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南江学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1-01-13 浏览次数:9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窗,注定要与诗词结缘的,它是诗人吟咏不尽的题材。文人墨客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就能信手拈来 , 有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毛滂的“窗破月寻人”,王维的“来日绮窗前”,这些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因此,人们一般都与窗平易近人.但也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绝无半点诗意的“铁窗”。人如遭牢狱之灾,失去了自由,那就连窗也变得硬邦邦,冷冰冰的了,此时的窗,就有了某种警世的意味。

    A . 结缘 B . 浩如烟海 C . 信手拈来 D . 平易近人
  • 2.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暖风和煦的3月,明德小学的孩子们来到了长沙县金井镇湘丰茶博园实践基地进行了“我与茶叶交朋友”主题科普。 B . 近日,在长沙市博物馆,举行了我校《国家宝藏》活动的总结汇报及优秀作品展。 C . 在初三中考动员会上,老师们郑重承诺: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为同学们的中考保驾护航。 D . 学校更换的干湿分类垃圾箱,是有效改善校园环境的举措。
  • 3. 下列有关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项是( )
    A . 二十四节气中,小满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B . 苏轼是北宋豪放派代表词人之一。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苏洵被称为“老苏”,苏轼被称为“大苏”,苏辙被称为“小苏”,三人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C . “龙腾虎跃”“猴年马月”“鸡犬相闻”中的动物都在十二生肖之列。 D . 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有关,七夕节则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
二、字词书写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智慧;读书,使人增长见识,谈吐文yǎ();读书,使人心旷神怡,如mù()春风;读书,使人情操得到陶),梦想得以放飞。

三、句子默写
  • 5. 古诗文默写
    1. (1) 露从今夜白,
    2. (2) 若夫,云归而岩穴暝。
    3. (3) 秋草独寻人去后,
    4. (4) 长风破浪会有时,
    5. (5) “乐”与“悲”,一直是古典诗文中重要的主题 。“,在乎山水之间也”是欧阳修政事之余与民同游山水之乐;“今日听君歌一曲,”是刘禹锡贬谪归来的苦中作乐;正如苏轼所写“,此事古难全”,人生无常,不如乐观旷达面对。
四、名著阅读
  • 6. 名著导读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的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他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性,磨得浓墨,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山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频,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选段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 “他”指的是
    2. (2)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故事情节,并说说这一情节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五、综合性学习
  • 7. 综合性学习。

    初中三年,转瞬即逝,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 (1) [拟写标语] 

      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往昔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2. (2) [设计活动]   

      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3. (3) 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50字:
六、诗歌鉴赏
  • 8.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 (1) 诗的第一、二两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2. (2) 诗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七、对比阅读
  • 9. 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注释】①聊:姑且(这里指随便)②贼:毁坏

    1.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杂然而前

      ②汝既不

    2.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3. (3) 甲文中的太守,乙文中的陶侃,他们都关心民生,甲文体现在,乙文体现在
    4. (4) 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心目中的好官还应该是怎样的?(答出两点即可)
八、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界定的“网红”具备三个特征:首先,“网红”必须来源于网络,具备网生性,而不能仅仅是线下名人的线上化;其次,“网红”要能够凭借优质的内容和个人魅力聚集粉丝,并能够对粉丝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产生影响;最后,“网红”必须是具备传播渠道的独立个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象征性的符号。报告将“网红”分为五种类型:电商网红、视频网红、直播网红、图文网红和事件网红。

    按照这种界定,这份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红”群体的粉丝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16年5月,仅微博平台的“网红”粉丝规模就已达到3.85亿人,在微博平台粉丝中比重为28%,仅次于娱乐明星的43%。

    报告还分析,“网红”的粉丝主要为17至33岁的高学历人群,“网红”与粉丝在年龄和学历程度上存在极大的相似性,这使得“网红”与粉丝往往拥有相似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他们之间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摘编自《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

    (材料二)

    (摘编自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

    (材料三)

    作为互联网新技术发展的一种“伴生物”,“网红”并没有原罪。但在看得见的“资本”的诱惑下,“网红”直播平台出现的参差不齐和鱼目混珠现象还是值得警惕。一些低俗的网红直播,对于未成年人和主流社会道德价值观,都是一种不可小视的侵蚀。一些低俗网络直播抓住了当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的空子,呈现出“野蛮生长”的不良态势。而要规范网络直播的有序发展,关键还是要建立有针对性和相适应的网络直播监管体系,并辅之以有效的惩戒措施,让低俗直播不敢播、不能播。当然,有效的监管体系,也要做好责任的分配,只有各个相关责任主体明确分工、紧密合作,才能让网络直播的监管之网越扎越牢。

    (摘编自郝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材料四)

    正因为“网红”的一举一动和无数互联网用户的“体验”息息相关,决定了人们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还应作为需要引导和规范的社会文化现象。移动互联时代,影响力越大,社会责任越大。尤其是考虑到那些关注“网红”且深受影响的青少年,“网红”经济更应有益于世道人心。从公众的角度,“网红”就是那些通过网络走红的人。既是能在自身的专长领域发挥到极致的草根达人,也有凭借爆料隐私、行为出格、装萌邀宠走红的各色人等。甄别良莠、择其善者而从之,应该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意识。

    互联网的兴起荡平了传统社会的成名壁垒,创造了成为公众人物的平等机会,使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独特的才能获取关注度和影响力。在这一过程中,“网红”需要善意运用自身影响力、主动维护社会公序良俗,让“网红”经济真正成为创业创新时代的一道风景。

    (摘编自韩立勇《“网红”经济应有益于公序良俗》)

    1. (1) 下列对材料二图表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图表中的曲线表明,2016年5月到2017年3月,除2016年8、9、11月份是负增长外,其余月份都处于增长状态。 B . 图表中的柱形图表明,微博“网红”短视频的发展是一个稳步增长的过程,到了2017年短视频数量增加更加迅速。 C . 对比发现,2017年2月微博“网红”原创视频播放量与2017年1月相比,“网红”原创短视频的播放量增加较少,增长率下落明显。 D . 2016年12月是微博“网红”原创视频井喷发展的开始期,与之前几个月相比,无论播放量还是增长率都有明显增加。
    2. (2) 根据材料一为“网红”下一个定义。
    3. (3) 你认为“网红”要继续良性发展需要哪些改进措施?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 11. 阅读《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完成小题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贺铭华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选自《诗文选粹》第九辑)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
    2. (2) 文章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第⑧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不能以文中出现的人物举例)
    4. (4) “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你也曾经历过磨难吗?你是怎样应对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 1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走出青春迷茫

    ①那一年,我们刚进入初三,学习的压力陡然增大,乌云总是遮艳着太阳,阳光照不进心灵,青春一片迷茫。

    ②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这群无所事事的男生突然疯狂地爱上了足球。每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提早半小时到校,畅快淋漓地踢上一场“早球”。上课却成了绝佳的“中场休息”,或假寐或小憩,窘态各异,但有一个步调是统一的:下课铃响,冲向操场,抓紧踢球,别无他想。

    ③我们痴迷足球,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梦想:要为中国足球的腾飞而奋斗!

    ④然而,在一个不见阳光的下午,我们的“足球梦”戛然而止了。戳破这个梦的是我们的班主任。那天下午上自习课,我们的守门员也许是太疲倦了,趴在桌上呼呼大睡,鼾声如雷,大家的哄笑引来了我们的班主任……结局是可想而知的,班主任默然捡走了我们的足球。我们在走廊里徘徊,在教室里踱步,行色恹恹,状如行尸。

    ⑤忽然一个男生说:“再买一个不就得了。”于是全班男生集资,又买了一个足球。我们像爱护宝贝一样把它藏起来,趁老师不在时偷偷地踢。当然了,纸是包不住火的。第二个球很快也被班主任没收了。班主任正色警告:“事不过三!”梦想再一次破灭,男同学又陷人巨大的迷茫;精神萎靡。既然不让踢球,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所以只能打开课本,佯装学习,并且趁机偷瞄女同学。

    ⑥那天早上,班里家庭条件最好的女生向同桌炫耀说:“我昨天去打网球了!”说完,就从包里掏出一个网球扔向天空。旁边伺机而动的一大群男生一哄而上,大家一瞬间都被点燃了,围着球一阵乱踢。一起笑着,疯着。网球滚向了操场,人群自动地分成两队,比赛开始了,一个网球,想要接住都很难。我们却踢得起劲,一脚射门,球跑到裤兜里了。守门员摸遍全身才把球找到, 大家笑成一团。此时我有点开心,又有点难过。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模样,不在教室里,不在校服里,就在此刻。

    ⑦这个网球的归宿和前面两个足球一样,我们的哄闹惊动了班主任,网球又被没收了。班主任还声明明天晨操后要罚男生到操场跑圈。这一次的没收大家无法接受,不能踢足球,甚至不能玩网球,那让我们玩什么呢?

    ⑧第二天晨操后,所有男生都站立在操场上,却一动不动,用静默表达无声的抗议。班主任显然对这一幕有些吃惊,但地并没有发怒,而是开始和我们细细叙谈:“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曾迷恋过琼瑶的小说,买过所有能买得到的琼瑶小说集。而且发誓要成为像琼瑶那样的小说家。结果呢,下课看上课也看,眼睛看近视了,镜片还越来越厚;成绩下降了,还没有一点反思的念头……人啊,年轻时迷茫,有青春力气,却找不到努力的正确方向;年老时清醒,却失去了青春力气,可能一事无成。真正懂得当下自己该想该做什么事了,你们就长大了。”

    班主任的话语如同晨曦中的那抹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内心,更照亮了我们的心灵。就在那一瞬间,我们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我们迎着阳光齐步向跑道跑去。

    ⑩从那以后,我们很少有人再逃课。我们这个班,创造了学校有史以来最高的高中录取率,我们的名字被学校骄做地展示在学校的宣传橱窗。

    1. (1)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

      老师的表现

      “我们”的心理或表现

      踢第一个足球

      行色恹恹

      踢第二个足球

      正色警告

      声明罚跑圈

      无法接受

      晨操风波

      醒悟

    2. (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班主任的话语如同晨曦中的那抹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内心,更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3.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借用“早球”“中场休息”等足球术语,运用动作描写与语言描写,形象描摹了一群执着于足球的男生形象。 B . 第二个足球被没收后,“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表明了“我们”痴迷足球的理由是“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 C . 第⑥段“我有点开心,又有点难过”中,“开心”指网球游戏带来了快乐,“难过”指这样开心的时刻太少,爱玩的天性得不到充分释放。 D . 文章的主要人物是班主任,正是由于班主任三次没收足球,罚跑圈,细心教育,学生才放弃足球,走出迷茫
    4. (4) 请你结合文章的主题和(链接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上。

      (链接材料)

      近年来,很多学校开设了《生涯指导》校本选修课,生涯指导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确定并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 。一名生涯规划导师说:“生涯规划 和理想的相同之处在于都 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都需要有实现目标的勇气和毅力;不同之处在于生涯规划 更注重目标与人个兴趣、性格特征和职业认知等方面的匹配,注重实现目标的阶段性规划,所以生涯规划在目标的实现方面更具有操作性和有效性。”

      ①产生“青春迷茫”的原因是什么

      ②我们怎样才能真正走出“青春迷茫”?请你法谈自己的看法。

九、作文
  • 13. 题目:倾听     ▲      的声音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诗歌除外)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 14. 作文。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马云说“我相信‘相信’”,著名作家梁晓声说“我相信中国的未来”,凤凰传奇在接受采访时说“你相信什么,便会成为什么”,相信,往往可以让人坚守理想,创造奇迹,获得成功,相信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他人、善良、纯真……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体验,以“相信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体(诗歌除外)自选,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