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1-01-31 浏览次数:1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能直立行走,头部保留着猿类的某些特征,学会使用火”依据信息判断此原始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半坡人
  • 2. 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是(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城市的出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3. 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是(    )
    A .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B .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 C . 黄帝陵 D . 陶寺都城遗址
  • 4.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 “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传说中的(    )
    A . 蚩尤部落 B . 盘古与女娲 C . 炎帝和黄帝 D . 尧、舜、禹
  • 5. “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下列禅让顺序正确的是(    )
    A . 舜→禹→尧 B . 禹→尧→舜 C . 尧→禹→舜 D . 尧→舜→禹
  • 6. 约公元前 2070 年,夏王朝建立。当时处于(    )
    A . 公元前 19 世纪 B . 公元 21 世纪 C . 公元前 21 世纪 D . 公元前 20 世纪
  • 7. 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和亲政策 D . 禅让制
  • 8.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四羊方尊 B . 司母戊鼎 C . 毛公鼎 D . 利簋
  • 9.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 10.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五霸之首”“他”指(    )
    A . 秦穆公 B . 楚庄王 C . 齐桓公 D . 晋文公
  • 11. 我国古代,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 . 史前时期 B . 春秋时期 C . 秦汉时期 D . 三国时期
  • 12. 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商鞅变法措施是(    )
    A . 确立县制 B . 改革户籍制度 C . 奖励军功 D .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13.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    )
    A . 灵渠 B . 驰道 C . 长城 D . 都江堰
  • 14.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中,擅长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是(    )
    A . 墨子 B . 孔子 C . 老子 D . 韩非
  • 15.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它是(    )
    A . 洛阳 B . 咸阳 C . 长安 D . 开封
  • 16. 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    )
    A . 休养生息的政策 B . 分封制度的推行 C . 法律制度的严酷 D . 基层管理的状况
  • 17. 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
    A . 消除王国的势力,使王国不再与中央作对 B . 加强对国家边疆的统一 C . 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全部统一于中央 D . 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
  • 18. (2020七上·德庆月考) 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
    A . 官僚机构臃肿 B . 宦官把持朝政  C . 豪强地主横行 D . 外戚势力膨胀
  • 19. 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    )
    A . 反对暴政 B . 创立宗教组织 C . 提出口号 D . 推翻统治王朝
  • 20.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的形成是在(    )
    A . 商朝 B . 春秋战国时期 C . 三国时期 D . 西晋末年
  • 21. 章学诚指出,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载体容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由此可知,章学诚认为(    )
    A . 使用简牍成本较高 B . 专制统治禁锢思想 C . 纸的应用影响文辞 D . 纸张促进文化交流
  • 22.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內迁的民族主要有(    )
    A . 匈奴、鲜卑、羯、氐、羌 B . 匈奴、鲜卑、羯、氐、蒙古 C . 蒙古、鲜卑、羯、氐、羌 D . 匈奴、女真、羯、氐、羌
  • 23.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③北方战乱,人口南迁       ④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24. 如果把“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边疆民族內迁”“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成一个单元,最恰当的主题是(    )
    A . 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
  • 25. 某校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设计活动,下边明信片设计稿的主题是(    )

    A . 科学技术发达 B . 医学领先世界 C . 手工技艺精湛 D . 绘画成就卓越
二、 非选择题(3 小题,共 35 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末百姓讲述其家简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材料三:壮士不死则已,死要立下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司马迁《史记》

    1. (1) 写出所示秦朝政治建制的名称?图示官职中掌管行政;负责军事
    2. (2)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的哪些社会现象?(写出两点即可)
    3. (3) 写出材料三民众的心声。
    4. (4) 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1877 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西部、南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路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两千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

    材料三:

    1. (1) 材料一“骞”指哪一位历史人物?“凿空”的含义是什么?
    2. (2) 通过对材料二解读,你了解到“丝绸之路”的信息有;(填写序号即可)

      A:开通之人   B:名称之意   C:命名之人   D:命名之时   E:路线用途

    3. (3) 依据地图,画出陆上“丝绸之路”简单的路线。(利用箭头表明方向,地点包括起

      点、途经的主要地区)

  • 28. 下列三幅地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著名战役的形势图。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以“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战役”为题,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历史短文。


    要求:(1)结合形势图,写出三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战役结局及影响,三次战役有何共同特点?同时谈谈你对战役有何认识。
    (2)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成文。字数在 200 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