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二)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14 浏览次数:14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字词书写
  • 1. 四月繁花似锦,丹姝同学准备先到“牡丹甲天下”的十三朝古都洛阳旅行。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她写下了下面一段文字。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她修改。

    洛阳,见证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成长发展。远古时代,先民就已在这里生息         (fán yǎn);新石器时代,这里的部族聚落已星罗旗布:河图洛书在这里出现;丝路古道与隋唐大运河在这里交汇。上下五千年,多少血泪汗水,多少兴衰成败,都清清楚楚地写在这片饱经 (cānɡsānɡ)的土地上。

    1. (1) 书写时,丹姝同学用拼音代替了几个词语,请你帮她写出相应词语。

      (fán yǎn)  ②(cānɡsānɡ)

    2. (2) 丹姝同学不小心写了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帮她改正。

      应改为 ②应改为

二、情景默写
  • 2. 在龙门石窟游玩时,丹姝同学积累了很多关于洛阳的古诗词,她将其中三首分享到朋友圈,引发了朋友们的热烈讨论,下面是朋友们回复的几条赏读,请你参与。

    古风(节选)

    李白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代悲白头翁(节选)

    刘希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茂则同学∶李白《古风》(节选)中,“流血涂野草”描绘出安史之乱后东都洛阳的悲惨景象;而杜甫《春望》中,“”一句描绘出安史之乱后西都长安的荒芜。

    心禾同学∶李白《古风》(节选)“豺狼尽冠缨”中的“材狼”代指安史叛军。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也使用了这种写法。

    怀吉同学∶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首句写景、次句叙事,以景传情,和杜牧的《泊秦淮》中的“”运用了相同的表达方式。

    嬛儿同学∶古诗词常常于不经意间透露出某种哲理。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节选)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阐释了时光流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哲理;晏殊《浣溪沙》中的千古名句“”亦有此意;苏轼《水调歌头》中,“”更是抒发了人无法左右自然的感慨。

三、语言表达
  • 3. 离开洛阳,丹姝同学来到开封,开封作为八朝古都,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爱好音乐的丹姝同学对“汴城八景“之一的“吹台秋雨“心驰神往。于是地来到禹王台公园,写下了一篇游记。其中有两处内容模糊不清,请你将它们补写出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入口处是一座木质牌坊,题有“古吹台“三个大字。牌坊前的“师旷抚琴”雕塑引人注目,那么,?他是春秋时的著名乐师,他双目失明却博学多才,善于弹琴,精于辨音。据传,人们把这座高台命名为“古吹台”正是因为师旷曾在此地的高台上抚琴吹奏。

    如今在古吹台中,师旷的抚琴吹奏之地已无处可觅,人们也渐渐习惯用禹王台称呼古吹台,,据说是因为明嘉靖年间,人们他受黄河水患的困扰,怀念古代治理洪水有功的禹王,希望禹王的神灵能够保佑开封免受水灾,便在吹台之上修建了禹王庙。

  • 4. 丹姝同学将开封博物馆作为游览开封的最后一站,镇馆之宝“大晟编钟”(如图1)吸引了她的眼球,她全然忘记聆听导游对开封博物馆标识(如图2)的构图要素的介绍,请你再向她介绍一遍,(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体)

四、名著阅读
  • 5. 最令丹姝同学心潮澎湃的地方是开封的万岁山·大宋武侠城。在这里,丹姝同学提出了一些问题,请你任选一个问题,帮她解决。
    1. (1) 武侠路的十字坡、水浒街的狮子楼正上演着一出出武侠实景剧。不曾读过《水浒传》的丹姝同学看得云里雾里,向你请教。请结合你对《水浒传》的阅读,按照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向丹姝同学讲述武松在这些地方发生的故事。
    2. (2) 城寨沙场正在上演《三打祝家庄》,丹姝同学突然脑洞大开。如果可以穿梭时空,鲁滨逊、小茨冈遇到被羁押在祝家庄的时迁,他们会去救时迁吗?请你任选一个人物,结合你对《鲁滨逊漂流记》《童年》的阅读,说说你的看法。
五、综合性学习
  • 6. 恰逢清明,丹姝同学看到了下面一则新闻,请你根据新闻内容帮地完成后面的问题。

    古今同此时,开封正清明。4月3日9时,随着《挥去春寒尽清明--2020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特别节目》在网上的推出,2020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系列活动在“云”端正式展开。

    招商活动是清明文化节的重头戏,2020年清明文化节期间的招商活动将采取“线上+线下”签约的形式进行。这些项目的签约将通过网络进行呈现。

    开封市将以清明文化节为契机,加推介和文旅宣传力度,复苏开封旅游经济。开封以全市18家A级景区的名义,面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发起全年免门票参观的活动;制定发有企业复苏发展的17条扶持措施,促进文旅企业恢复性发展,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慎终追远,缅怀先人是清明节传承不绝的重要文化内涵。通过网络平台祭奠追思革命先烈,祭奠追思焦裕禄等时代榜样,祭奠追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牺牲的医务人员和一线防疫工作者,是本届清明文化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1. (1) 请你帮丹姝同学为上面的新闻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
    2. (2) 看完新闻后,丹姝同学没能梳理清2020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在“云“端开展了哪些活动,请你帮她概括。
六、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马车

    ①冬日返乡,赶上下雪,通往老家的镇级公路被往来的车辆轧出一道道沟辙,很难行走。载满行人的长途大客车将我卸在离老家三里远的路口,之后绕路而去。这样的鬼天气,找个代步车都是件难事。好在距家的路并不远,我又体力尚好,便带着一种乡下游的心态缓步前行。

    ②刚行了不到百米,忽见一辆马车蹒跚而来,近前一看,车把式居然是我的老父亲!“爸,怎么是您?”我笑着问了一句,忙将手中之物扔上马车。“你妈说你上午回来,我就赶着马车来接了。路不好走,来晚了,快上车吧!”父亲说话的同时,忙将马车右座的靠垫抚平抻直,并要我坐上去,他自己则打着锻炼身体的幌子与老马并行。我了解父亲的秉性,他定是心疼自己的老马,怕它因负重过多而伤了腿脚。

    ③(A)我端坐在安适的马车上,感觉远胜过坐在城市里的吉普上。忽然,一个疑问脱口而出∶“爸,这匹马是您的宠物,娇气得很,记得家里连收秋都舍不得用它!今儿个是怎么啦?”

    ④“这匹马跟了我十年,腿脚老得出奇,牙齿也嚼不烂谷物了,它也和人一样,需要适当活动,否则就真成'老废物'啦!”父亲耳背,说话的声音虽高,却字字含带温情。③说到这里,父亲忽然话锋一转∶“今天是我闺女回家的日子,这老马再娇气,也得陪我一起接闺女!”话音刚落,那匹老马像听懂人语一般,配合着打了一声响鼻,然后在父亲的陪伴下,继续蹒跚前行。

    ⑥望着父亲略微佝偻的脊背和随他缓步前行的老马,我的眼角潮湿一片。父亲一生珍爱牲口,记得我八岁大时,家里用全部存款从隔壁的老王家换回一匹跛腿的老马,父亲却对它爱如珍宝,锄草、拌料、饮水等从不让别人插手。和跛马比起来,父亲对我的爱自然更多一些,田间除草、地头运肥、拉柴磨面……只要外出,他都要将我抱到马车上同行。遇到我身体不适、懒于上学时,父亲便会套上他心爱的马车,载着我乐颠颠地上下学,让我在全村孩子面前挣足了面子。

    ⑦父亲性子怯弱,一辈子极少远行,他年生最引以为豪的一次远行经历,就是赶着马车送我进城读大学。我考上师范大学的那年暑期,进城的大客车尚未开通,父亲当即做出赶着马车送我进城上大学的决定,开学当日,父亲穿戴一新,还给家里那匹老掉牙的枣红马披上一条红绸带,然后在一串鞭炮的鸣响中踏上了进城的路。(B)一路上,父亲显得格外高兴,反复哼唱《沙家杀》里的几句唱词,跑了调的粗声大嗓惹得我一个劲儿地捂嘴笑。那时的父亲,腰杆挺直,鬓发浓密,是一面为我遮风档雨的墙!

    ⑧后续的日子,家里又换过几匹马,都因用着不顺手被父亲忍痛卖掉。如今的这匹老马,是一户乡邻搬家时留下的,因它秉性温和又颇通人性,便被父亲留用至今。近两年,这匹马明显见老。父亲既舍不得用它耕作,更舍不得卖掉,便把它当作年老后的一个伴儿,陪自己茶余饭后溜溜弯。

    ⑨“到家喽!老太婆快出来接闺女啊!”刚进村口,年过七旬的老父亲便粗声大嗓地喊了起来。那声势,俨然是在给全村的人报信!我麻利地跳下车座,高兴地与出门迎接的母亲相拥入屋。再看身旁的父亲,早地卸掉车辕后拐进马棚,与他心爱的老伙计“温存”去了。那怜惜的模样,令我忍俊不禁。

    ⑩入夜,我在父亲的鼾声中辗转不眠。仔细想来,父亲不正是一匹忘记岁月的老马吗?在清浅的光阴中,他用自己一生的慢时光,许我温暖,赠我吉样,陪我一路走向安稳。

    (作者∶孟祥菊.有删减)

    1. (1) 请阅读文章,根据给出的提示,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 (2) 批注,是精读文章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语言、心理、情感等角度给文章加上评语,请自选角度,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做批注。

      (A)我端坐在安适的马车上,感觉远胜过坐在城市里的吉普上。

      (B)一路上,父亲显得格外高兴,反复哼唱《沙家浜》里的几句唱词,跑了调的粗声大嗓惹得我一个劲儿地捂嘴笑。

    3. (3) 请结合全文,说说本文以“父亲的马车”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4. (4) 本文将“衬托”的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请结合文章内容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
  • 8. (2020·郑州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温度计

    测量原理

    适用

    范围

    优点

    缺点

    水银

    温度计

    水银的热胀冷缩

    腋下、口腔等

    价格便宜,体积小巧,操作简单、示值准确,水银稳定性高

    易碎,水银有毒,存在安全隐患,测量慢、读数困难

    电子

    温度计

    利用温度传感器输出电信号,再转换成能被内部集成电路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显示器显示数值

    腋下、口腔等

    读数方便,测量快,能记忆并有蜂鸣提示,无毒

    示值准确度易受电子元件和电池供电状况等因素影响,不稳定

    红外

    测温枪

         

         

         

         

        材料二

        英国物理学家赫歇尔在1800年研究光谱中各种色光的热效应时发现了红外线,之后人们花了许多时间了解探索热辐射的基本规律。任何物体,无论是火炉还是冰块,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约-273℃),就会不停地向外发出红外辐射能量,也就是“热红外线”,且物体的温度越高,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越强。

        人体这个“生命火炉”无时无刻不在发出波长10微米左右的红外辐射。红外测温枪则利用光学系统,把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聚焦到红外探测器上,红外探测器将采集到的红外辐射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数据处理及校正,最终准确推算出被测人体温度,并以数字方式显示输出。红外测温枪与传统的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不同,它不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测温,所以无须与身体部位接触,不仅迅捷,而且能避免交叉感染。

        材料三

        关于“红外测温枪是否靠谱”的讨论一直不断。红外测温枪其实是靠谱的。但是,脱离了使用方法和测试环境去谈靠不靠谱,本身就是件不靠谱的事。

        就负责测量体温的人来说:

        第一,红外测温枪与额头不能距离太远。距离太远会使测温枪的红外探测器能够收集到的红外辐射能量变小,从而影响测量的结果。最理想的距离是距额头大概5厘米至8厘米。

        第二,红外测温枪应尽可能与额头保持垂直,这样可以确保收集的红外辐射能量是从目标测量区域散发出来的。

        第三,测量手腕可能比测量额头准确。因为温度越低,红外辐射能量就越弱。额头若暴露在室外寒冷的环境下,如走在寒风里,会造成体表热量损失,可能导致读数偏低,而全程都被衣服覆盖的手腕损失热量少,相信是会比测量额头要准确。

        第四,不要让红外测温枪处在温度相差20度或更高的环境下,否则测出来的数据将会不准确。

        此外,作为被测者的我们,可在测量前的半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或过热、过冷的东西,以使测量的结果尽量准确。

        操作和应用环境会导致红外测温枪的读数出现偏差。在这一点儿上,它不如传统的水银温度计或电子温度计。

        材料四

        红外测温枪,也叫额温枪,使用时一般要对准前额。额头有颞动脉分布,而且恰好此处皮肤很薄,面积不小,又暴露在外,所以该部位是人体内部温度的最佳非接触式观测点。除此之外,手腕、脖子等血管隐藏不深的部位也能作为体温捕捉点。

    1. (1) 从以上材料看,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任何物体,无论是火炉还是冰块,都会不停地向外发出红外辐射能量。 B . 红外测温枪与传统的水银温度计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测量方便、数据更准确。 C . 使用红外测温枪测温时,被测者的受测部位、饮食、运动状态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D . 红外测温枪一般对准前额测温,这是因为额头皮肤薄、有动脉血管分布,又暴露在外面。
    2. (2) 根据以上材料,将材料一中的表格补充完整。
    3. (3) 材料二、材料三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意列举两种,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七、对比阅读
  • 9.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更  是日定矣/求之地中,不颠乎 B . 一  上下白/而或长烟 C . 强  余饮三大白而别/然后能自 D . 及  下船/徐公何能君也
    2. (2) 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 (3) 语段中写在湖心亭饮酒的金陵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一)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二)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 , 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混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决肌肤,清入肺腑。

      (节选自沈周《记雪月之观》,有删改)

      (注)①崖限∶像门户一样的山崖。②碰∶石级。③徂徕(cúlái)∶山名,在泰安城东南四十里。④虚澄∶空虚清澈。⑤囿∶局限、围绕。⑥汞∶水银。⑦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

    4. (4) 同为游记小品文,语段(一)和《湖心亭看雪》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5) 语段(一)(二)和《湖心亭看雪》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请结合语段内容分别分析其作用。
八、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1. (1) 画线句一问一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 (2) 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一句所呈现的景象。
九、作文
  • 11.  

    2020年的春天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回忆。我们在这个非常时期经历非常之事,体验非常之情,抒发非常之想,凝聚非常之思……

    学校复学后,九(1)班举办以“非常时期的记忆”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以“非常时期的非常..........”为题,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行文符合文体特征。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②人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

    ③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第①则材料中的“任”这一关键词,结合另外两则或一则材料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