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赣州南康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线上教学...

更新时间:2021-04-23 浏览次数:9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
    A . 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 B .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C . 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D . 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 2. (2019七下·襄阳期中)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大统一 ②都修筑了保存至今的大型工程

    ③存在时间都很短暂 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 (2016七下·红桥期中) 有四位同学对学过的隋唐史的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较为准确的是(  )

    A . 甲: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乙:中华民族大融合 C . 丙: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丁:中华帝国的衰弱
  • 4. (2016七下·重庆期中)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实行科举取士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2020七下·嘉峪关月考) 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内,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北方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分割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是(   )
    A . 安史之乱 B . 藩镇割据 C . 宦官专权 D . 唐末农民战争
  • 6. 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 使吐蕃与唐结盟 B . 为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C . 使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 D . 加强唐对吐蕃的管辖
  • 7. 下列有关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 玄奘西行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华民族的兴趣 B . 鉴真东渡将元朝的佛教、医学等传到日本 C .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 .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的经济交流
  • 8. 如果你生活在隋朝,要畅游大运河,你设计了一条从北往南的路线。下面路线中正确的是(    )
    A . 涿郡—洛阳—余杭 B . 涿郡—余杭—洛阳 C . 洛阳—余杭—涿郡 D . 余杭—洛阳—涿郡
  • 9. (2017·广东模拟)

    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昭君出塞 C . 文成公主进藏 D . 玄奘西游
  • 10. 现在流行的影视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不符,而遭到批评。下列电视剧情节符合史实的是(    )
    A . 秦朝统治者向陈胜、吴广投降,秦朝灭亡 B . 唐太宗在进行武举考试 C . 北宋毕昇开始用活字印刷术书籍 D . 曹操在阅读小说《三国演义》
  • 11. (2017七下·仁寿月考) 下列诗句中,能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是(  )
    A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二、判断题
  • 12.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三省六部制(    )
  • 13. 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
  • 14. 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蕃关系友好。历经了1200多年的唐会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文成公主(    )
三、综合题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材料二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的起点城市并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2. (2) 材料二中图片的人物是中外交流重要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简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1. (1) 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唐朝哪两个方面的进步?从图3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 17.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各个领域的建树熠熠生辉。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三  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

    ——部编教科书《中国历史》七下

    材料四  “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1. (1) 材料一中的“此河”指的是古代哪一重大工程?依据该材料,归纳出“隋亡”的原因?
    2. (2) 材料二描绘了唐朝历史上的哪一盛世局面?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出唐朝兴盛局面出现的原因任意一个?
    3. (3) 依据材料四,请写出一个“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并据此说出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4. (4) 材料二诗歌的作者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唐朝灭亡后,中国再度出现政权分立的局面,这一时期史称什么?
    5. (5) 综合上述隋唐历史的探究,对我们今天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