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二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17-11-20 浏览次数:26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以下几种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以存在的是(   )
    A . 速度向东正在减少,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B . 速度向东正在减少,加速度向东正在增大 C . 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D . 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减少
  • 2. 如图所示,斜拉桥的塔柱两侧有许多钢索,它们的一端都系在塔柱上.对于每一对钢索,它们的上端可以看成系在一起,即两根钢索对塔柱的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点.它们合起来对塔柱的作用效果应该让塔柱好像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一样如图(2)所示.这样,塔柱便能稳固地伫立在桥墩上,不会因钢索的牵拉而发生倾斜,甚至倒下.如果斜拉桥塔柱两侧的钢索不能呈对称分布如图(3)所示,要保持塔柱所受的合力竖直向下,那么钢索AC、AB的拉力FAC、FAB应满足(   )

    A . FAC:FAB=1:1 B . FAC:FAB=sinβ:sinα C . FAC:FAB=cosβ:cosα D . FAC:FAB=sinα:sinβ
  • 3. 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每格边长表示1N的大小的力),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正确的是(   )
    A . 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4N B . 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2N C . 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 D . 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
  • 4. 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直线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在经过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 2m/s 3m/s 4m/s B . 3m/s 5m/s 6m/s C . 2m/s 4m/s 6m/s D . 3m/s 4m/s 5m/s
  • 5. 一辆以12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行驶的汽车,刹车过程中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在5s内的位移是(   )
    A . 10m B . 24m C . 18m D . 30m
  • 6.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 B . 物体自由下落时,初速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C . 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都增大 D . 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每一秒钟内的速度的增加量是不相同的
  • 7. 站在电梯上的人,当电梯竖直减速上升时(   )
    A . 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小于人对电梯的压力 B . 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的压力 C . 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小于人的重力 D . 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
  • 8. 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
    A . B . C . D .
  • 9.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条不计质量的轻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墙壁,今用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力F撤去的瞬间,则(   )

    A . A球的加速度为0 B . A球的加速度为a= C . B球的加速度为0 D . B球的加速度为a=
  • 10. 关于惯性,下述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 惯性即是指物体原来静止的总有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总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B . 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C . 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 . 在宇宙飞船内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 11. 如图,当车厢向右加速行驶时,一质量为m的物块紧贴在车壁上,相对于车壁静止,随车一起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竖直方向上,车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与物块的重力等大 B . 在水平方向上,车壁对物块的弹力是由于物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C . 若车厢加速度变小,车壁对物块的弹力也变小 D . 若车厢加速度变大,车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也变大
  • 12. 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B . 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右侧 C .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 . 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二、<b >实验题</b>
  • 13.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有一位同学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乙、丙两幅图.

    ①A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②A图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③B图线在纵轴上有截距的原因是

  • 14.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B、C、D…等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下面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 (1) 根据已有的数据,计算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2. (2) 计算打A纸带时,打第1个点时物体的速度为 m/s
    3. (3) 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A的是
三、<b >计算题</b>
  • 15. 质量m=30kg的电动自行车,在F=180N的水平向左的牵引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从静止开始运动.自行车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F′=150N. 求从开始运动5s时,电动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及此时的速度大小.
  • 16. 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15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2.50s,求滑块的加速度.
  • 17. 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100N的拉力拉雪橇,他们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g=10m/s2 , sin 37°=0.6,cos 37°=0.8)求:

    1. (1) 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 (2) 雪橇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3. (3) 地面对大人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 18. 如图所示,物体在蒙有动物毛皮的斜面上运动.由于毛皮表面的特殊性,引起物体的运动有如下特点:①顺着毛的生长方向运动时毛皮产生的阻力可以忽略;②逆着毛的生长方向运动会受到来自毛皮的滑动摩擦力.

    1. (1) 试判断如图所示情况下,物体在上滑还是下滑时会受到摩擦力?
    2. (2) 一物体从斜面底端以初速v0=2m/s冲上足够长的斜面,斜面的倾斜角为θ=30°,过了t=1.2s物体回到出发点.若认为毛皮产生滑动摩擦力时,动摩擦因数μ为定值,g取10m/s2 , 则μ的值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