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阳光指标学...

更新时间:2021-02-25 浏览次数:35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18世纪中叶,对“天电”进行探索的科学家是(   )
    A . 牛顿 B . 帕斯卡 C . 卢瑟福 D . 富兰克林
  • 2. 青少年在变声期时,声音会变得低沉沙哑。在变声期的青少年的声音所改变的是(   )

    ①音色 ②响度③音调④音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D .
  • 3. 以下物理量估计正确的是(   )
    A . 初中生正常体温是38℃ B . 物理书大约长15 cm C .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 km D . 中学生走路的速度一般为5 m/s
  • 4. (2020八上·苏州期末) 我国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蕴含丰富的热学知识的句子,下列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 .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 5. 下列光现象中,是光的折射的是(   )
    A . 激光射出的光束 B . 一些密室中的激光机关 C . 凸透镜成像 D . 树荫下的光斑
  • 6. 下面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水加热到沸腾时再到停止加热后一段时间时水温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7. 如图,该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折射到点(   )

    A . 左侧 f 处 B . 左侧 2f 处 C . 右侧 f 处 D . 右侧 2f 处
  • 8. 如图,在平面镜前有一物体 A,现平面镜绕O作顺时针旋转运动,  则像作下列的哪种运动(   )

    A . 以 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顺时针曲线运动 B . 以 B 为圆心,OB 为半径的逆时针曲线运动 C . 以 O 为圆心,OB 为半径的顺时针曲线运动 D . 以 B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逆时针曲线运动
  • 9. 在气温是0℃的环境下,用一小金属盆装冰水混合物,置于装0℃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图所示,在两盆液体中分别插一支温度计甲和乙,用电扇吹液面时,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在此过程中(   )

    A . 内盆中,冰的比例增加 B . 内盆中,冰与水比例不变 C . 甲、乙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D . 甲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乙温度计
  • 10. 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在限速为110krn/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
    A . 3m B . 7m C . 15m D . 25m
二、填空题
  • 11.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量程是,木块的长度是,即μm。

  • 12. 许多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多为深色,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光能转化成了
  • 13. 小明利用秒表,测出自己脉搏跳动 4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其读数为s,可推算出他的脉搏一分钟跳动次。

  • 14. “薄膜干涉”可以使光产生 (色散/反射/折射/衍射/吸收),该现象最早是研究的。假设照射一束光波于薄膜,由于折射率不同,光波会被薄膜的上界面与下界面分别反射,因相互干涉而形成新的光波,这现象称为薄膜干涉。
  • 15. 许多物体可以使产生薄膜干涉,根据该现象的名称,请你举出一个薄膜干涉的例子:
  • 16. 物体在地球上都会下落。在空气阻力极小的时候,物体下落的运动成为自由落体运动(free-fall  motion)。自由落体时物体运动的距离s与时间t有 s= gt2 的关系。其中 g 为重力加速度,g=9.8 m/s2。该式说明了物体在真空中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与物体的无关(写出一个即可)。
  • 17. 在真空中,把一张纸片捏成一个很紧的小纸团,和橡皮同时释放, (橡皮先/纸团先/两者同时)落地,这是因为
  • 18. 世间万物均有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大小 F= G , 其中 m1 , m2为两物体的质量, 本题中r为天体之间的距离,本题中引力常数 G=6.67×10-11Nm2/kg。已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F=mω2r。已知𝜔T=2π。已知第一宇宙速度v与万有引力的关系有F=mω2r。已知地球的质量 m’=5.98×1024 kg,某卫星离地距离r=6.4×106m,则第一宇宙速度 v=km/s。
  • 19.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小组误将盐水倒入烧杯中加热,当盐水的温度升到88℃时,每隔1min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4

    97

    100

    103

    103

    103

    103

    1. (1) 本实验应使用(水/纸/酒精)温度计;

      种类

      沸点

      水银

      357℃

      酒精

      78℃

    2. (2) 1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应记作℃;

    3. (3)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做出实验中盐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 (4) 从实验中发现盐水沸腾时,需要热,但温度,盐水的沸点为℃;
    5. (5) 小明的小组测出盐水沸点后,继续加热,25分钟后,发现温度计示数有所上升,他们考虑到可能是由于气压上升了,但是观察气压计示数不变,他们推测导致温度上升的可能原因是
三、计算题
  • 20. 世间万物均有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大小 F=G ,其中m1 , m2 为两物体的质量,本题中r为天体之间的距离,本题中引力常数 G=6.67×10-11Nm2/kg。已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 F=mω2r。已知𝜔T=2π。已知 m 为某行星的质量, r 是该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已知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请用文中所给的物理量表示太阳的质量 m=
四、作图题
五、实验题
  • 25. 如图是同学们探究不同透镜折射光线规律的实验。

     

    1. (1) 王薇想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他应该
    2. (2) 如图1,黄欣同学在探究凹透镜时候发现折射光线不明显,这是因为,它可以在不追加器材的情况下,将凹透镜来改善这个问题;
    3. (3) 细心的阳瑶同学发现在探究凹透镜时的实验中发现光线交于凹透镜右侧一点,这是因为
    4. (4) 好奇的文馨同学找来了三角形的透镜,做了如图2的实验,惊奇的发现 A,B两处均没有折射光线出射,小明对她解释说:“”;
    5. (5) 请你大致画出图 3中的光路图。光线从A出直线射出,从箭头方向射出。
  • 26. 请你根据所学,完成下面的实验记录表。

    学生实验 :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

    实验与记录:

    ⑴在内径约为 0.8 cm、长为 120 cm的玻璃管中注水近满,上端留一小段空气柱,再用橡皮塞塞住管口;

    ⑵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⑶与同组的同学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 O 点运动到 20 cm、40 cm、60 cm 和 80 cm 处所用的时间?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⑷按照设计的方案,测得的部分数据填入下表,请计算出各区间的时间和相应的速度;

    从 O 开始的路程 s/cm

    0

    20

    40

    60

    80

    100

    从 O 开始计时的时间 t/s

    0

    2.5

    7.4

    12.6

    区间 s’/cm

    0~20

    20~40

    40~60

    60~80

    80~100

    通过各区间的时间 t’/s

    2.5

    2.4

    2.8

    通过各区间的速度 v/( )

    8

    8

    8.3

    8.3

    7.1

    交流与小结:根据气泡通过各区间的速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六、综合题
  • 27. 下面让我们开始对运动的研究。

    匀速直线运动

    1. (1) 定义回顾:匀速直线运动是的运动;
    2. (2) [新知学习]阅读八年级下册的物理课本,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原理;

      由上述实验可知:支持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试想,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受到阻力作用,那么它将

    3. (3) 从这种运动的名称,你可以画出其v-t图像,请你在图中画出;

    4. (4) 根据你所画的图象,设其过(t1 , v1)和(0, v0),可知 v与 t的一次函数关系 v=;(用含 t1 , v1 , v0的式子表达)匀加速直线运动
    5. (5) 第(4)题中的一次函数系数在物理学中,称为加速度,记作a;

      列车原来的速度是36km/h,在一段下坡路上加速度为0.2 m/s2。列车行驶到下坡路末端时,速度增加到54 km/h。求列车通过这段下坡路所用的时间;(

    6. (6) 圆周运动

      平时我们所说的“速度”,一般指物体运动的线速度(linear velocity),描述物体进行圆周运动时,我们一般用角速度 ω。角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Δt(Δ 表示某个量变化量)所转过的角度 Δθ,即v= ,ω= 。ω 的单位为弧度/秒。弧度是同学们高中学的一种角度单位,记作 rad。所以ω的单位为 rad/s。根据公式推导,可得 v=ωr。其中r为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已知 Δθ= ,请你进行推导; (

    7. (7)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作周期(period),用T表示。周期也是常用的物理量,它的单位与时间的单位相同. 技术中常用转速来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转速是指物体转动的圈数与所用时间之比,常用符号 n表示,转速的单位为转每秒(r/s),或转每分(r/min)。r/s和 r/min都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运算时往往要把它们换算成弧度每秒。角速度 ω=2πn。

      解决实际问题 

      ①地球可以看作一个半径为 6.4×103km的球体,位于赤道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多大? ()线速度是多大? (

      ②某计算机上的硬磁盘的磁道和扇区如图所示。这块硬磁盘共有 9216个磁道(即9216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每个磁道分成 8192 个扇区(每扇区为 圆周),每个扇区可以记录 512个字节。电动机使盘面以7200r/min的转速匀速转动。磁头在读、写数据时是不动的,盘面每转一圈,磁头沿半径方向跳动一个磁道。

      {1}一个扇区通过磁头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不计磁头转移磁道的时间,计算机1s内最多可以从一个盘面上读取多少个字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