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

更新时间:2016-07-27 浏览次数:105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估计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装修师傅能事先比较准确的核算材料用量;妈妈能比较恰当的安排一家人的三餐.那么,下列对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八年级的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dm B . 一支签字笔的质量约为500g C .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0.2kg D .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0m/s
  • 2. 今日,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笼罩我国华北地区,多地PM2.5指数出现“爆表”.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2.5μm=2.5μm×10﹣6m B . 2.5μm=2.5×10﹣9m C . 2.5μm=2.5×10﹣4cm D . 2.5μm=2.5×10﹣5dm
  • 3. 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 B . C . D .
  • 4.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 . 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 .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 .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 5. 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5,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

    A . 3:10 B . 2:3 C . 8:15 D . 15:8
  • 6.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 .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 声音产生的原因 C .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 7. 关于声音的叙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发生反射 B .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C . 声音要靠媒介来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 . 所有的声音都是噪音
  • 8.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 向右侧移动平面镜 B . 沿ON向后转动板B C . 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 . 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
  • 9. (2020·龙海模拟)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 B . 指针在阳光下形成影子 C . 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D . 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
  • 10. (2016八·渭源月考) 放大镜、照相机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光学器件,若用u表示物距,f表示焦距,在正常使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放大镜,u<f,成放大的实像 B . 放大镜,u<f,成放大的虚像 C . 照相机,u>2f,成放大的实像 D . 照相机,u>2f,成缩小的虚像
  • 11.

    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海波熔化过程中,某同学描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根据图象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0至5min内海波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海波的熔点不断升高 B . 5min至10min内海波的温度不变,海波也没有吸热 C . 5min至10min内海波的温度不变,但海波在这段时间内仍然吸热 D . 10min以后海波已全部变成气态,温度进一步升高
  • 12. 下面是小莉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 .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 . 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 . 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 . 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 13. (2017·赤壁模拟) 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过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

    A . 重力 B . 质量 C . 体积 D . 密度
  • 14.

    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l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水从0℃上升到4℃的过程中,其密度逐渐增大 B . 在0℃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C . 当0℃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 D . 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
  • 15. (2016九上·寮步期中) 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之间的关系是(   )

    A . ρB>ρ>ρA B . ρB>ρA>ρ C . ρA>ρ>ρB D . ρ>ρA>ρB
二、多选题
  • 16. 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 . 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 . 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D . 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 17.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 熔化 B . 凝固 C . 汽化 D . 凝华
  • 18.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字面相近的名词比较多,准确区分这些名词是学习物理的基础,下面对加点字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铁锤和铁钉是同种物质组成的 B . 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距 C .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的刻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紧贴放置属于错误 D .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三、填空题
  • 19.

    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读数时,视线要与被测物的边缘 ,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 20. (2017八上·织金期末) 如图所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运动到相距30m的位置时,开始发送和接收信号,自动控制对接,直到相互接触时耗时150s.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十号”是的,且速度为m/s.

  • 21. (2017·福州模拟) 如图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

  • 22.

    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 状态(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气态),熔化过程共用时   min,EF段该物质温度保持不变,需要  热量(选填“吸收、放出”),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非晶体”).

  • 23. 小明站在竖直挂着的平面镜的正前方,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小明的速度为   m/s.在这一过程中,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 24.

    如图所示,小聪和小明同时看到了掉在地上的书,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发生这种反射时,反射角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入射角,请说出一个生活中和本题相同的一个反射现象 

  • 25.

    童话世界里也有很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 (选填“平”或“凸”)一些.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面”或“后面”),因此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

  • 26.

    冬季是感冒流行的季节,图中是某同学测量体温时所用的体温计,则它的工作原理是: ,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示数是 

  • 27. 一个装满调和油的瓶子标有“4kg/5dm3”的字样,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约为  kg/m3 , 油被用掉一半之后,剩余油的密度为  g/m3

  • 28.

    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 29.

    请作出如图所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

  • 30. 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小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铅笔、玻璃杯和一些水完成了以下实验的探究,请你帮他把表格整理好.

    器材

    实验过程

    现象

    说明的物理知识

    铅笔、玻璃杯、水

    用铅笔敲击装有水的玻璃杯壁

    听到敲击声,并看到水面出现波纹

     

    铅笔、玻璃杯、水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

  • 31.

    小明同学在家发现妈妈洗完衣服后总是将衣服充分展开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处晾晒,结合物理课上学过的知识,提出了“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并作出如下猜想:①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②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③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请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另提出一个不同的猜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

    (1)小明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2)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猜想   (填写序号即可);

    (3)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4)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的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 32.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 (1)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 (2) 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如同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投影仪放大镜、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 33.

    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 (1) 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  g.

    2. (2) 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 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3. (3) 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画出了m与V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通过查下表对照知该液体可能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

      物质

      硫酸

      煤油

      酒精

      密度(kg•m3

      1.8×103

      1.0×103

      0.8×103

      0.8×103

  • 34.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早在明朝1373年前后我国渔民就已发现了钓鱼岛.钓鱼岛位于我国台湾基隆港偏北186km(100海里)、浙江温州港东南356km(192海里)处.目前,我国比较先进的海监船的航行速度为32km/h,而新一代隐形战机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2000km/h.则:(计算结果保留3位小数)

    (1)如果海监船从浙江温州港出发,到达钓鱼岛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如果新一代隐形战机服役后,从浙江温州港出发到达钓鱼岛的时间,与现有的海监船相比将缩短时间多少小时?

  • 35. (2020八下·江都月考) 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  cm3 , 液体的密度是  kg/m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