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三中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16-07-27 浏览次数:6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5九上·西山期末)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 . 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 C . 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 . 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 2. (2015九上·西山期末) 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 . 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 .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 D . 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 3. (2015九上·西山期末)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 .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约为39℃ B . 期末考试正在进行,现在考场的气温约为40℃ C . 手机正常通话时的电流约为5A D .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 4. 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  )

    A .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 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 .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 .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5. (2017·赤壁模拟) 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过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

    A . 重力 B . 质量 C . 体积 D . 密度
  • 6. (2017八上·罗山期末)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3:1,体积之比是1:3,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

    A . 1:1 B . 1:3 C . 9:1 D . 1:9
  • 7. (2016八·潍坊月考)

    小丽用照相机对某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如图甲所示,若相机的焦距不变,要使底片的像如图乙所示,则(  )

    A . 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同时增大像距 B . 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同时减小像距 C . 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同时减小像距 D . 照相机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同时增大像距
  • 8. (2017八上·福建期中)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A . B . 90° C . 45° D . 180°
  • 9. (2017八上·罗田期中) 人在水中看岸上的东西要变得高大,图中描述这一现象的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0. 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 . 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B . 立竿见影﹣﹣﹣﹣﹣光的折射 C . 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D . 井底之蛙﹣﹣﹣﹣﹣光的色散
  • 11. 在20℃的教室里,将温度计从装人酒精的瓶中取出,则温度计的示数(  )

    A . 立即上升 B . 先下降后上升 C . 先上升后下降 D . 以上都不对
  • 12. (2017八上·江苏期中) 李婷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D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 13. (2019八上·宝坻月考)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

    A . 频率高  B . 音色差 C . 音调高  D . 响度大
  • 14. 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面鼓轻敲和重击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  )

    A . 音调不同 B . 频率不同 C . 音色不同 D . 响度不同
  • 15. 如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6. (2017八上·莆田期中) 坐在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们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船舱 B . 河水 C . 河岸上的树 D . 迎面驶来的船
  • 17. (2017八上·柳城期中) 小华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8. (2016八·宿豫月考)

    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4=∠5),其中 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 ,空气在 (选填“AE的上方”、“AE的下方”、“CG的左方”或“CG的右方”).

  • 19. (2016八·宿豫月考)

    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 . 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 . 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 . 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 20. (2016八·宿豫月考)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B .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C .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D .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二、填空题
  • 21. (2019九上·铜仁月考) 王梅发现她家新买的白炽灯用过一段时间后,在相同电压下发光时要暗一些,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是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升高,灯丝发生了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灯丝变细,导致灯丝电阻变 ,消耗的实际功率变 的缘故.

  • 22. 有一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气温较低而使空气中水蒸气发生 现象而形成的;雪后寒是由于雪在熔化时需要 热量,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三、作图题
四、解答题
  • 27.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电冰箱

    有些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吸热,就像搬运工把包裹扛上了肩;液化时它放热,就像搬运工把包裹卸了下来.

    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次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在距地面20~50km 的高空有一层叫做臭氧的物质,它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对生命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由于电冰箱总有一天会损坏,其中的氟利昂最终将散到大气中,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1987 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已经研制出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 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正在全面落实议定书中的条款.

    ××××型电冰箱主要技术参数

    气候类型

    5T

    总有效容积(L)

    305

    冷冻食品储藏室总有效容积(L)

    70

    总输入功率(W)

    170

    除霜功率(W)

    140

    冷冻能力(kg/24h)

    10

    耗电量(kW•h/24h)

    1.6

    防触电保护类型

    1

    电源(AC)

    220V/52HZ

    制冷剂

    R134a,140g

    冷冻室星级

    ****

    外型尺寸(mm)

    599×702×1653

    外包装尺寸(mm)

    654×799×1768

    重量(kg)

    75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试简要说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2)上述电冰箱会破坏臭氧层吗?

    (3)小明发现自己家新买的电冰箱背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有质量问题,你认为他的怀疑有道理吗?为什么?

  • 28.

    洋洋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物体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

    (2)天平调节平衡后,洋洋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洋洋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 , .

    (3)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测出物块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物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该物块的质量是 g,密度 g/cm.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