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佛山市南海2020年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10 浏览次数:16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考古发现,河姆渡遗迹上普遍存在一层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厚20至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与折算成稻谷,可达120吨以上。由此可见,河姆渡居民民()
    A . 最先进入农耕社会 B . 生产能力较高 C . 水稻产量领先今国 D . 只能种植水稻
  • 2. 它导致了古代古代思想领域的全面活跃,为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一种特有的、全新的思维模式,影响了后来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体系和社会生活。“它”是()
    A . 甲骨文 B . 商鞅变法 C . 科举制 D . 百家争鸣
  • 3. 表中的信息反映了()

    朝代

    西周

    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特点

    以血缘为纽带

    郡县长官中中央任命

    中央节制地方

    A . 早期国家的变革 B . 中央官制的变化 C .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 走向统一的趋势
  • 4. 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此变化反映了()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B . 东汉时期政治开明 C . 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 D . 东汉实行重文轻武
  • 5. 学者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不止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此观点旨在强调()
    A .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B . 孝文帝推动了民族交融 C . 少数民族比汉族先进 D .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
  • 6. 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葬骆驼俑的现象蔚然成风。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由此可见,唐代()
    A . 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B . 对外交流影响社会习俗 C . 民间手工业很发达 D .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 7. 题7图,主题栏填写较为合理的是()

    A . 宋金对峙与社会变化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宋代民族关系的发展 D . 对外开放与民族危机
  • 8. 据史书记载,郑和每次下西洋返航,都有大批外国使节搭船前来;而护送他们回国,通常又成为下次远航的一项任务。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 . 促进了明朝经济发展 B . 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C . 推动了中外友好往来 D . 以宣扬国威为主要目的
  • 9. 雍正时期的朝廷规定,军机大臣昼夜轮替值班,随时以供召对,军机章京必须每日凌晨五点当值,确保当日谕旨当日发出。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 . 密切了君臣关系 B . 促成了吏治清明 C . 有利于巩固边防 D . 提高了行政效率
  • 10. 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成为英舰自由往来的码头。后来的事实说明,在此后的中外战争中,各通商口岸成为清朝无法设防的城市。这说明通商口岸的开放()
    A .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B . 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 C . 为列强侵华埋下隐患 D . 推动了中英贸易发展
  • 11.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的爆发,加深了欧美列强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到国际关系的质变。大清国陈旧的体制被撼动,战争加速了大清国的没落。该学者旨在说明甲午战争()
    A . 因列强矛盾而爆发 B . 产生的影响巨大 C . 以中国战败而结束 D . 导致了清朝灭亡
  • 12. 读表,张謇的一生集中体现了()
    时间 主要活动
    1894年 中一甲第一名状元
    1895年 加入康有为组织的上海强学会
    1896年 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
    1905年 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复旦大学的前身)
    1905年 在通州建立了南通博物苑(中国第一所博物馆)
    A . 实业救国的发展 B . 民族工业曲折历程 C . 政治领域的变化 D . 近代化的不断探索
  • 13. 题13图为1912年8月21日《民国画报》刊登的名为《改头换面》的漫画描绘的是一个站立的人,其头部为“共和”两字,而四肢和躯干为繁体的“拿破仑”三字。该漫画意在()

    A . 庆祝武昌起义的胜利 B . 拥护中华民国的成立 C . 担忧袁世凯背叛共和 D . 希望袁世凯就任总统
  • 14. 五四运动后,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等人都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深刻思考中国的革命和未来。这反映出五四运动()
    A . 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B .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 标志着中国救亡意识觉醒 D . 促进了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 15. 题15图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

    A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 . 中国共产党已走向成熟 C . 国民革命正在蓬勃开展 D . 中国革命道路发生变化
  • 16. 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战火燃烧到南京政府统治的心脏地区,使蒋介石看到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已无法避免,于是,原来国共两党谈判长期拖延不决的状况迅速得到改变。”他意在强调()
    A . 淞沪会战加速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B . 西安事变开启了国共的再度联合 C . 七七事变标志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 蒋介石对中共态度实现根本转变
  • 17. 题17图所示历史事件()

    A . 使中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 宣告美国封锁中国失败 C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 推动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 18. 有人说,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在万隆播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此处的“开花结果”指的是(    )
    A . 中国重返联合国 B .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 .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 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
  • 19. 对题19表所示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世界主要国家GDP总值及占世界份额
    年份 指标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中国
    1978 GDP(现价亿美元) 23566 9967 7166 3251 1482
    比重(%) 27.0 11.8 8.5 3.9 1.8
    2011 GDP(现价亿美元) 155338 58968 36249 24789 73185
    比重(%) 21.3 8.4 5.1 3.5 10.4
    A .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巨大 B . 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C . 日德英的经济迅速衰退 D . 中国经济水平保持稳定
  • 20. 2015年,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时指出,两岸关系能够实现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了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习近平旨在强调(    )
    A . 两岸在政治上完全达成共识 B . 台湾可拥有高度自治权 C . 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 D . 一国两制方针实践成功
  • 21. 雅典民主政治鼎盛之际,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任何政务大事。这说明雅典()
    A . 是完全民主的社会 B . 民主具有一定保障 C . 公职人员没有实权 D . 办事效率十分低下
  • 22. 整个世界在15世纪末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思想、新商品和新人物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数量和速度向新世界转移。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 . 文艺复兴 B . 亚历山大东征 C . 三角贸易 D . 新航路的开辟
  • 23. 革命后的英国,商人把从贸易中赚取的金钱用来支持国家,与此相应,统治者也遵循保护商人的政策,为他们的经济利益保驾护航。由此可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 . 使英国确立民主制度 B . 因贸易的发展而爆发 C .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 充分保障了人民利益
  • 24. “为了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必须超越工业文明,克服工业文明所招致的各种灾难与局限,并以一场社会革命来实现这一宏大目的。”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 . 瓦特 B . 马克思 C . 甘地 D . 达尔文
  • 25. 有人说,在俄国历史上亚历山大二世与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是俄罗斯帝国现代化的先驱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亚历山大二世()
    A . 结束了封建制度 B .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C . 维护了地主利益 D . 使俄国实现近代化
  • 26. 题26图为1858年英国人所作的《泰晤士河老爹在向伦敦美女城介绍他的子孙》漫画。

    画面中远处工厂林立、浓烟滚滚,河道中是死去的动物和畸形的人物。作者旨在()

    A . 展示工业革命成果 B . 提醒人们关注环境 C . 揭示贫富差距悬殊 D . 批判近代科学文化
  • 27. 据史书记载,1916 年冬天,德国人民只能以芜菁充饥,被称作“芜菁的冬天”,反战与和平运动逐渐在各国兴起。这表明()
    A . 一战给民众带来极大痛苦 B . 一战在此出现了转折 C . 各国人民都反对参加一战 D . 德国战败结局已注定
  • 28. 1941年圣诞节,美国人并没有沉浸在纪念耶稣的传统喜庆氛围中,而是时刻关注着亚太战争新的震惊情况。“震惊情况”是指(    )
    A .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B . 苏德战争爆发 C . 日本偷袭了珍珠港 D . 法国战败投降
  • 29. 题表信息说明苏联()
    苏联农业生产年平均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
      粮食 肉类 奶类
    1951-1955年间 3850 570 3790
    1961-1965年间 13030 930 6470
    年平均增长率(%) 50 60 70
    A . 克服了农业集体化弊端 B . 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C . 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束缚 D . 赫鲁晓夫改革有所成效
  • 30. 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离开欧盟。英国脱欧后,有学者提出无论是英美关系还是英欧关系,都面临着众多不确定性。后脱欧时代的英国与全球主要国家间如何碰撞,存在太多的未知数。该学者旨在说明英国脱欧(    )
    A . 影响了世界的稳定 B . 符合英国国家利益 C . 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D . 是欧盟解体的前兆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31题13分,32题14分,33题13分,共40分)
  • 31. 近代以来,先进知识分子总是站在时代潮头,心系国家,鞠躬尽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在领导公车上书之后,一时名满天下,变成了时代的宠儿。大家(包括西太后)都认为改制维新是中国必走之路,而康有为是这条路上的明星甚至是先知。                         ——唐德刚 《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二:1938年,在中国西南边城昆明,诞生了一所特殊的大学,她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合并而成,这就是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们抱定战争必胜之心,用自己的言行点燃四周的生活热情。当大部分国土相继沦陷,为保存“读书种子”、为国家储备人才,不甘附逆的中国大学,在政府统筹下纷纷内迁。面对中华民族之兴亡,教授们当仁不让,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尽管表达形式不尽相同,但赤子之心天地可鉴。他们秉持着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在战乱时期竭尽全力维系华夏文脉。八十载沧桑,联大教授风范山高水长。

    ——董云川《“两最先生”闻一多——兼论西南联大的教授风范》

    材料三:

    人物 事迹
    钱学森 在他的具体领导下,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枚导弹。之后,他又亲自主持了我国“两弹结合”的技术攻关和实验工作。1968 年兼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邓稼先 中国核武器研制理论设计总负责人,亲自研究设计原子弹和氢弹,并参加了原子弹爆炸试验。

                                                                    ——据王建柱《用生命筑就辉煌》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成为“明星”的原因,并指出改制维新对中国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南联大成立的历史背景,并概括“联大教授风范山高水长”的理由。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钱学森和邓稼先的主要贡献集中在哪一领域? 他们的贡献有何影响?
    4. (4) 综上所述,在中华民族复兴中,概括知识分子在哪些层面作出了贡献?
  • 32. 随着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后起国家随着实力不断加强,要求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极力巩固已有优势。……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的形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准备了条件。……当时缺乏比较通畅的大国之间国际性的沟通协商机制也是重要原因。

                                                                ——张顺洪《深刻认识一战爆发原因和影响》

    材料二:二战期间美国向其他盟国提供了总额近500亿美元的租借援助物资。英国得到最多,近300亿;苏联其次,约111亿,包括卡车约45万辆(占苏军车总量50%以上);中国约16亿。美国也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盟国提供军需、设施、劳务、资源等得到“逆租借”达78亿美元。此外,苏联还得到英国近20亿美元的物资援助。

    材料三从有效的使用有限的资源以及有效的保护人类生存空间的角度言,人类除了合作之外别无他途! ……大气候的“合”之同时,小气候的“分”还是会不断出现。今日世界终究是纷纷扰扰,事故不断,却也在孕育了未来人类共同社会合作共济的希望。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 (1) 材料一中的“两大集团”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缺乏沟通协商机制”的主要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盟国之间相互援助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许倬云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并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之间应该如何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
  • 33. 钢铁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代以来备受各国重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题33-1图

    材料二:1953-1957 年中、英、美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英国 美国 中国
    工业增长率 4.1% 2.8% 18%
    钢增长率 5.7% 3.9% 31.7%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三当今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的成熟期,拥有大量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中国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机床产量占世界的40%以上,发电设备产量占60%以上。这些产能不是落后产能,而是富有竞争力的优势产能。中国的优质产能已经跨出国门,走向全球。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等

    1. (1) 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提取一个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中国与英美相比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工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所学分析现代钢铁业发展对中国的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