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

更新时间:2021-03-23 浏览次数:163 类型:开学考试
一、<b >选择题 </b>
  • 1. 唐晋在《大国崛起》中提到:“17世纪40年代王权与自由的斗争中,当王权因冲破传统而否定自由之后,自由也冲破传统而否定王权,王权与自由在战争的激烈冲突中各自走向最极端,这就是革命。”这次革命(    )
    A .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B . 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    C . 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和解放    D . 确立“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 2. 近现代以来,日美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过程。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抵达日本,1871年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这两件事所反映的美日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
    A . 日本遭受美国侵略后,学习西方进行改革    B . 日本为打破华盛顿体系,偷袭美国珍珠港    C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加紧对日本进行技术输出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迅速崛起
  • 3.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 首先发生在英国    B .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 . 内燃机的发明    D . 主要发明来自手工工匠的经验
  • 4.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关于这次战争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②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一方作战

    ③著名战役有凡尔登战役

    ④1918年,以协约国的战败而结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5. 罗斯福在1933年3月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以下新政措施中,和上述主张直接相关的是(    )
    A .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    B .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C . 以工代赈    D . 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
  • 6. 恩格斯曾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上文中法国的“革命”与英国的“变革”分别是指(    )
    A . 法国大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B . 巴黎公社  工业革命    C . 法国大革命  工业革命    D . 巴黎公社  第二次工业革命
  • 7. 三百多年时间里奴隶贩子疯狂贩卖黑奴,共有2000多万黑奴被贩卖到美洲,其中大多数是青壮年。如果按照死亡者和幸存者的比例是5:1计算的话,非洲在奴隶贸易过程中共丧失1亿人口。这反映了奴隶贸易(    )
    A . 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B . 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 .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 把美国文化传播到了殖民地
  • 8. 如图连环画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

    A .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C .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D . 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 9.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历史上(    )
    A . 通过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B . 修建了呈角锥体状的法老陵墓    C . 制定了一部较完整的法典    D . 确立了贵贱分明的四等级制度
  • 10. “公元2世纪,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区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
    A . 亚历山大帝国 B . 阿拉伯帝国    C . 罗马帝国 D . 印占庭帝国
  • 11. 恩格斯指出:“伊斯兰教这种宗教是适应于东方人民的,特别是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因游牧民族。”这表明伊斯兰教(    )
    A . 解决了阿拉伯半岛的民族矛盾    B . 是阿拉伯人民生活的精神支柱    C .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D . 满足了各个阶层的心愿和诉求
  • 12. 中世纪欧洲大学开设艺学(含文法、修辞、逻辑,以及算术、几何、天文、乐理)、医学、法学(含罗马法与教会法)、神学等课程,统一使用拉丁语教学。这说明中世纪大学(    )
    A . 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B . 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C . 摆脱了基督教会影响 D . 侧重民主法治教育
  • 13. 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著名的有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等。这些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共同特点是(    )

    ①地域广阔

    ②疆域内东西方文明共存

    ③通过战争扩大疆域

    ④疆域内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4. 考古学家对位于亚洲的一座古城遗址进行发掘,发现它建于公元前4世纪晚期,内有希腊风格的体育场、剧场,还找到一些记载了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莎草纸碎片。此遗址可用于研究(    )
    A . 爱琴文明起源 B . 古希腊城邦的文化交流    C . 亚历山大东征 D . 阿拉伯帝国的建筑特色
  • 1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据此推断这里讲述的事件是(    )

    A .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 . 达•伽马到达印度    C . 哥伦布发现美洲    D . 郑和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 16. “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只瓦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制,因而一些爱国封建王公成了大起义的领导者。”材料描述的事件发生在(    )
    A . 18世纪后期的美国 B . 17世纪中期的英国    C . 19世纪中期的印度 D . 20世纪后期的法国
  • 17. 美国历史学者认为,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下列各项中,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A . 美国内战使美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B . 美国内战为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C . 美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D . 美国内战解放了黑人奴隶,彻底实现了人人平等
  • 18. 《赤都心史》是瞿秋白1921﹣1922年访苏期间所写的散文集,其中记载:一女仆说她的兄弟在乡间耕地,今年春天收成或者还好,雨水若是不足那可没希望了。粮食年年政府收尽,乡间生活也没有城里人说的那样好。我告诉她,今年实行课税法,不至于尽收粮食,可以多种下些种子。瞿秋白的说法反应了当时苏俄(联)(    )
    A . 土地收归国有,统一赋税    B . 实行余粮征集制    C . 征收粮食税    D . 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 19. 为报道巴黎和会,中国《大公报》购买了路透社的电稿,但有关我国在“巴黎和会”利益得失的内容寥寥无几。甚至山东问题的最终结果、我国专使没有在和约上签字这些国人极为关心的事实,1919年7月5日“特约路透电”中,10篇消息只字未提。上述史实说明(    )
    A . 中国通讯技术落后 B . 路透社保持公正原则    C . 中国国际地位低下 D . 巴黎和会与中国无关
  • 20. 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这次战役是指(    )
    A . 斯大林格勒战役 B . 偷袭珍珠港    C . 诺曼底登陆战 D . 莫斯科保卫战
  • 21. 以下是据学者观点绘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至结束的进程”示意图。促成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阶段转化的关键原因是(    )

    A .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B . 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C .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 . 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 22. (2015九上·当涂期末)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在史前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

    A . 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 B . 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 C . 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 D . 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 23. (2020九上·番禺期末) 阿拉伯人伊本・西那的医学著作《医典》传入欧洲后,长期成为西方大学的医学教科书,仅在15世纪最后30年中就重印15次。这表明(   )
    A . 阿拉伯文化大量吸收外来文化 B .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C . 阿拉伯人重视知识和培养人才 D . 阿拉伯人将中国的印刷术传入欧洲
  • 24. 文字是人类用表义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的不同。古埃及人创造的文字是(    )
    A . 甲骨文 B . 象形文字 C . 楔形文字 D . 拼音文字
  • 25. 2020年3月,美国纽约州州长科莫在接受采访时说:“看看我们最终陷入的奇怪局面:每个州都在采购呼吸机,纽约州在买,加州在买,伊利诺伊州也在买,我们都试图购买相同的商品。最后联邦政府也加入了竞标……效率非常低”。这反映了美国(    )
    A .   社会分配严重不公 B . 制造业空洞化严重    C . 联邦制的弊端凸显 D . 政府大力干预市场
  • 26. “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的舞自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显得突出许多。”是因为法国大革命(    )

    ①首创封君封臣封建制度

    ②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

    ③受启蒙思想影响更深远

    ④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27. 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己最著名的著作。在这本深奥难懂的书中,牛顿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大定律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运用这些定律,牛顿把星星、地球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都放在了他的天平上。这本著作是(    )
    A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 《人间喜剧》    C . 《资本论》 D . 《物种起源》
  • 28. 他曾叱咤风云欧洲几十年,所颁布的法典为欧洲许多国家所借鉴和模仿;他是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被誉为“乐圣”,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两个伟大的人物紧紧的连在一起。请你判断这两个欧洲同时代的人物是(    )
    A . 马克思、恩格斯 B . 克伦威尔、贝多芬    C . 拿破仑、贝多芬 D . 拿破仑、巴尔扎克
  • 29. 有学者认为:“意大利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尤其是资本主义在意大利的形成与发展的滞后性,以及南部、岛屿和农村地区都还处于封建残余桎梏下的情况,是法西斯得以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首要因素”。该学者认为意大利法西斯的兴起是(    )
    A .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B . 源于其经济和政治的落后    C . 经济大危机下的产物    D . 源于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
  • 30. 203年前的欧洲德国小城特里尔,被称之为“游荡在欧洲幽灵”的一代伟人马克思诞生了。173年后,世界东方的中国高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火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正领导亿万人民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指的是(    )
    A .   《独立宣言》 B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共产党宣言》
二、<b >材料题 </b>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威廉签署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国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议员选举自由。此宣言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袁传旭《英国光荣革命谈》

    材料二:和平降临后,人们愈发感到体制上存在未竟之处……于是,各州代表在1787年的费城召开制宪大会……这部宪法属于共和制。在18世纪,这绝非理所当然,也并不正常……因此,美国后来所取得的成功为扭转人们对共和主义的看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欧洲的政治变革者马上向美洲寻求启迪;共和主义范例的影响力也很快从北美传播到南美。

    ﹣﹣摘选自[英]J•M•罗伯茨《我们世界的历史Ⅲ大加速时代》

    1. (1) 材料一、二反映的政治体制确立的前提都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以上两种政治体制确立过程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3. (3)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以上两种政治体制的共同作用。
  • 32.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的大国,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着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材料三:法国发生的大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

    材料四:电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1. (1) 1500年左右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首先进行探险尝试的是哪两个国家,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2. (2) 历史是奔腾不息的洪流,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对英国崛起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写出英国引领世界发展的时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性文献和最后确立的政体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与其革命前的思想解放有关,思想解放的名称及影响是什么?法国大革命期间处死的国王是谁?大革命期间颁布的法律性文献是什么?法国发展历程中在1871年有何壮举事件?这一事件的结局如何?
    4. (4) 依据材料四回答华盛顿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什么?制定的统治美国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此宪法制定依据的原则是什么?
    5. (5) 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大国的崛起过程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启示。
  •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垄断组织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地,因此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材料三: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1. (1) 材料一中“垄断组织”产生于哪一历史事件?“瓜分世界狂潮”指的是哪一世界性战争?
    2. (2) 写出材料二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碎片化”时代体现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写出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所做的努力一例。
    4. (4) 上述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 34.   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大约每隔百年就会出现一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浪潮,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具有史无前例的积极影响。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首先是从哪国开始?最先发生在哪个部门?
    2. (2)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什么?谁发明了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3. (3) 第二次工业革命什么时候开始的?哪一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4. (4)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发明。是谁发明了现代炸药?
    5. (5) 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6. (6) 备受青睐的电影《速度与激情8》再次上演了精彩的飙车大戏。请问汽车的发明者是谁?哪国人?
    7. (7) 两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交通工具,使用的动力机器分别是什么?
    8. (8) 科技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但在当今世界,谁不重视科技,谁就会被淘汰。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 35.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二:电影《1492征服天堂》的插曲中唱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对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

    材料三:16﹣19世纪,长达几百年的黑人奴隶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非洲损失接近1亿多人口,这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经济社会的倒退。黑人奴隶贸易也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人奴隶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美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 (1) 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一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插曲词的“你”是指谁?他“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但却发现了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黑人奴隶贸易对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影响。
  • 36.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与文化】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民主与法制】

    材料二:

    【经济与科技】

    材料三:然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哪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2) 图一是英国为纪念《权利法案》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哪一政治体制?图二所示会议颁布了哪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图三所示文献反映了哪些进步的思想主张?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从材料中指出一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电使蜡烛黯然失色”,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哪一个时代?
    4.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综合上述材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哪些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