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1-01-13 浏览次数:1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B .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 C . 重力就是地球对它的吸引力 D . 只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产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 2. 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一时刻竖直上抛,A的初速度是B的两倍,则它们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是(   )
    A . 1:2 B . 1:4 C . 1:1 D . 4:1
  • 3. 汽车以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那么开始刹车后 内与开始刹车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 B . C . D .
  • 4. (2016高三上·六合期中)

    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木块被竖直的木板夹住保持静止状态,设每一木块的质量为m,则两木块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 0 B . 0.5mg C . mg D . 2mg
  • 5. 下列图中画出的弹力N示意图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6. 重100N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最大静摩擦力为27N。现用水平拉力拉木块,当此拉力的大小由零增大到26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当拉力大小由30N减小到27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2 , 则f1与f2的大小分别为(   )
    A . f1=25N f2=25N B . f1=25N f2=27N C . f1=26N f2=25N D . f1=26N f2=27N
  • 7. (2019高三上·衡阳月考) A、B两质点在同平面内同时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置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①是顶点过原点的抛物线的一部分,②是过点(0,3)的一条直线,两图象相交于坐标为(3,9)的P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质点A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质点B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在前3s内,质点A比B向前多前进了9m D . 在3s前某时刻质点A,B速度相等
  • 8. (2019高三上·大庆月考) 有人认为在运动学中引入“加速度变化率 ”很有必要,它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很舒服,否则人感到极不舒服.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取t=0时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加速度变化率以及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变化率”的单位是m/s2 B . 加速度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 . 在2s内汽车的速度可能一直在减小 D . 若汽车在t=0时刻的速度为3m/s,则2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6m/s
二、多选题
  • 9.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走完第1米所用时间为t1 , 走完第2米所用时间为t2 , 走完第1米时的速度和走完第2米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t1:t2=1: B . t1:t2=1:( -1) C . v1:v2=1:2 D . v1:v2=1:
  • 10. (2020高一上·海南期中) 一质点在连续的6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内位移为12m,最后一个2s内位移为36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 B . 质点在第2个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2m/s C . 质点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12m/s D . 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6m
  • 11. 一辆汽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时之初,速度为6 m/s,运动28 m后速度增加到8 m/s,则(   )
    A . 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3.5 m/s2 B . 这段运动所用时间是4 s C . 自开始计时起,第2s内平均速度是6.75 m/s D . 从开始计时起,经过14 m处的速度是5 m/s
  • 12. 在某次军事演习中,空降兵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当下落到距离地面适当高度时打开降落伞,最终安全到达地面,空降兵从跳离飞机到安全到达地面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空降兵在0~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 B . 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在逐渐减小 C . 空降兵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D . 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
三、实验题
  • 13. 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 (1) 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 (2) 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图,纵轴表示的是钩码质量m,横轴表示的是弹簧的形变量x。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N/m(重力加速度g取 );
    3. (3) 实验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跟弹簧伸长量(填“成正比”“成反比”);
    4. (4) 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a和b,画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 a的原长比b的长 B . 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 . 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 . 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5. (5)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图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关系图线,图线的 段明显偏离直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14. (2018·海南) 学生课外实验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实验时,他们先测量分液漏斗下端到水桶底部的距离s;然后使漏斗中的水一滴一滴地下落,调整阀门使水滴落到桶底发出声音的同时,下一滴水刚好从漏斗的下端滴落;用秒表测量第1个水滴从漏斗的下端滴落至第n个水滴落到桶底所用的时间t

    1. (1) 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表示为g= (用s、n、t表示);
    2. (2) 如果某次实验中,s=0.90m,n=30,t=13.0s, 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m/s2; (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3) 写出一条能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
四、解答题
  • 15. 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水平轻质弹簧秤固定在直立的墙壁上,用力 向左拉动B,使它向右匀速运动,这时弹簧秤的读数恒为 ,已知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求:

    A、B间摩擦因数;B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

  • 16. 如图,一个水滴从离地面45m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途中用t0=0.4s的时间通过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4m,g取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问:

    1. (1) 水滴落地所需要的时间;
    2. (2) 水滴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3. (3) 屋檐离窗口上沿的高度。
  • 17.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 125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问:
    1. (1) 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 (2) 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 m/s2
  • 18. 质点A沿直线以vA=5m/s匀速运动,某时刻(t=0)在A后面与A相距△x=7.75m的质点B由静止开始起动,质点B运动方向与A一致,其加速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求:

    1. (1) 质点B在第1s内的位移多大?
    2. (2) 质点B追上A之前,哪个时刻二者间的距离最大?这个最大距离为多少?
    3. (3) 质点B出发后经多少时间追上A?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