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01-28 浏览次数:1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
    A . 千克/米3 B . 千克 C . D .
  • 2. 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几枚硬币静止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此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车内的座椅 B . 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C . 路边的树木 D . 远处的高山
  • 3. (2016八下·昌平期末) 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 . 刻度尺 B . 天平 C . 量筒 D . 弹簧测力计
  • 4. 如图为试卷示意图,你正在使用的物理试卷宽约为(   )

    A . 270 dm B . 270 nm C . 27cm D . 27mm
  • 5. (2020八下·沭阳月考) 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A .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 .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 6. 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误差大就是错误 B . 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就可以减小误差 C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 .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除误差
  • 7. 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戴耳罩,这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 . 住宅安装双层玻璃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 歌剧院内墙采用蜂窝状的材料来装饰是为了吸声 D . 在城市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 8. 在下面的叙述中手为受力物体的是(   )
    A . 用手将排球打出去 B . 手拍桌子,手感到疼 C . 手将石块举高 D . 手将铁丝弄弯
  • 9. 甲的速度是5m/s,乙的速度是3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 . 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长 C . 在相同的路程内,甲运动的时间长 D . 甲物体运动的时间短
  • 10. (2019·北部湾) “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 . 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B . 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 . 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D . 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铜的密度是8.9 × 103kg/m3 , 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 × 103kg B .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 .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 .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 12. (2019八上·深圳月考) 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 .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 .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 .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 13. 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t/℃

    0

    1

    2

    3

    4

    5

    6

    7

    8

    ρ/(kg·m-3

    999.84

    999.90

    999.94

    999.97

    1000.00

    999.97

    999.94

    999.90

    999.85

    A . 水在4℃时密度最大 B . 水的温度在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C . 水的温度在4℃-8℃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D .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 14. (2020八上·芜湖期末) 图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 B . 物体在3s~5s内通过的路程是0~1s内通过路程的2倍 C . 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0.67m/s D . 物体在1s﹣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 15. (2020·成都) 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 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 . 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 . 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 . 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二、作图题
三、填空题
  • 17. 如图所示,使用大小和方向相同的开门时,手推A处比B处更容易打开门。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

  • 18. 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海底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A与海底的距离是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1500m/s)。
  • 19. 一空瓶子的质量是500g,装满水的总质量是1500g,则瓶子的容积为cm3。若用该瓶装满某液体时总质量为1300g,该液体的密度为g/cm3
  • 20. 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塑料球,此现象说明

四、综合题
  • 21. 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
    1. (1) 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
    2. (2) 小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 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84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m。
  • 2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填空:

    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G。 Galilei,1564—1642)是物理学的伟大先驱。据说,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参加活动,教堂穹顶上的吊灯因风吹过不停地摆动,伽利略被摆动的节奏吸引住了。他发现,尽管吊灯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

    伽利略决定仔细地观察。他知道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于是便按着脉注视着灯的摆动,发现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的确相同。这使他又冒出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一股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以后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的吗?回到宿舍后,他用铁块制成一个摆,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所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尽管用脉搏测量时间并不精确,但已经可以证明他最初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摆的等时性”。各种机槭摆钟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

    后来,伽利略又把不同质量的铁块系在绳端做摆锤进行实验。他发现,只要用同条摆绳,摆动一次的时间并不受摆锤质量的影响。随后伽利略又想,如果将绳缩短,会不会摆动得快些?于是他用相同的摆锤,用不同的绳长做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推测是对的。他当时得出了结论:“摆绳越长,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称为周期)就越长。”人们对摆动的研究是逐步深入的。伽利略逝世30多年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找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直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才对摆动的规律做出了圆满的解释。

    摆的等时性研究促进了钟表的研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伽利略观察吊灯摆动节奏,发现
    2. (2) 伽利略研究“摆锤摆动一次的时间不受摆锤质量的影响”的方法是
    3. (3) 伽利略研究后,认为影响摆动的周期(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的因素是
    4. (4) 假设伽利略的某一个摆1分钟往复摆动30次,该摆的周期(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为s。
五、实验题
  • 23. 如图所示,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用双手挤压厚玻璃瓶,我们会看到细管中的水面,从该现象可推测发生了形变。这个实验说明了力可以使物体

  • 24. 为了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同学们用两把大小完全一样的钢尺和塑料尺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

    1. (1) 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它,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音调与振动有关。
    2. (2) 保持钢尺伸出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响度与有关。
    3. (3) 把上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不同。
  • 25. 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 (1) 该实验原理是v=
    2. (2) 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m/s;
    3. (3) 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sBC/tBC , 他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 26.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 (2)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得体积V,如图乙所示,然后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m2=39g,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g/cm3
    3. (3) 请你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 27.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 (1) 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
    2. (2) 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
    3. (3) 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同时通过推理可知:不能传声。
  • 28. 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配砝码),不同体积的木块若干。

    1. (1) 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后如图所示,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 (2)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方格纸上画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
    3. (3) 分析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该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质种类

      相同

      体积V/cm3

      10

      20

      30

      40

      50

      60

      质量m/g

      5

      10

      15

      20

      25

      30

六、计算题
  • 29. 小明的妈妈买了一枚金戒指。小明为了知道这枚金戒指是不是纯金的,测出戒指的质量为7.8g,体积为0.5cm3请通过计算判断这枚戒指是不是纯金的?下表提供了常见金属的密度。

    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103kg/m3)

    19.3

    2.7

    10.5

    7.9

  • 30. 在某路口有一处斑马线,一辆长10 m、宽2.2 m的客车正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马路上,如图所示。当客车的车头与斑马线上的B相距60 m时,马路边上的小王同学正好从斑马线上的A点出发沿AB方向穿过马路,A、B间的距离为8 m。假设客车司机没有礼让行人。求:

    1. (1) 客车车头到达B点的时间
    2. (2) 若小王同学以2.5m/s速度快速穿过斑马线,当客车车头到达B点时他通过的路程
    3. (3) 为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小王同学穿过马路的速度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