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1-02-23 浏览次数:1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强(juè)    念(diào)  俯(kàn)  林寒肃(jiàn) B . (bá)     鲜(yú)    雨(zhòu)  锐不可(dāng) C . 轧(niǎn)   秀(qí)    息(zhì)  广无垠(mào) D . (chóng)  劲(qiú)   栏(zhà)  络不绝(yì)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防御  绯红  器宇轩昂  不缀劳作 B . 序暮  畸形  正襟危坐  惨绝人寰 C . 妥帖  磅礴  不折不挠  殚精竭虑 D . 脸颊  溃退  重峦叠嶂  眼花潦乱
  • 3. 下列句子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有意识地使用火,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创新,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关键    。有了火的温暖,人们得以熬过寒冷的岁月,迈向更广阔的天地;有了火的照明,人们得以避开猛兽的  , 夜以继日地劳作;有了火的炙烤和蒸煮,人们得以食用熟食增强体质;有了火的高温,人们得以制陶冶炼加速文明进步的  。火,并不是自然长久地、  地存在,它需要人们的呵护,需要人们掌握一定技巧才能获得。

    A . 标志  叨扰  步调  继续 B . 标致  袭扰  步伐  继续 C . 标志  袭扰  步伐  持续 D . 标致  叨扰  步调  持续
  • 4. 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这次关于阅读的辩论赛中,有人主张精益求精,有人主张博览群书,他同意这种观点。(“这种”指代不明) B .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强调必须阻止暴力进校园,阻止学生不再参加违法行为,远离暴力地方。(“阻止……不再”否定不当) C . 兰州兽研所部分人被布鲁氏菌隐性感染,至今疫源仍未知,专家表示大概可能和实验鼠有关。(“大概可能”语义重复) D . 经常阅读经典文学,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介词误用致主语残缺)
  •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现实生活中,苏大强式的病人并不少见,因为阿尔茨海默病早就发展成世界性重大疾病

    ②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报告》表明,全世界当年有5000万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病,平均每3秒钟就有一位患者产生

    ③中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灾区,约有1000万患者,美国约有540万人患此病

    ④去年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中有一位“作爹”苏大强,因为患了阿尔茨海默病而屡屡“犯浑”,让人对其既同情又愤怒

    ⑤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推进,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A . ③⑤②④① B . ③②④①⑤ C . ④③①⑤② D . ④①②③⑤
  • 6.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代对年龄有不同的叫法,如七八岁换牙的孩童称为“始龀”,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为“弱冠”,八九十岁的老人可称为“耄耋”老人。 B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光,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周亚夫军细柳》就选自《史记》。 C .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恩之情。 D .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二、句子默写
  • 7. 根据提示填空。
    1. (1) 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2.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 (3) 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4) ,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5. (5) 崔颢的《黄鹤楼》中表明岁月不复返之憾,使人顿生“岁月悠悠,世事茫茫”感慨的句子是:
    6. (6) 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对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综合性学习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它们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本周你班举行了一次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老师给出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彝绣即彝族刺绣,流传于我国西南彝族地区,种类繁多、丰富多姿、制作精美、异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彝族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彝族刺绣是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先辈文化的一种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2008年6月7日,彝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

    当前,彝族刺绣文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传承问题。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开始走出封闭的深山,融入城市化的生活中,彝族传统服饰比较繁琐,分量较重,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很不适用,这直接导致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彝族群众对刺绣服饰的需求日益减少;另一方面,彝族缺少对本民族刺绣文化的专门整理和研究,过去,从事彝族刺绣的一般都是妇女,她们大多采用直系亲属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刺绣文化,由于传承面狭小而使得刺绣技艺失传,这也是造成彝族刺绣文化后继乏人的原因。

    1. (1) 阅读材料一,请你为彝族刺绣写一则宣传标语,以便更多的人知道它。
    2. (2) 针对材料二出现的问题,请你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四、填空题
  • 9.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他带给我太多的震撼与感动。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他毫不犹豫地冲出了大官僚家庭,投身到火热的学生运动中;他怀着坚定的革命决心,来到素无接触的工人阶级当中,成功组织了大罢工;他在南方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用步枪、机枪、铁锹对抗国民党的轰炸机、坦克装甲车;他身患重病,九死一生,却从不承认失败……他,既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者,又是红军中普通的一员,在他的身上,闪烁着红军特有的精神!

    以上文字出自埃德加·斯诺的作品《A》,文中的“他”是B

  • 10.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每一部流传至今的著作,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如法布尔的经典著作《昆虫记》虽是一部科普作品,但却引人入胜,让人惊叹不已,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五、字词书写
六、语言表达
  • 12. 爨(cuàn)体字是中国稀有字体,是云南的特色字体,在中国缤纷多彩的书法字体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汉字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字体。云南省东部的曲靖市留存的碑刻《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堪称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结合百度百科的释义,推测“爨”的本义。

     

七、诗歌鉴赏
  • 13.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1) 请简要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
    2. (2) 这首诗的尾联引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八、对比阅读
  • 1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 , 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 , 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将:修养。②遽:马上。③希:通“稀”,罕见。④终:久远。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管夷吾举于

      ②必先其心志

      ③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④病虽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

    3. (3) 孟子认为一个人要成材必须从哪些方面来磨练?你能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4. (4) 研读(甲)(乙)两文,请概括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需要哪些条件?
九、现代文阅读
  • 1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贾湖骨笛

    华一君

    ①说到笛子,你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这样的诗句,隐隐约约觉得,“笛子”“二胡”这类乐器都是从“胡人”那里来的吧?

    ②可能许多人也抱有这样的想法。可是,20世纪80年代出土的“贾湖骨笛”给这种猜想画上了句号。它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年,被称为世界笛子的鼻祖,也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把中国七声音阶历史提前到八千年前,也让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大大向前延伸。

    ③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约1.5千米处,有一泓静谧的水域,名为贾湖。湖边有一个村庄,叫作贾湖村,村民世代傍水而居,平静度日,繁衍生息。这里地处黄河中下游,正是中原腹地,华夏文明世代不息,在此繁衍。1984年至2001年,考古队经过前后几轮发掘,出土了一大批古文物,包括三十多支截取仙鹤尺骨制成的骨笛。除去半成品和残破者外,真正比较完整的骨笛有六支:一支五孔、一支六孔、三支七孔、一支八孔。这些远古的遗物因为是在舞阳县贾湖村被发现的,人们便按照习惯将它们命名为“贾湖骨笛”。

    ④在这批骨笛中,最著名的一支是1987年在贾湖村裴李岗遗址墓葬中出土的7孔骨笛。它全长22.7厘米,通体呈土黄色,晶莹如玉。现在,人们说的贾湖骨笛通常是单指这一支笛子。

    ⑤据考证发现,贾湖骨笛全是用丹顶鹤的尺骨做成。丹顶鹤骨骼外坚内空,强度是人类骨骼的七倍,将其尺骨两头截去,磨制、钻孔,就可以做成骨笛了。这样的骨笛小巧精致,经久耐用,动物骨骼会随着使用年代增加,不断摩擦,变得光滑玉润,历久弥新。

    ⑥贾湖骨笛的出土,彻底改变了中国音乐历史起源的文献记载和传说观点。《吕氏春秋》对中国古乐起源有论述,大致说三皇五帝命人制作乐器,制定乐律,所以后人通常认为中国古乐起源于三皇五帝时代。贾湖骨笛的出现,将中国古乐的起源一下往前推了数千年,它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

    ⑦虽然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发现了比贾湖骨笛更原始、更古老的骨笛,但是它们制作简单,只能算骨哨,与贾湖骨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贾湖骨笛是一个系列,前后出土的三十多支骨笛,属于不同年代,很好地揭示了贾湖骨笛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程。

    ⑧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萧兴华使用贾湖骨笛吹出了河北民歌《小白菜》,证明贾湖骨笛是出土后依然可以使用的乐器。另外,经测试发现,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民歌,甚至可以吹奏少数民族和国外的歌曲。贾湖骨笛的学术价值已经远远超出它的地域范围,在整个世界音乐史起源的物证中,贾湖骨笛无论在科学实证、年代可靠性方面,还是在音乐艺术成就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

    ⑨如今,关于贾湖骨笛的研究成果在英国《自然》《古物》等著名学术期刊上都有发表,贾湖骨笛已被铭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的显要位置。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6期,有删改)

    1. (1) 文章开头引用了两首古诗中的诗句有何用意?
    2. (2) 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它全长22.7厘米,通体呈土黄色,晶莹如玉。

    3. (3) 请说说第⑥段加点的“迄今为止”的表达效果。

      它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

  • 1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住进心底的人

    三三

    ①夏天的晚上,我常常搬着小竹床在姥姥家门口的大树下乘凉,旁边是姥姥的大竹床。姥姥在上床之前,总会先点两片蚊香,一片放在我的床头底下,一片放在我的床脚底下,之后就摇着蒲扇帮我扇风驱赶蚊子。渐渐地,我也迷上了那种味道。

    ②那时候,姥姥和姥爷开了一间小小的杂货店,从杂货店步行到我们住的房子只要两分钟,姥爷却要走好几分钟。那会儿我不懂事,老嫌他走得慢,还常常学他拄着拐杖走路的样子。大多数时候他总会不在意地笑笑,然后停下来用拐杖指着我,说我不学好。

    ③有一个亲戚家的女孩,见过我在路上学姥爷走路。结果她当着我的面,也在姥爷背后有模有样地拄着根棍子学姥爷走路。我二话没说,跑上去就冲那个女孩的背捶了一拳,警告她以后不准这样。此后,我再也没学过姥爷走路。

    ④一年级的时候,爸妈就想带我回去,他们找姥姥、姥爷商量的那天,姥爷冲着我爸发了很大的脾气,说我爸没良心,非要夺走他的宝贝。那天姥爷气得全身发抖,连晚饭都没吃,我也在姥姥的怀里哭得停不下来。之后,爸爸来一次我就躲一次,生怕他把我带走。

    ⑤到了该上四年级的时候,我跟妈妈说想回到他们身边上学,她兴奋得第二天就去跟姥爷说。这次姥爷没有阻拦。

    ⑥晚上,姥爷坐在门口,喘着气跟妈妈说:“三三这孩子特别聪明,很要强,写作业根本不用你操心。她不爱吃葱,炒菜、煮汤都别放。她玩热了就喜欢脱衣服,很容易感冒,一感冒就喉咙发炎,你得特别注意一下。我现在身体不行了,你妈要忙生意,你把孩子带回去也好。”我站在门后,泪水模糊了双眼。

    ⑦姥爷是在我回父母家的一年后去世的,我没能见到最后一面。妈妈是在半夜接到电话的,她红着双眼叫醒我,告诉我姥爷走了。第二天爸爸的朋友开车载我们去姥爷家,车开了多久妈妈就哭了多久,下车的时候,妈妈的腿都软了,走路都需要人搀扶。

    ⑧我一路小跑着到了姥爷家,看到姥爷躺在门口的棺材里,穿着黑色的寿衣。家里的亲戚把我拉到姥爷身边。姨妈让我去抱抱姥爷,把我的小手放在他的手上。姨妈在姥爷耳边轻声说着:“你最疼爱的孩子回来了,你就安心走吧。”

    ⑨姥爷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姥姥都是一个人生活。在我的印象里,她是一个要强、能干的老太太,一个人打理杂货店,一个人去城里进货,一个人种菜、做饭,一个人生活。小时候以为所有的大人都这样,懂事后才知道她有多了不起,承受着别人无法想象的孤独。

    ⑩去年国庆节我回去看姥姥,姥姥却跟我说,希望等她离世之后,我能帮她写悼文,还说遗像在很多年前就拍好了,跟姥爷的不一样,是彩色的。她担心家里的小孩害怕,不敢来看她。我没当着她的面流眼泪,一个人偷偷跑到门口站了很久。

    ⑪人们常常以为,人老了,就不会有什么事情能够使他们伤心、难过了;以为他们经历了大风大浪,心里就不会再有什么波澜;以为他们不会再害怕黑夜、孤独;以为他们无欲无求,理应为晚辈着想……所有的以为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其实他们畏惧的事情比我们的要多很多。他们过一天少一天,连睡觉都担心第二天不能睁开眼,还害怕死了之后被人遗忘。

    ⑫这个属于姥姥、姥爷和我的房子越来越旧了,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光都在这个屋檐下度过,他们宠溺我,也教会我勇敢、独立和坚强。可是时光真的转瞬即逝,那些仿佛昨日才发生的事情,原来早已过去多年。

    ⑬睡觉前,姥姥点了一片蚊香放在床底下。那晚我做了个梦,梦到我跟姥姥和姥爷一起赏月、吃月饼,我们三个没说话,但都笑着。

    住在心底的人,我没打算随着时间忘掉。

    (选自《读者》2019年4月,有删改)

    1. (1) 按句子后括号内的要求完成练习。

      ①姥姥在上床之前,总会先点两片蚊香,一片放在我的床头底下,一片放在我的床脚底下,之后就摇着蒲扇帮我扇风驱赶蚊子。(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该句)

      ②住在心底的人,我没打算随着时间忘掉。(在文中独句成段的作用)

    2. (2) 在对“我”回父母身边读书这件事上,姥爷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 (3) 第⑪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读了这一段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 (4) 姥爷去世时,姨妈把“我”的小手放在他的手上,当时“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请揣摩“我”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写出来。
十、作文
  • 17.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我们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克服一个个困难,跨过一道道坎坷,我们才会拥有梅花的幽香,宝剑的锋利。

    请以“我跨过了那道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