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百所名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02-19 浏览次数:2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表1所示为老子、墨子和孟子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共同体现了(   )

    表1

    言论

    出处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老子《道德经》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

    《墨子•兼爱中》

    “鳏、寡、独、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孟子•梁惠王下》

    A . 以德治国思想 B . 社会和谐思想 C . 民贵君轻思想 D . 纲常伦理思想
  • 2. 汉代在公田的基础上推行屯田,屯田土地由政府所有或直接经营,铸币、盐铁生产及销售、榷酤等也基本处于政府管控状态。这反映出汉代(   )
    A . 经济出现转型 B . 官营手工业发达 C . 市场配置资源 D . 国家职能的加强
  • 3. 图1所示是在唐代流行的大秦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中国碑。此碑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

     图1

    A . 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B . 中欧直接交往较频繁 C . 中国书法艺术的西传 D . 儒学正统地位被挑战
  • 4. 《宋会要辑稿》载∶“淳化三年(992年)正月六日,以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等权知贡举。易简等以贡举重柄,义在无私,受诏之日,五人便赴尚书省锁宿,更不归私第,以杜绝请托,物论嘉之。”后来,“锁院”成为一种制度。此制度的推广(   )
    A . 拓宽了寒门子弟入仕的途径 B . 推动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 C . 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录取人数 D . 导致了科举选才机制的僵化
  • 5.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道∶“古之人君未尝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这一观点阐述的是(   )
    A . 农商皆本的合理性 B . 广纳财源的强制性 C . 让利于民的重要性 D . 政府干预的促进性
  •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之前中国)同欧洲的联系仅仅是在断断续续的管制贸易之中。但到了19世纪中叶,这一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工业强国对市场的需求 B . 封建专制制度的衰落 C . "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 D . 西方民主政治的先进
  • 7. 1872~1875年,清政府分四批共征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籍贯分布见表2。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表2

    籍贯

    广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山东

    人数

    84

    21

    8

    4

    2

    1

    百分比

    70%

    17.5%

    6.7%

    3.3%

    1.7%

    0.8%

    A . 清廷积极推行教育救国政策 B . 社会开放程度影响教育发展 C . “中体西用”思想出现新变化 D . 学习外国教育成为社会共识
  • 8. 表3所示为1913年4~12月北京政府众议院议员集体署名正式质问的提案(部分)。这从实质上反映了(   )

    提案人

    提案内容

    蒋凤梧等

    针对(善后借款合同)提出质问:大借款的用途及财政善后计划书

    罗永诏等

    针对“尊崇孔圣”和“举行祭孔典礼”的通令提出质问:祭孔典礼之命令违背信教自由之保证书

    表3

    A . 改良与革命的两种方式 B . 司法与立法的权力之争 C . 宪政与专制的矛盾冲突 D . 愚昧与科学的思想较量
  • 9. 1992~2013年,我国累计向联合国 30多项维和行动派出各类人员约2.1万。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后的欧债危机的挑战,中国通过二十国集团及其他全球经济治理平台,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货币及财政金融政策。这些举动说明我国(   )
    A . 走新型区域合作的道路 B . 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C . 对外交往追求经济利益 D .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10. 图2 反映的是雅典城邦与罗马共和国对外邦人入境和居住的政策及态度。从长远看,这种差异影响了(   )

    图2

    A . 政策的开放性 B . 统治的持久力 C . 民主的广泛度 D . 经济的近代化
  • 11. 美国1791年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纪律严明的民兵乃保障自由国家的安全所必需的,人民持有与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容侵犯。”此后的两百余年,美国枪支泛滥,枪支暴力犯罪不断增加。这反映了美国(   )
    A . 民主政治的弊端 B . 联邦权威的下降 C . 社会矛盾的尖锐 D . 国家治理的低效
  • 12. 18世纪的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宣称∶“自由是万物的灵魂,人人遵守法律,但不需要奴役……让那些出生是自由的人沦为奴隶,是同基督教和正义格格不入的。”这说明她(   )
    A . 将矛头直指基督教会 B . 引领宗教改革的大潮 C . 力图废除封建农奴制 D . 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 13. 有学者评价道∶"这次革命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以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以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该学者评价的"这次革命"指的是(   )
    A . 蒸汽革命 B . 电气革命 C . 信息革命 D . 航海革命
  • 14. 据统计,1965~1982年,苏联用于核武器、航天等领域的科研经费增长了2.6倍,科研经费总额的 75%用于军事技术研究。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
    A . 逐渐垄断了国际空间技术 B . 经济形势出现明显好转 C . 科技研发服务于争霸需要 D . 在冷战对峙中占据优势
  • 15. 下图所示是一幅题为"欧洲福利制度光环褪色"的漫画。该漫画意在说明"高福利"(   )

     

    A . 是引发经济危机的主因 B . 易增加经济运行的风险 C . 仍属于自由主义的范畴 D . 加大了贫富分化的程度
二、材料分析题
  • 16. 图4、图5、图6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汉时期、隋唐时期、明朝中后期)的工商业中心城镇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4

    图5

    图6

    分别提取图4、图5、图6的工商业中心城镇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 70 年代生活关键词

    关键词一:“劳动布”“的确良”“刺叭裤”

    在穿着上,很少有人去买成衣。家家户户都自己做衣服,拿上布票扯上布……“的确良”已经是很高级且少见的衣料,比普通棉布还要贵几倍。

    喇叭裤引领时装新湖,人们从当时流行的港澳台电影里受到影响,将裤腿悄悄放开。《中国青年报》刊登一篇文章论证,根据中国唐代壁画——飞天,中国舞蹈人物不都穿着喇叭裤码?文章论证说喇叭裤是源于中国,而不是西方,是我们民族的。

    关键词二:"简子楼""地震栅""石库门"

    城镇居民解决住房问题仅停留在"等、靠、要"三个字上,即"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

    筹建于1976年的前三门高层住宅工程,是北京市首批高层住宅群,当时它是北京市的骄傲。记得上面下达文件时说,要逐步使每一户都有可以洗澡的卫生间。那时候绝大多数人洗澡要上公共浴池。1979年,全国职工住宅建筑的竣工面积达6256万平方米,有400多万人搬进新居。

    关键词三:"样板戏""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八个样板戏"是大众中的大众与经典。主人公清一色的刚烈,男主角都没有老婆,女主角都不见丈夫。往往是拳头捏紧,嘴一抿,而后大义凛然地开唱,连摇头晃脑都极具革命性。妆容前所未有地同化,而脸谱则精简得让人惊骇。1979 年5月,复刊不久的《大众电影》在第 5期封底刊登了英国影片《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王子与灰姑娘在欧洲中世纪华丽宫殿中接吻的剧照。

    ——摘编自陈埋编著、于光远总顾问《中国生活记忆∶建国 60 年民生往事》

    (注∶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于光远为本书题词∶记录点滴生活,彰显社会进步)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 20 世纪 70 年代的中国社会有哪些史料价值。

  • 18. 下午茶的历史,既是一部文化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午茶在英国刚诞生的时候,还是一种在家里喝的茶,因此也被叫作"在家"茶……到了爱德华时代(1901~1910 年),随着人们旅行欲望的不断增加,"在家"的茶派对逐渐消失。下午茶改成每日下午四点钟在高级酒店和高档商店的新茶室里进行的活动,而且经常伴随着轻音乐,有时人们甚至还会跳一些舞。

    两次世界大战曾一度彻底改变了英国人喝下午茶的习惯,尤其是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 50 年代的茶叶配给制度,对这种传统的传承更是一种打击。20 世纪中叶,英国人终于移情别恋,爱上了咖啡馆,下午茶于是变成了一种被淡忘的英国传统,只能在游客面前晃动着身影。

    不过,到了 21世纪,每到下午三点钟,英国各个酒店的茶室里都坐满了人,餐桌上堆满了蛋糕和司康饼……这一切都好像在向世人宣布∶下午茶又回来了,而且是以一种盛大的方式,再度回归人们的视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盛大回归要归功于2008 年英国经济的衰退。当人们钱包普遍缩水时,回归为传统的价值观和朴素的追求似乎是喜闻乐见的事情。今天的下午茶往往既取代了午餐,又减少了人们对一顿丰盛晚餐的需求。

    ——摘编自夏理《英国的下午茶文化》

    1. (1) 编写一幕发生在近现代某一阶段伦敦茶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近现代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 (2) 结合英国下午茶文化的变化,说明英国下午茶的历史是一部"社会史"。
三、论述题
  • 19. 为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国家,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开始,前后历经28年的奋斗,到1949年终于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起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战争

    简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席卷半个中国的北伐战争将大革命推向高潮。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国共合作破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起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无视国内和平呼声,悍然发动内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了坚决反击,并迅速在大陆取得胜利。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