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1-03-11 浏览次数:30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公元2020年12月17日,它将被载入人类史册,因为重300多公斤的中国嫦娥5号返回舱带着月球样品安全返回预定着陆点,中国首次月球取样成功了,标志着中成为了世界上第3个获得月球样品的国家,值得国人庆祝。嫦娥5号返回舱返回地面时的惊险过程:在距离地球约5000公里处轨返组合体实施分离,返回舱借助惯性,以11.2公里/秒的第二宇宙速度冲向速度冲向地球,高速运动的返回舱在与大气摩擦时产生极高的温度。下列关于返回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研究返回舱在大气中的下落速度,可以把返回舱看成质点 B . 如果研究返回舱的大小,及所需要的降落伞的规格,可以把返回舱看成质点 C . 如果研究返回舱外壳各部分组成材料的耐热性能及密度,可以把返回舱看成质点 D . 如果研究返回舱落地姿态,可以把返回舱看成质点
  • 2. (2019高一上·郴州期中) 汉语成语中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成语,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影子分不开,形容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 在晴天的早上,某同学在操场上跑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A . B . C . D .
  • 3. 如图“50TFSI”为某品牌汽车的尾部标识,其中“50”称为G值,G值越大,加速越快。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加速到100km/h(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的10倍。某车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2s,由此推算,该车的新尾标应该是( )

    A . 10TFSI B . 35TFSI C . 45TFSI D . 161TFSI
  • 4. 电动平衡车是时下热门的一种代步工具。如图所示,人笔直地站在电动平衡车上,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只考虑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动平衡车对人的摩擦力水平向前 B . 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向右转弯时,人会因为惯性向右倾斜 C . 人对电动平衡车的压力就是人的重力 D . 电动平衡车对人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 5. 为了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我国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原地纵跳摸高训练,如图所示,已知质量m=60kg的运动员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2.10m,比赛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0.5m,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2.90m的高度。若运动员起跳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g=10m/s2 , 则(   )

    A . 运动员起跳后到上升到最高点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 . 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比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小 C . 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为1560N D . 从开始起跳到双脚离地需要0.65s
  • 6. 双十一结束,双十二紧跟而来,快递物流旺季高景气,更加显现传送带装卸货物的优越性。如图所示是某快递物流公司利用的传送带示意图,将地面上的快递包裹运送到货车上,传送带与地面间的夹角θ = 30°,传送带两端A、B的距离L = 8m,传送带以v = 5m/s的恒定速度匀速向上运动。在传送带底端A无初速度放上一质量m = 4kg的包裹,包裹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g = 10m/s2),则物体由A运动到B的时间和物体到达B端时的速度分别是(   )

    A . 2.6s,2 m/s B . s,5m/s C . 2.6s,5m/s D . s,2 m/s
二、多选题
  • 7. 现在大型室外活动通常用无人飞机进行航拍。如图所示,一质量m=2.0kg的无人飞机在操作员的操控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2s,然后无人飞机又匀速向上运动3s,接着匀减速向上运动4s速度恰好为零,之后悬停进行航拍。已知无人飞机上升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m=4m/s,受到的空气阻力恒为f=1N,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则(   )

    A . 无人飞机上升的第一个阶段,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大小是25N B . 无人飞机上升的第二个阶段,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大小是20N C . 无人飞机上升的第三个阶段,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大小是18N D . 无人飞机上升的总高度为24m
  • 8. 如图所示是震惊了海外媒体的中国快递“黑科技”智能快递分拣机器人,派件员将包裹放在机器人的水平托盘上后,机器人通过扫码读取目的地信息,并生成最优路线,将不同目的地的包裹送至不同的位置,从而实现包裹的分拣功能。关于机器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包裹随着机器人一起做水平加速直线运动时,包裹不受摩擦力 B . 机器人停下来后,包裹会向前滑动是因为惯性 C . 包裹对机器人的压力和机器人对包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机器人的轮胎上印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 9. (2018高一上·南昌月考) 如图所示,在恒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一定受到4个力 B . a可能受到5个力 C . a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 . a与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 10. 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t=0时刻滑块以速度v0从木板的左端开始向右滑行,木板与滑块间存在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力。木板和水平面间摩擦情况未知,则下列滑块的v-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三、实验题
  • 11.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1. (1) 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填“竖直”或“倾斜”)状态。

      拉力F/N

      2.0

      4.0

      6.0

      8.0

      长度x/cm

      6.00

      8.00

      10.00

      12.00

    2. (2) 他通过实验得到如上表所示弹簧所受到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四组数据。由此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cm,劲度系数k=N/m。
  • 12.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 (1) 本实验主要的实验方法是,实验中需要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在不挂砝码的情况下,木板右端适当垫高,改变木板的倾斜程度。当小车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运动时,说明已平衡了小车受到的阻力。
    2. (2) 如图乙所示是他某次实验得到的点迹清晰的纸带。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部分实验数据在图中已标注,则纸带的(填“A”或“B”)端与小车相连,打第3个计数点时的速度为m/s,小车的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3) 保持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分别测得不同质量时小车的加速度a,并在坐标纸中做出a- 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a- 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四、解答题
  • 13. 一质量为m = 1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一水池上面距离水面高度h1 = 5m的地方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 10m/s2 , 小球落入深度为h2 = 10m的水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下落到水池底部时速度为零。
    1. (1) 求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2. (2) 求小球在水池中受到的阻力大小。
  • 14. 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的车厢内用不可伸长的两轻质细绳OA和OB系住一个质量为m=2.5kg的物体,轻绳两端分别固定于车厢上的A、B两点,物体静止时轻绳与车厢顶部的夹角分别为a=53°和β=37°,已知g=10m/s2 , sin53°=0.8,cos53°=0.6。
    1. (1) 求静止时两根绳上的拉力大小;
    2. (2) 若小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某一加速度匀变速行驶时,物体和车厢仍保持相对静止且轻绳OB上的拉力恰好为0,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和可能的运动情况。
  • 15. 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个截面为直角△ABC的斜劈,将一个质量为m = 1kg的物块放置在该斜劈的斜面上,物块恰好匀速下滑,斜劈仍静止,已知AC = 4m,BC = 3m,g = 10m/s2

    1. (1) 求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 若换成倾角为β = 45°的相同材质的直角三角形斜劈,质量为M = 2kg。如图乙所示,底边AC长度保持不变,求该物块从斜劈(仍静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底端的时间和加速度的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