,按倒在地。行者道:“你是那里来的夷人?”八戒低着头道:“不敢,承问了;不是夷人,是熟人,熟人。”行者道:“我这大圣部下的群猴,都是一般模样。你这嘴脸生得各样,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别处来的妖魔。既是别处来的,若要投我部下,先来递个脚色手本,报了名字,我好留你在这随班点扎。若不留你,你敢在这里乱拜!”八戒低着头,拱着嘴道:“不羞!就拿出这副嘴脸来了!我和你兄弟也做了几年,又推认不得,说是甚么夷人!”行者笑道:“抬起头来我看。”那呆子把嘴往上一伸道:“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行者忍不住笑道:“猪八戒。”他听见一声叫,就一毂辘跳将起来道:“正是,正是!我是猪八戒!”他又思量道:“认得就好说话了。”

    ③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经去,却来这里怎的?想是你冲撞了师父,师父也贬你回来了?有甚贬书,拿来我看。”八戒道:“不曾冲撞他。他也没甚么贬书,也不曾赶我。”行者道:“既无贬书,又不曾赶你,你来我这里怎的?”八戒道:“师父想你,着我来请你的。”

    1. (1) 第③段中的“这里”是指;猪八戒来到此地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服。 
    2. (2) 《西游记》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请从选文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 7.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惯使一条棍棒,护身龙绝技无伦。京城内家传清白,积祖富豪门。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慷慨疏财仗义,论英名播满乾坤。马步军中推第一,天罡数内为尊,上天降下恶星辰。眼珠如点漆,面部似镌银。丈二钢枪无敌手,身骑快马腾云,人材武艺两超群。”

    1. (1) 请写出这首诗描写的好汉姓名及绰号。
    2. (2) 请结合小说故事情节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五、课外阅读
  • 8.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重币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然。”王曰:“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曲者,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

    (注)①重币:厚重的礼物。 ②轻:随便,轻而易举。 ③闾巷:里巷,乡里。 ④出妇:被遗弃的妻子。

    1. (1) 下列句中的“之”与“吾闻子欲去秦之楚”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而不能通其意 B . 君将哀而生 C . 送杜少府任蜀州 D . 故为
    2. (2)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陈轸和张仪都是秦惠王的重臣,在秦惠王面前争宠。 B . 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中伤陈轸,说他为自己打算的多,为大王打算的少。 C . 陈轸用伍子胥和曾参的例子是想告诉秦惠王自己的忠心。 D . 秦惠王认为陈轸说的有道理,同意他到楚国去。
    3.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行道之士知之矣

      ②忠且

      ③王以其言为

    4.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

      ②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

六、诗歌鉴赏
  • 9. 阅读陆游的《鹧鸪天》 , 完成小题。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四十二岁时,因言官弹劾被免通判,居镜湖三山时所写。②玉瀣:一种美酒。③黄庭:道经的名称。④元,同“原”。

    1. (1) 上阕中的哪一句与陶渊明的《饮酒》中的“而无车马喧”表意相似?
    2. (2) 请赏析上阕中的“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的妙处。
    3. (3)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亭的建筑艺术

    ①亭子,较多地出现在中国园林文化景观之中,具有休憩、凭眺的实用功能与独特的审美价值。

    ②亭子又名凉亭,是中国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释名释亭》说:“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亭的功能是“停”,即供人休憩。亭子是一种只有立柱支撑顶盖、四周无墙体(或一侧无墙体)的空间通透的建筑物,亭多设于园林、名胜与通衢之处,有时也建靠在山顶、水边等地,亭子的造型非常丰富,以轻盈俏丽者居多。

    ③亭子是中国园林的重要景观,造园家往往将亭子巧妙地组织到美的园林境界之中。在园林中,亭有半亭与独立亭之分。半亭常常与走廊相联系,依墙而建。如苏州拙政园的倚虹亭(东半亭)与“别有洞天”(西半亭),半亭给人以“依偎”之感,融于园林环境之中,或探出檐角,十分灵秀,有半掩半露的含蓄之美。独立亭则常建于园林的池水之畔、小山之巅、花木丛中或道路交叉之处等,其造型很注意与地形环境的协调,如苏州拙政园有雪香云蔚亭,独立于一个小坡之上,其长方形的平面,正与平缓的坡地相协调。拙政园另有扇亭,建于水岸外凸之外,因而此亭也以凸面向外,这在建筑符号“语汇”上取得了统一。独立亭的文化审美特征,是醒目、鲜明、美感强烈。

    ④园林之亭的造型,以平面为圆形、方形、六角形与八角形为多见,也有三角形、缺角形、梅花形、海棠叶形与扇形等造型。这大约可以归纳为两类,即几何形与自然形。比如苏州拙政园的梧竹幽居亭、怡园的小沧浪亭等,平面为六角形。拙政园的竖亭,平面为圆形。苏州西园的湖心亭,平面为八角形。苏州环秀山庄的海棠亭,平面为海棠叶形,是很别致的一种造型。

    ⑤亭子的“艺术性”,表现为三方面:

    ⑥第一,作为艺术审美对象,亭子是园林景观中的一种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构景的重要手段,所谓“亭台楼阁”,亭在园林中是颇为活跃、令人注目、比较空灵的一个审美因素。那种小巧玲珑、反宇飞檐的“俏”模样,往往给人以优美的感觉。

    ⑦第二,亭子的原始艺术功能是供人歇脚休息,这一功能既是实用性的,也是精神性的,且以实用性功能为基础。在园林中,亭子往往是供游园者休息的地方。亭,好比是游园路线上的一个美的“休止符”,它在构景上,使得园林这整部“乐章”显得抑扬顿挫,张驰有致,亭子是令人精神舒放的场所,当游园者游园感到疲劳之时,到凉亭小憩一下,感觉一定是很美好的。

    ⑧第三,亭子本身是美的景观、审美对象,同时又是一个欣赏园景的出发点,亭子具有凭眺的艺术功能。人在亭内,凭眺园内诸景,或是远眺湖光山色,有“快哉”之感。

    ⑨总之,亭的“艺术性”很丰富。从审美上看,亭的形体常常是小巧的,造型秀美;空间开敞,有“虚”的性格;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成为自然与人文景观中的一种优美的“旋律”。

    1. (1) 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2. (2) 文中第⑨段中加点字“常常”能去掉吗?为什么?
  • 1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起做“读书种子”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①皆当世业②,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他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关心督促下,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以至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并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缓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紧张感。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自我。

    (作者:向贤彪  有删改)

    注:①四民:士、农、工、商。②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1. (1) 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 (2)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1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斯是陋室

    汪曾祺

    ①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自建的集中而成片的校舍叫“新校舍”。

    ②新校舍大门南向,进了大门是一条南北大路。这条路是土路,下雨天滑不留“足”,摔倒的人很多。这条土路把新校舍划分成东西两区。

    ③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昆明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肥皂箱,很便宜,男生女生多数都有这样一笔“财产”。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也有占了一个床位却不来住的。有的不是这个大学的,却住在这里。有一位,姓曹,是同济大学的,学的是机械工程,可是他从来不到同济大学去上课,却从早到晚趴在木箱上写小说。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乐数晨夕注,堪称知己。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等于不认识的。我和那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一张木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却很少见面。他是个很守规矩、很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息。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天亮才回宿舍。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

    ④大路的东侧,是大图书馆。这是新校舍唯一的一座瓦顶的建筑。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大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指定参考书总是不够用的。

    ⑤每月月初要在这里开一次“国民精神总动员月会”,简称“国民月会”。把图书馆大门关上,便是会场。所谓月会,就是由学校的负责人讲一通话。讲的次数最多的是梅贻琦,他当时是主持日常校务的校长。梅先生相貌清癯,人很严肃,但讲话有时很幽默。有一个时期昆明闹霍乱,梅先生告诫学生不要在外面乱吃,说:“有同学说‘我在外面乱吃了好多次,也没有得一次霍乱’。同学们!这种事情是不能有第二次的。”

    ⑥更东,是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禹偁的《黄岗竹楼记》。

    ⑦这些教室方向不同,大小不一,里面放了一些一边有一块平板,可以在上面记笔记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木椅的设计可能还是从美国传来的,我在爱荷华、耶鲁都看见过。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任意搬来搬去。吴宓(雨僧)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到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

    ⑧这样的陋室之中,却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⑨联大五十周年校庆时,校友从各地纷纷返校。一位从国外赶回来的老同学(是个男生),进了大门就跪在地上放声大哭。

    ⑩前几年我重回昆明,到新校舍旧址(现在是云南师范大学)看了看,全都变了样,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东北角还保存了一间铁皮屋顶的教室,也岌岌可危了。

    (选自《人间草木》,有删改)

    [注释] 乐数晨夕:语出陶渊明《移居》,意思是乐意和他们朝夕共处。

    1. (1) 文中写了西南联大校舍的简陋,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③大图书馆是新校舍唯一一座瓦顶的建筑,位置少,指定参考书不够用。

    2. (2) 说说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图书馆”——位置、指定参考书。

    3. (3) 文章以“斯是陋室”为题,有什么妙处?
    4. (4) 第⑧段中说“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可是后文只提到一个没写姓名的校友,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的题目是“斯是陋室”,主要写“陋室”,所以人物可以略写。 B . 简笔处理人物与浓墨刻画陋室可以互相衬托,含蓄地表达了文章主题。 C . 突出西南联大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崇高精神。 D . 突出陋室在学生心目中地位崇高,深受学生们的敬爱和怀念。
八、作文
  • 13.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如有来生,我愿为树,一叶之灵,窥尽全秋。”

    请以“守望花开”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