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调研测试...

更新时间:2021-03-02 浏览次数:14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以上材料可以说明北京人能够(    )
    A . 制造和使用工具 B . 饲养家畜 C . 从事农业耕作 D . 人工钻木取火
  • 2. 西周建立起了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但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对诸侯国的实际控制力却非常有限。这主要是因为西周实行了 (    )
    A . 分封制 B . 嫡长子继承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3. 近年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芈月对秦军大声疾呼:“你们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A . 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 . 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 . 国家按照军功大小封爵赐田 D .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 4.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性质属于 (    )
    A . 秦末反封建农民战争的再继续 B . 刘邦反抗项羽残酷统治的正义斗争 C . 争夺全国最高封建政权的斗争 D . 项羽为维护农民利益同刘邦的斗争
  • 5.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这一规定 (    )
    A . 强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 B . 巩固了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 C .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D . 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
  • 6.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207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的共同理想是(  )
    A . 发展经济 B . 争权夺利 C . 打败孙权 D . 统一中国
  • 7. 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材料或史实

    结论

    A

    官渡之战,袁绍兵十余万,曹操兵仅十分之一,击破之

    曹操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

    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刘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湖北和湖南

    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

    曹操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战乱频繁

    D

    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前秦

    破坏南方稳定,阻碍经济开发

    A . A    B . B    C . C    D . D
  • 8. 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 .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B . 加强北部边防 C .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D . 巩固隋朝的统治
  • 9.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交融,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而逐渐交融。以下史实中,能够证明材料观点的是(  )
    A . 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 B . 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 C . 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为渤海郡王 D .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
  • 10. 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 (    )
    A . 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 . 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 . 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 . 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
  • 11. 据《册府元龟》记载,五代后唐国子监开始雕版印刷儒家经典《九经》《五经文字》《九经字样》《论语》《孝经》和《经典释文》等。这是儒家经书第一次出现刊本。由此可知雕版印刷 (    )
    A . 将推动儒家经典通俗化 B . 刊印儒家经书取代手抄本 C . 最早是出现在五代时期 D . 对唐诗宋词发展有推动性
  • 12. 宋朝的军队分为三级,最高为禁军、次为厢兵、再次为乡兵。上一级队伍经常下一级的优秀人员而将不合格人员淘汰给下一级。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
    A . 削弱地方整体实力斗小 B . 整顿全国军队编制 C . 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D .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 13. 元朝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谥杜甫为文贞。其实质是元朝 (    )
    A . 利用儒学维护统治 B . 全面推行汉化政策 C . 对汉人的高度重视 D . 否定宋代程朱理学
  • 14. 北宋与辽、西夏在边界设置“榷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榷场”指( )
    A . 贸易场所 B . 军事要塞 C . 竞技场 D . 牧场
  • 15. 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 (    )
    A . 造纸术 B . 指南针技术 C . 雕版印刷术 D . 活字印刷术
  • 16. 明太祖朱元璋铸了一块“内臣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挂于宫门里,可后来明代政治败坏的时期,司礼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原因是 (    )
    A . 政治腐败 B . 宦官专政 C . 中央集权 D . 君主专制
  • 17.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框架下发展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对这一时期最具历史洞察力的说法是(  )
    A . 近代社会的前兆 B . 康乾盛世的辉煌 C . 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D . 资本主义社会的来临
  • 18. 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其旨在说明 (    )
    A . 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 B . 中国经济总量居界前列 C . 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基础 D . 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新突破
  • 19. 以下资料可以作为研究虎门销烟直接证据的是 (    )
    A . 虎门销烟池遗址 B . 虎门销烟浮雕 C . 电影《林则徐》(1959年) D . [英]蓝诗玲著《鸦片战争》(2015年)
  • 20. 1864年,李鸿章主持购买了英国的一批修理机器,包括“汽炉、镟木、打眼、铰螺旋、铸弹诸机器”,自建了中国人的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这表明洋务新政 (    )
    A .   以自强、求富为目标 B . 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C .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D . 开始早期工业化的尝试
  • 21. 金冲及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看,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关于“新的起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 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 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 . 甲午战争造成了中国宗藩体系解体 D . 甲午战争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兴起
  • 2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规定 (    )
    A . 实行总统制 B .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 . 废除不平等条约 D . 推翻封建帝制,实行共和政体
  • 23. 1917年,中国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英招华工几乎全部被投放到前线,挖掘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护、掘埋尸体、清扫地雷、筑路架桥、解运粮草、装卸给养……但凡战争所需,几乎无处不往、无所不为。……法国军队总司令福煦也曾在给法国总理的信中写道:“(华工)是非常好的劳工,他们可以成为最好的士兵……”这说明中国参加一战的显著特点是 (    )

    A .   “以工代战” B . 文明出征 C . 不参与战务 D . 民间自发
  • 24. 1924年,黄埔军校的招生报考者一般要经过3次考试,入学后还需再进行一次考核,通过上述4关才能最终获得一期生的资格。这反映了当时 (    )
    A .   军事教育制度成熟 B . 注重人才的严格选拔 C . 革命军队纪律严明 D . 提高军人的文化素质
  • 25. 1933年10月,《勤奋体育月报》创刊词疾声呐喊:“强邻压境,国难当-.积极的注重国民体育训练,准备疆场强劲的战上,养成耻雪保国的健儿。这是今后全国体有界的动向,也是全国体育界的责任”这表明当时 (    )
    A .   中国传统体有向科学化发展的趋势 B . 七七事变后国人尚武意识被激发 C . 体育界自觉担当起抗日救亡的责任 D . 民众的体有观念得到极大地增强
  • 26. 1949年9月21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出了毛泽东当天晚上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新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里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 (    )
    A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 诞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 . 取得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D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
  • 27.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其中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海选”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28. 下图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几个阶段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应该是 (    )
    A . B . C . D .
  • 29. 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这说明中国 (    )
    A .   开始结束屈辱外交 B . 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注重睦邻友好关系 D . 已经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 30. 在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重要共识的基础上,1993年4月,备受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这一“重要共识”是 (    )
    A . 认同《告台湾同胞书》 B . 认同“一国两制” C . 实现直接“三通” D .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二、材料分析题
  • 31. (2020高三上·宜昌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狩三年(前120年),武帝任用齐地的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南阳的大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管盐铁事。次年,二人奏请把煮盐、冶铁及其贩卖的营业全归官府经办,并规定如有私自煮盐、冶铁的,处以(钛左趾)的刑罚,并没收其器物。从此,获利最厚的盐铁业全归官府经营,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元丰元年(前110年)出身于洛阳商人之家的桑弘羊又以搜都尉领大司农,继任掌管全国盐铁事业的职务。

    ——摘编自杨翼骧《秦汉史纲要》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由于对于商业和商人的认知和前期相比逐渐发生着变化,国家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对于商业政策和政治政策的调整,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安排采取了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宋代官府越来越多地退出商品经济的直接经营,把更多的经济空间让渡给民间,使整个商人阶层开始有了活跃的政治、经济空间。

    ——摘自王志立《宋代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影响及其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社会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同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敫(此字应加“西”字头)奏考帐……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7

    材料二 中书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曾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食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若通而为一,则可以计较兵积多少,财用有无,不致于冗。

    ——摘自《蔡忠惠公文集》卷22

    1. (1) 材料一中宋朝官制有何特点?
    2. (2) 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宋朝这种官制导致什么弊端?
    3. (3) 材料二中为消除“冗兵”弊端提出了“通而为一”(将材料中涉及的部门合并)的主张,分析这一主张不能实现的原因?
  •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70年,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据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如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从初期的经济困局中逐步恢复的具体举措。
    2. (2)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三个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3. (3) 根据材料三,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