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遂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教学水平...

更新时间:2021-03-19 浏览次数:19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静电场场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电场强度定义式 可知,某电场的场强E与q成反比,与F成正比 B . 电场根本不存在,电场强度也根本不存在,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假想出来的 C . 由电场强度 可知,当r趋近于0时,电场强度趋近于无穷大 D . 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与放入该点的检验电荷正负无关,由原电场决定
  • 2. 下列关于磁感线、磁通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磁感线和电场线一样,有起点有终点 B . 磁通量有正负所以磁通量是矢量 C . 在匀强磁场中,穿过某平面的磁通量等于磁感应强度与该面面积的乘积 D . 地磁场穿过地球赤道所在平面的磁通量为零
  • 3. 如图,四个质量均为m、带电荷量均为+q的微粒a、b、c、d距离地面的高度相同,以相同的水平速度被抛出,除了a微粒没有经过电场外,其他三个微粒均经过电场强度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mg>qE),这四个微粒从被抛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分别是ta、tb、tc、td , 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 tb<ta=td<tc B . tb=tc<ta=td C . ta=td<tb<tc D . tb<ta<tc<td
  • 4. (2017高二上·株洲期末)

    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 . 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 . 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 C . 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 D . 两个粒子的动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
  • 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 的滑动片Р向上移动时,关于电灯L的亮度及电容器C所带电量Q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 L变暗,Q增大 B . L变暗,Q减小 C . L变亮,Q增大 D . L变亮,Q减小
  • 6. 如图,一轻质弹簧固定在墙上,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以速度v0从右侧沿光滑水平面向左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设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范围内,那么,在整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弹簧对木块冲量I的大小和弹簧对木块做的功W分别是(   )

    A . I=0,W= B . I= ,W= C . I=2 ,W=0 D . I=0,W=
  • 7. 如图所示,两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粒子M、N,质量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点以相同速率射出,虚线为匀强电场中的等势线。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c点电势高于b点。若不计重力,则(   )

    A . M带正电荷,N带负电荷 B . N在a点的速度大小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C . N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D . M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不等于零
  • 8.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两个带等量异种点电荷的小球M、N,在其中垂线上有一光滑绝缘的杆(在虚线处),现将套在绝缘杆上一个带负电的环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以下关于环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环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B . 环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小于g C . 图中c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a点的电场强度 D . 图中c点的电势一定高于a点的电势
二、多选题
  • 9.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AB通过二极管与电源相连接,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容器只能充电不能放电。有一带电液滴P在电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把A极板上移一些,液滴p仍然保持静止状态 B . 把A极板下移一些,液滴p仍然保持静止状态 C . 如果B极板接地,把A极板上移一些,液滴p的电势能增大 D . 如果B极板接地,把B极板下移一些,液滴p的电势能减小
  • 10. 如图,在研究磁偏转实验中,一实验小组把电子以不同速度从q点沿着半径qo射入圆形区域磁场,电子第一次以速度 入射,以速度方向偏转60°角射出;电子第二次以速度 入射,电子以速度方向偏转90°角射出。则电子第一次和第二次在磁场中运动的(   )

    A . 半径之比为 ∶1 B . 速度之比为1∶ C . 时间之比为3∶2 D . 时间之比为2∶3
  • 11. 如图,回旋加速器的核心部分是分别与高频交流电极相连接的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间的狭缝中形成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使粒子在通过狭缝时都能得到加速,两D形金属盒处于垂直于盒底的匀强磁场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增大匀强电场间的加速电压,可以增大带电粒子射出时的速度 B . 增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可以增大带电粒子射出时的速度 C . 增大匀强电场间的加速电压,可以减小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 D . 只要加速电压和D形金属盒大小不变,带电粒子射出的动能就相同
  • 12. 如图所示,某空间内有高度为d、宽度足够宽、方同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当在该空间内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后,一带负电液滴以初速度 从P点竖直射入电场中,到达的最大高度恰好为d,且这时速度也为 ,最后落到水平面Q点,(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带电液滴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大于重力 B . 带电液滴到达最高点时机械能是入射时机械能的2倍。(P点所在的平面为零势能面) C . 带电液滴落到Q点时的速度为3 D . 带电液滴落到Q点时的动能为入射时动能的5倍
三、实验题
  • 13. 如图,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示,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1.50m。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4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1. (1) 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mm。
    2. (2) 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电阻丝外,还有如下供选择的实验器材:

      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4.5 V,内阻很小;

      B.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约12Ω;

      C.电流表A2:量程0~3.0 A,内阻约25Ω;

      D.电压表V:量程0~3.0 V,内阻约3 k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Ω;

      G.开关、导线等。

      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请选填器材前面的序号)

    3. (3) 要求电流表的示数从“0”开始,根据所选的器材,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 14. 某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室除提供开关S和导线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A.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RV=10K

    B.电流表G(量程0~10mA,内阻RG=100

    C.电流表A(量程0~3A,内阻约为0.5

    D.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 ,额定电流2A)

    E.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1000Ω,额定电流1A)

    F.定值电阻:R3=1.0Ω

    1. (1) 该同学依据器材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原理图,他没有选用电流表A的原因是


    2. (2) 该同学将电流表G与定值电阻R3并联,相当于是进行了电表的改装,则他改装后的电流表对应的量程是A(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为了能准确地进行测量,同时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填写器材的前面的序号);
    4. (4) 该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原理测得数据,以电流表G读数为横坐标,以电压表V读数为纵坐标绘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电源的内阻r=(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5. 如图甲,两平行金属板MN、PQ的板长相等,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场, 电场强度大小为E,t=0s时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 )沿板间中线垂直电场方向以 速度射入电场,经过时间T恰好从MN极板边缘N处水平射出。求:

    1. (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平行板的长度。
    2. (2)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 16. (2018高二上·浙江期中) 如图所示,电容器两极板相距为d,两板间电压为U,极板间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1 , 一束电荷量相同的带正电的粒子从图示方向射入电容器,沿直线穿过电容器后进入另一磁感应强度为B2的匀强磁场,结果分别打在a、b两点,两点间距离为ΔR。设粒子所带电量为q,且不计粒子所受重力,求:

    1. (1) 两粒子射入电容器的速度大小。
    2. (2) 打在a、b两点的粒子的质量之差Δm。
  • 17. 如图所示,MN左侧的水平面光滑绝缘,右侧的水平面粗糙绝缘,摩擦因数为μ=0.2,竖直平面MN与纸面垂直,MN右侧有足够大的空间存在着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和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1T,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0.5N/C,一质量为m=0.1Kg的物体A静止在MN左侧的水平面上,已知该物体带负电,电荷量的大小为为q=1C。一质量也为m=0.1kg的不带电的物体B以速度 =2m/s冲向物体A并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A、B粘连在一起,碰撞前后物体A的电荷量保持不变,AB一起进入电场速度增加到最大值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W=17.6J。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取g=10m/s2。求:

    1. (1) B和A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 (2) 物体AB在电场中速度增加到最大值的位移;
    3. (3) 物体AB在电场中速度增加到最大值时,撤去磁场并使电场方向变为水平向右,求物体AB离开电场时的动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