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六校联考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1-01-25 浏览次数:2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个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建立的国家应该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东周 D . 西周
  • 2. (2019八上·长兴期中) “失败乃成功之母”指的是无论什么失败,只要你跌倒后能马上爬起来,跌倒的教训会成为有益的经验,帮助你取得未来的成功。主要思想与这一段话的意思一致的学派( )
    A . 道家 B . 儒家 C . 墨家 D . 兵家
  • 3. 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源于春秋争霸的是(    )


    A . 退避三舍  B . 围魏救赵    C . 纸上谈兵     D . 三顾茅庐
  • 4. (2018九上·天台月考) 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郡县制  D . 分封制
  • 5.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一谚语反映了古罗马的繁荣。下列关于古罗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起源于意大利塞纳河畔 B . 凯撒大帝时进入帝国时期 C . 最重要的机构是公民大会 D . 罗马共和国政权掌握在贵族奴隶主手中
  • 6. (2018八上·浙江期中) 在西欧中世纪,经常会有人因思想和文化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从而受到宗教审判。这种现象实际体现的是(      )

    A . 罗马教皇占有全西欧三分之一的土地 B . 罗马教皇的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 C . 在中世纪的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于一切之上 D .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 7. (2019八上·余姚期末) 某校808班要出一期“辉煌的古希腊文明”的黑板报,下列素材可以选用的有( )

    ①阿基米德与浮力定律②《一千零一夜》③《荷马史诗》④《十二铜表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通过宗教将松散的部落文化联合起来,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征战、商业、政治、移民等),各个地区的文化得以传播、交流。”这是对哪一宗教历史贡献的描述(    )
    A . 基督教 B . 佛教 C . 道教 D . 伊斯兰教
  • 9. (2020八上·台州月考) 649年,孝德天皇下诏令国博士高向玄理与僧旻“置八省百官”,地方设国、郡、里……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上述这些措施(   )
    A .   创立了天皇制度 B .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 保障了贵族权利 D . 形成了武士阶层
  • 10. (2020八上·台州月考) 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
    A . 周武王 B . 齐桓公 C . 秦始皇 D . 秦穆公
  • 11. (2020八上·台州月考) 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    )
    A . 休养生息的政策 B . 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C . 法律制度的严酷 D . 基层管理的状况
  • 12. 《秦始皇》和《大汉天子》等历史影视作品热播后,很多人对秦始皇、汉武帝等古代帝王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秦始皇、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分别来源于(   )
    A . 儒家、墨家学说 B . 儒家、道家学说 C . 法家、儒家学说 D . 法家、道家学说
  • 13. 仰天长啸的骏马寓意美好.如下图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哪一种?( )
    A . 甲骨文 B . 大篆 C . 小篆 D . 楷书
  • 14. (2018八上·余杭期中) 评价历史人物要把握“全面性”。以下关于秦始皇筑长城的评价比较全面的观点是(   )
    A .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B .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 C . 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D . 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 15. 农民起义通常是指由农民阶层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我国历史上开此先河的是()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刘邦、项羽起义  C . 黄巾军起义 D . 太平天国运动
  • 16. 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改变这境况,汉高祖(    )
    A . 下令“兵皆罢归家” B . 实行三十税一,不增加宫室数量 C . 重视“以德化民” D . 只用瓦器作陵墓的装饰品
  • 17. “四面楚歌”这一成语源于一场战争。公元前202年,汉军包围楚军,并唱起楚歌,勾起楚军的思乡之情,楚军无心恋战,纷纷溃散。这场战争带来的结果是(    )
    A . 秦朝灭亡 B . 秦朝统一 C . 西汉建立 D . 起义失败
  • 18. 西汉初年,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景帝时又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还减轻刑法,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等。汉初统治者实行这些措施的原因是(    )

    ①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②人民对政府不满,不断起来反抗

    ③为汉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④为了创造安定的社会局面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9. (2020八上·台州月考) 货币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大事,下图中的货币是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的,它始于( )

    A . 秦朝 B . 隋朝 C . 西汉 D . 东汉
  • 20. 下侧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

    A . 实行“削藩” B . 推行分封制  C . 颁布“推恩令” D . 在长安兴办太学
  • 21.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 .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 .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 . 稳固大一统局面 D . 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 22.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放置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 加强货币管理 B . 强化监察制度 C . 削弱诸侯实力 D . 铲除地方割据势力
  • 23. (2019八上·柯桥月考)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全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汉代也受到高度重视,汉武帝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官职有(    )

    ①刺史    ②郡守        ③司隶校尉       ④三司使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24. (2019八上·台州月考)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意见(    )

    ①有利于学术文化的繁荣

    ②推动儒学占据主导地位

    ③有利于公平地选拔人才

    ④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第25题8分,第26题8分,第27题10分,第28题8分,第29题18分,共52分)
  • 25. 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欧亚非区域文明成果图示

    材料二   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地图

    1. (1) 请仿照示例,将材料一图片下方的数字序号与材料二图片中的字母相对应。

      示例:A:    ④   

      B:C:D:E:

    2. (2) 优越的自然条件哺育了早期的文明。图中B、C、D、E四个早期区域文明发祥地具有哪些相似的自然条件?
  • 26. 早期文明,东西辉映,异彩纷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朝代)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 图2:古代印度的        制度

    1. (1) 根据所学知识,补充材料中图1、图2横线上的内容。

      图1:(朝代)的等级制度。图2:古代印度的制度。

    2. (2) 这两种制度在后来都产生了消极影响,请结合相关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 27.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精神和民族品格的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

    材料二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武帝)及其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①我国已发现年代最早的文字是

      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朝代)

      ③秦长城西起,东至

    2. (2) 结合材料二,回答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3. (3) 结合材料三,请说出汉武帝将“儒术”扩展并延长的具体举措。
  • 28.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记载,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创县制,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材料二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完美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

    1. (1) 请分别写出材料一、材料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
    2. (2) 结合上述两个历史事件,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说明“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
  • 29. 民主与法治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之一,是我国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它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

    ——新浪网

    材料二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注: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所谓“公天下”。)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多数票判其服毒。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 (1) 材料一中的这一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子认为要如何治理国家?
    2. (2) 材料二中,柳宗元认为哪一制度开了“公天下之端”?秦始皇在政治领域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举措?
    3. (3) 这场审判,引起了人们对雅典制度的反思。请你结合苏格拉底案,运用所学知识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4. (4) 结合所学,请你谈一谈对于民主和法治的思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