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1-03-03 浏览次数:2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慧眼识真(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2020年是庚子年,最大的事件就是与新冠肺炎不期而遇。同样是庚子年的1840年,中英爆发鸦片战争,大清王朝急剧衰落。有关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英文化观念的差异 B . 偶然性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C . 为英国的工业品开拓市场 D . 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
  • 2. 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是(    )
    A . 1840年 B . 1842年 C . 1860年 D . 1895年
  • 3.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接受英国提出的条款,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    )
    A .   赔款2100万银元 B . 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C . 割香港岛 D .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 4.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是(    )
    A . 允许外国进驻北京 B . 设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 . 设天津为通商口岸 D . 设广州、上海等城市为通商口岸
  • 5. 考察历史遗迹,感受近代中国历史。走进如图历史遗迹,我们能感受到(    )

    A . 英国殖民者对华的卑鄙可耻 B . 英法联军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C . 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令人发指 D .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无恶不作
  • 6. (2020八上·滨州月考)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现,关键原因是(    )
    A . 它们都是保守落后的思想主张 B . 太平天国政权一直在迎战强敌 C . 爆发了天京事变 D . 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 7.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邓世昌奋勇抵抗日军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 . 定海战役 B . 黄海海战 C . 辽东半岛战役 D . 威海卫战役
  • 8. (2020八上·洛阳月考)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通过东交民巷,洗刷了四十多年来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与该耻辱相关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9. 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的口号是(    )
    A . 扶清灭洋 B . 均田免粮 C . 自强 D . 求富
  • 10. 政党出现、政党在社会革命和社会运动中发挥着领导作用,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特征。1905年由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 兴中会 B . 华兴会 C . 光复会 D . 中国同盟会
  • 11.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挽联反映的是(    )
    A . 绍兴起义 B . 黄花岗起义 C . 镇南关起义 D . 南昌起义
  • 12. 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有着“首义之城”的美誉;2020年年初,它同样承接着历史的使命,走在抗疫一线,成为名副其实的“首‘疫’英雄城市”。这里的“它”是(    )
    A . 北京 B . 上海 C . 昆明 D . 武汉
  • 13.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存”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这份《讨袁檄文》背后的历史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 B . 二次革命 C . 护国战争 D . 护法战争
  • 14. 1915年,为了这个大梦想(新文化﹣新国民﹣新国家),一批文化精英开始挽袖提笔、呐喊。下列哪一人物就是这一时期的精英?(    )
    A . 陈独秀 B . 梁启超 C . 孙中山 D . 李鸿章
  • 15. (2020·柳州) 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提到: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  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
    A . 中国开启了思想文化的新时代 B .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 .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16. 如图是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这条船被人们称为“红船”,因为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航船就是从这里扬帆起航的。“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    )

    A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 B .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被推翻 C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17. 北伐战争期间,共产党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赢得“铁军”称号。这名共产党人是(    )
    A . 叶挺 B . 毛泽东 C . 周恩来 D . 李云龙
  • 18.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A . 广州起义 B . 南昌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黄花岗起义
  • 19.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的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一二•九运动 C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 七七事变
  • 20. “时间:1937年9月;结果:将日军全部歼灭;影响: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是小明同学对某知识点的梳理,这一知识点应该是(    )
    A . 卢沟桥之战 B . 平型关大捷 C . 百团大战 D . 台儿庄战役
  • 21. 百团大战的指挥官是(    )
    A . 杨靖宇 B . 朱德 C . 彭德怀 D . 周恩来
  • 22.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
    A .   中原解放区 B . 东北解放区 C . 晋察冀解放区 D . 山东解放区
  • 23.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两句诗指的是(    )
    A .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 .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C .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 .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24. 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实业家是(    )
    A . 卢作孚 B . 张謇 C . 荣氏兄弟 D . 侯德榜
  • 25. 抗战期间由著名的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抗战歌曲是(    )
    A . 《黄河大合唱》 B . 《义勇军进行曲》 C . 《东方红》 D . 《团结就是力量》
二、史林释义(本题共3小题,每题12分,共计36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革命老人吴玉章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二:甲午战后,康有为等人起草了一份万人请愿书,尖锐地申明:“使(假使)前此而能变法,则可以无今日之祸,倘使今日而能变法,则可免将来之祸,若今犹不变,则他日之祸更有甚于今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罄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舆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1. (1) 材料一中“甲午战败”的“甲午”年是公历哪一年?材料一中“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指的是哪两次战争?“苛刻”条约是指什么条约?
    2. (2) 材料二中,起草“请愿书”的康有为是哪一政治派别的领袖人物?他在甲午战争之后领导了什么变法运动?这场运动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出了什么措施?
    3. (3) 材料三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为抗击日军的侵略中国军民开辟了哪两方面的战场?
    4. (4)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设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为什么要举行这个纪念活动?
  • 27.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材料二:(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一百年多前,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

    ﹣﹣﹣以上材料均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

    材料四: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1. (1) 材料一企业是在什么运动时期创办的?开展该运动的口号和主张分别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认为戊戌变法有怎样的双重性质?
    3. (3) 材料三中的武昌起义胜利后,起义军成立了什么政府?材料三中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号是什么?作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又被何人窃取?
    4. (4) 材料四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为拥护、宣传“德先生”“赛先生”创办了什么刊物?为反对“旧文学”,胡适在《文学改革刍议》一文中提出了什么主张?
  • 28.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请阅读以下诗词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仓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毛泽东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在起义失败后,他率军建立了哪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被称为什么?红军“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解放战争中的辉煌战果,南京是什么时间解放的?今天的北京在当年又是通过哪一战役实现解放的?
    4. (4)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由国民党领导中国革命失败,到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的胜利,你有何感想?
三、探究空间(第29题14分)
  • 29. 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回首历史,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飞跃,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预示着中国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担负使命,国难求生】

    材料一:“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不忘初心,艰难探索】

    材料二:为“走俄国人的路”,进攻中心城市,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到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败。失败后,毛泽东风趣地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当山大王”。后来,毛泽东立足中国国情,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携手御敌,顾全大局】

    材料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习近平

    1. (1) 材料一中的描述与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有关?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 (2) 试列举材料二中的“武装起义”(举一例即可)。
    3. (3) 材料中“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指的是哪里?“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具体是指什么?
    4. (4) 材料三中习近平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什么?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哪一场战役成为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