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1-03-18 浏览次数:1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墨导电 B . 分离空气 C . 面粉爆炸 D . 干冰升华
  • 2. (2016九下·德州开学考) 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   )

    A . 元素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单质
  • 3. (2017·苏州模拟)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
    A . 2O B . O2 C . 2O2 D . O2-
  • 4. 甲醛(CH2O)是室内装潢可能产生的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醛属于氧化物 B . 甲醛是由碳原子和水分构成的 C . 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D . 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
  • 5. 下列关于如图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实验中使用的是低压直流电源 B . 甲、乙两个实验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C . 甲实验中a、b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D . 自来水经过乙处理后得到纯净的饮用水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发生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 . 细木条比木棍容易被点燃是因二者的着火点不同 C .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 .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可能燃烧
  •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加热液体 C . 点燃酒精灯 D . 取用固体粉末
  • 8. (2019九上·珠海月考) 如图中“ ”和“ ”分别表示氧原子和碳原子,能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 B . C . D .
  • 9. 鉴别下列物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调剂或方法

    A

    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

    加肥皂水

    B

    氮气和二氧化碳

    伸入燃着的木条

    C

    氢气和一氧化碳

    点燃后观察火焰颜色

    D

    铁锈和铁粉

    用磁铁吸引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下列做法中对改善环境不利的是(   )
    A . 植树造林 B . 垃圾分类 C . 燃放爆竹 D . 公交出行
  • 11. 下列关于生铁和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都不易被腐蚀 B . 二者含碳量有所不同 C . 都是铁的单质 D . 都是铁和碳的化合物
  • 12. 在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分别表示水在不同时刻存在状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 .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 . ①→②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D . ③状态的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 13.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容器中各物质分离并测得其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g

    a

    b

    c

    d

    反应前

    6.4

    3.2

    4.0

    2.8

    反应后

    5.2

    X

    7.2

    2.8

    A . X=1.2 B . d是催化剂 C . a一定是单质 D . b.c是生成物
二、实验题
  • 14. 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来制取某些气体,是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现提供部分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 (1) 仪器标号①的名称
    2. (2) 可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从操作简易的角度来讲,B装置也可用于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制取。

      ①制取氧气的药品为,化学方程式为

      ②制取CO2的药品是证明二氧化碳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

      ③如图为等质量的铁、镁、锌三种金属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的三种金属化学式依次为。根据图像选择其中可用于制取氢气的金属并说明原因:

  • 15. 实验证明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下图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在对装置密闭性改进后,借助数字技术、依据红磷在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绘制的曲线。

    1. (1) 干燥空气中各组分的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1%。
    2. (2) 当氧气浓度为时红磷熄灭,集气瓶中氧气的最后浓度为。从微粒性质的角度解释红磷熄灭后氧气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3. (3) 观察图像分析,你认“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所得数据小于五分之一的根本原因在于
    4. (4) 通过该实验,你对燃烧的一点新认识是
三、填空题
  • 16. 如图为碳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关系网,写出代号反应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其缺点是;⑤;⑥

  • 17.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也是由微粒构成的。要学会从宏观、微观角度看问题。
    1. (1)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至此元素周期表已经迎来了151个生日。科学探测到月球表面有多种金属,其中铝、钛、铁元素在周期表中信息如图。

      ①铝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钛原子核内含质子数为

      ③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兴趣小组在“探究微粒性质”时设计实验如图。在烧杯A中盛有10mL的浓氨水。在B、C中分别盛有20mL的蒸馏水,并向其中分别滴加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得到无色溶液。再用大烧杯将A、B两个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察。

      (资料)遇到酸、碱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其实有很多,其中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是我们常用的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变红,遇到碱性溶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性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性液溶液则变红色。

      ①观察到的现象是。请用微粒的观点阐述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②通过该实验现象说明氨水具有的性质是

      ③有同学认为实验中C烧杯形同虚设,你的看法是

    3. (3) 学会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起联系,是化学科硏究问题的特有思维方式。

      ①填写AB

      ②写出一个由B微粒构成的物质化学式

      ③写出C处正确的一种物质的名称

四、科学探究题
  • 18.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在日常玍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
    1. (1) 写出你所知道的任意物质发生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描述其主要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

    2. (2) 物质燃烧需要一定条件,某小组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所做三组对比实验如下。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木条很容易被点燃,而玻璃棒没有被点燃。

      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小木条很快被点燃,小煤块段时间后才被烧到红热状态。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物质燃烧需要上述三个实验结论。

    3. (3) 熄灭蜡烛有很多种方法,下面所示三种方法的相同之处是

五、综合应用题
  • 19. 铁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并且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

    1. (1) 在工业上高炉炼铁时,炉内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①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

      ②取少量高炉炼出的生铁放入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反应停止后,烧杯底部出现黑色的不溶物是

      ③焦炭和CO都能在高温条件下与铁矿石中氧化铁反应生成金属铁,请你规范书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具体找出两个反应的不同点是

    2. (2) 在实验室里,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探究。

      ④装置A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⑤装置C的作用是

      ⑥用CO做还原剂的优点是

      ⑦实验前、后测得A处质量如表所示:参加反应的氧化铁质量为

      玻璃管+內盛固体

      反应前质量58g

      反应后质量55.6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