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0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北宋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这一举措有利于( )
    A . 遏制藩镇割据 B . 强化君主专制 C . 提高办事效率 D . 发展社会经济
  • 2. 小刚为了深入了解和全面评价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下列能为他的学习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
    A . 《史记》 B . 《汉书》 C . 《贞观政要》 D . 《三国演义》
  • 3.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589年,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割据分裂的局面,使国家重新统一的皇帝是(    )
    A . 汉武帝 B . 光武帝 C . 隋文帝 D . 隋炀帝
  • 4. (2018七下·江门开学考) 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
    A . 三公九卿制 B . 科举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内阁制
  • 5. 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 农业繁荣 B . 手工业兴旺 C . 海外贸易发达   D . 文化昌盛
  • 6. 古人诗赞“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汉朝 D . 宋朝
  • 7. 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 . 隋文帝 B . 唐太宗 C . 唐玄宗 D . 宋太祖
  • 8. 北宋与辽、西夏议和后,对议和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 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 . 加速了辽、西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C . 加强了民族融合 D . 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
  • 9. (2018九下·夏津开学考) “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盛况是在(    )
    A . 唐太宗时期 B . 武则天时期 C . 唐玄宗前期 D . 唐玄宗后期
  • 10.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    )

    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②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③设通判监督地方知州

    ④掌控地方赋税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1. 请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幅是(    )
    A . B . C . D .
  • 12. 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 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B .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 . 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 . 求取佛经教义
  • 13. 它是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鼎盛时曾一度统治了大半个中国。在与南宋、西夏并立期间,始终维持其霸主地位。它是(    )
    A . B . C . 西辽 D . 大理
  • 14. 北宋政权建立的方式是(    )
    A . 外戚夺权 B . 权臣代政 C . 武将兵变 D . 君主禅位
  • 15. (2017七下·仙游期中) 《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表明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    )

    A . 黄河流域 B . 淮河流域 C . 珠江流域 D . 长江流域
  • 16. (2020·平谷模拟)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
    A . B . C .      D .
  • 17.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大运河开通 B . 实现了统一 C . 统治者残暴 D . 繁荣而短暂
  • 18.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该故事发生在(    )
    A . 唐高祖时期 B . 武则天时期 C . 唐太宗时期 D . 唐玄宗时期
  • 19.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融合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鉴真东渡日本 ④孝文帝迁都洛阳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④③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②④③
  • 20. (2017七下·东台月考) 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

    A . 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 B . 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 C . 朱温建立后梁 D . 安史之乱的发生
  • 21.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 . 秦始皇 B . 李渊 C . 赵匡胤 D . 隋文帝
  • 22. (2020七下·复兴月考) 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
    A . 市舶使 B . 宣政院 C . 榷场 D . 十三行
  • 23. (2020七下·黄冈月考) 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
    A . 都出现了盛世                        B . 都创立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 . 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D . 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
  • 24. (2017·盐城) “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 ……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

    A . 隋炀帝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25. 唐朝的某个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和常年聚居的外国客商,并且这座城市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这座城市是(     )
    A . 洛阳 B . 长安 C . 咸阳 D . 建康
二、综合题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

    材料三 (如下图)

    材料四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 (1) 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2. (2) 材料二中“进士科”的创设有何标志性意义?上述材料所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伟大工程?
    3. (3) 材料三所示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伟大工程?
    4. (4) 材料三图中的A、B、C三处地名是:
    5. (5) 当时统治者开通这一工程的目的是什么?
    6. (6) 这一工程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7. (7) 从材料四这项工程的开凿情况,谈谈你的体会。
  • 27. 曲昌春的《唐史并不如烟》共五部,作者将隋末至唐朝中期的一段历史,以白话文的形式展现出来。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大唐开国》《贞观长歌》《武后当国》《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1. (1) “大唐开国”的背景是什么?
    2. (2) “贞观长歌”歌颂的是唐太宗的统治,唐太宗的下列名言分别反映了他的什么治国思想?

      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③“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④“食为人天,农为正本”

    3. (3)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是什么?
    4. (4) 纵观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对今天我们实现民富国强的“中国梦”有何借鉴?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引自《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四:“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统治局面?
    2. (2) 材料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4. (4) 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