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新邵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1-01-04 浏览次数:14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黑(yŏu)   锐不可当    蒙(wèi)     摩肩接踵 B . 然(qiáo)   藏污纳垢    热(zào)     杳无消息 C . 熟(xián)   和言悦色    首(qiào)    重峦迭嶂 D . (ăi)     震耳欲聋    热(chì)     广袤无垠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会场上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掌声。 B . 三十多年前,战士们在戈壁滩白手起家,建起了我国的火箭发射基地。 C . 这场足球赛太不精彩了,看得观众恹恹欲睡 D . 酷热的天气里,人们大多躲在房间吹空调,大街上行人寥寥无几
  • 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当代中国工匠传奇的人生故事,展示了他们非凡的职业绝技。 B . 由于青少年缺乏分辨力,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产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C . 中国国家馆以科技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带给参观者新颖刺激的多维体验。 D . 今日之中国以启迪人心的理念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为世界发展注入动力,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 4. 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

    金华火腿皮薄骨细,腿心饱满,精中夹肥,;瘦肉细嫩,;肥肉透明,;咸淡适中,鲜美可口;芳香浓烈,滋味清醇;形似竹叶,

    A . ①大方雅致    ②亮若水晶    ③红似玫瑰    ④油而不腻 B . ①红似玫瑰    ②大方雅致    ③油而不腻    ④亮若水晶 C . ①亮若水晶    ②油而不腻    ③大方雅致    ④红似玫瑰 D . ①油而不腻    ②红似玫瑰    ③亮若水晶    ④大方雅致
  • 5. 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答谢中书书》一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 B . 朋友的父亲八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尊大人寿比南山! ” C . 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D . 《与朱元思书》中描绘了富春江秀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避世隐退的思想感情。
  • 6. 下列各句中对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 B . “大山深处,有一个神秘的山洞”中的“大山深处”是句子的状语部分。 C . “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主干是“长城显示了智慧和力量”。 D .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是陈述句。
  • 7. 给下面材料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报讯 由中央电视台、战友电视艺术中心等联合投资出品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红星照耀中国》,于17日在上海举行开机仪式。电视剧《红星照耀中国》以斯诺夫妇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为故事主线,讲述了1928年至1941年中国发生的社会变革和重大历史事件。该剧导演臧云飞表示:“这部剧最大的看点是用独特的视角还原中国这段革命历史。将这个题材搬上电视荧幕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

    A . 电视连续剧《红星照耀中国》在上海举行开机仪式      B . 《红星照耀中国》举行开机仪式 C . 臧云飞谈电视连续剧《红星照耀中国》 D . 多家单位投资出品电视连续剧
  • 8. 下列对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 . 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 . 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展现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 . 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句子默写
  • 9. 古代诗文按要求填空:
    1. (1) 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
    2. (2) ,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其二)》]
    3. (3) 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4) 我报路长嗟日暮,。(李清照《渔家傲》)
    5. (5) 《龟虽寿》中曹操自比一匹年老的千里马,但仍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的句子是“。”
    6. (6) 《富贵不能淫》中,揭示了大丈夫含义的句子是“富贵不能淫,。”
三、综合性学习
  • 10. 综合性学习

    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1) (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

      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2. (2) (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3. (3) (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上联:长辈言传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

四、现代文阅读
  • 11. 记叙文阅读

    老师是一只“青蛙”

    孙娟

    ①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同往常一样,我们又该学习新课了。不同的是,有许多老师来听课。

    ②这次学习的课文是《坐井观天》,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以前,每学完一课,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我都要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效果非常好。这次,我要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我让同学们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井口了,将会怎样。果然,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一次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和同桌互说,有的前后位凑在一起争论,还有的仰起小脸在思考。

    ③待平静下来,我开始点名。李梦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声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王佳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上面飞舞着蝴蝶和蜜蜂,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孙艳蔷同学竟然让青蛙坐上了飞机去环球旅行,青蛙一下飞机就对小鸟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大啊!”听课老师都被他的话逗笑了,我也没想到她会把正大综艺的广告词“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改用得这么恰当。

    ④张雨是新转来我班的学生,我看到她把手举得高高的,便点了她的名。她站起来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我也笑了。我打断了她的话,问大家:“是井里好,还是井外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井外好。我示意张雨坐下,随口说道:“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之后,我又让大家把自己想的和说的写下来。

    ⑤在批阅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时,我看到了张雨续写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它来到一条小河边,它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声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赶回去,又跳到了井里。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啊!

    ⑥我的心被震撼了。河水里常漂有死鱼,菜市上也常有卖青蛙的,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让青蛙跳回井里又有什么不好?可我却没有给她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倘若让她把话说完,不仅同学们不会再笑她,而且也将给我的课堂教学增添一抹亮色。我不是要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吗?可我竟然说她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需要跳出来的恰恰是自以为是的我自己!

    ⑦提起笔,我在张雨作业下的空格里工工整整地写下一句话:“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

    (选自《课外阅读》)

    1. (1) 选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2) 选文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3) 联系上下文,理解选文第⑥段加点词语“竟然”的深刻含义。
    4. (4) 结合选文,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 12. (2020八下·蚌埠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冬眠的奥秘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韵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适应严酷的环境。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l0分钟才跳一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和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能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三十多岁,后者却只能活到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得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l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改)

    1.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2) 阅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3. (3) 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4. (4) 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 (5) 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1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五、对比阅读
  • 13. 文言文阅读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晓雾将

      ②夕日欲

      无与为乐者:

      ④怀民亦未

    2. (2) 下列对《记承天寺夜游》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B . 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C . 这篇随笔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D . “闲人”,意为清闲的人。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却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以及自我排遣的旷达。
    3.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4) 《答谢中书书》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作文
  • 14. 请以《一句话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600以上。

  • 15. 阅读材料后作文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600以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