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

更新时间:2016-07-27 浏览次数:1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隔着玻璃砖看木棒 B . 通过平面镜看自己 C . 小孔成像 D . 冰透镜向日取火
  • 2. (2016八·仙游月考)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频率
  • 3. 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  )

    A . 0m B . 0.5m C . 0.8m D . 1m
  • 4. (2021八下·息烽期中) 下列几种估测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你的食指指甲的宽大约为3cm B . 你的正常体温约为38℃ C . 一个新生儿的质量约为3kg D . 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0.5m/s
  • 5. 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 6. (2017八上·广东月考)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21八下·息烽期中) 如图所示,能正确的描述冰的凝固过程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 8.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 . 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 C . 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D . 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 9. 下列社会生活中的现象:(1)暖气片都安在窗子以下(2)冬天自来水管有时会冻裂(3)我国最新研制“玉兔”号月球车要选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4)谚语“下雪不冷化雪冷”.其中,不能用物质的密度知识解释的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 10. (2017·亭湖模拟)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 .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C . 深秋淸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 . 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 11. )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 .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

    A . 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 B . 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 C . 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 D . 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
  • 12. (2018八上·越秀期末)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 . 照相机 B . 幻灯机 C . 放大镜 D . 潜望镜
  • 13. (2016八·连云港月考)

    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光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 .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 .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 .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的光的色散现象
  • 14. 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 19.

    如图有两条光线射向凸透镜,请画出折射光线(F为焦点,O为光心).

  • 20.

    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标出像点S,和点光源S的位置,并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 21.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红同学提出如下问题,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如表:

    时间/min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98

    (1)以上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min的记录.

    (2)分析数据可知,水沸腾的温度是 ℃.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 .

    (3)在做实验时,该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的操作,但是从开始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 2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所示,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 ;

    (2)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示位置移至光具座的14cm刻度处时,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完成实验后,继续模拟远视镜的缺陷,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 23.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烧杯及杯内液体的总质量为 g.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

    (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及杯内的液体的总质量为 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此种液体的密度为kg/m3

四、计算题
五、解答题
  • 25.

    在麻江县至贵阳的高速公路上,轿车司机上午8时正,在高速公路甲地看见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

    (1)轿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需要用多少时间到达贵阳?几时几分到达贵阳?

  • 26.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节水型洁具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所谓节水型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L以内的洁具.某家庭新安装了一套耗水量为5L的节水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次耗水量为9L.问:

    (1)1000kg的水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多少次?(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2)该家庭每月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设平均每天使用10次,每月以30天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