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八所省示范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

更新时间:2021-01-18 浏览次数:17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交警拦住。交警说:“这位女士,您刚才的车速是80km/h”,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8分钟,怎么可能走了80公里呢?”关于这段对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交警说的指的是平均速度 B . 交警的意思是:如果女士继续开车,则一个小时就一定走80公里 C . 女士困惑的原因是没有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D . 女士和交警产生矛盾的原因是由于两人选择的参考系不同
  • 2. 如图所示,运动员将重为G的篮球投向空中,若考虑空气阻力Ff , 则篮球向斜上方运动的某一时刻,下列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如图所示,小球以v1=3m/s的速度匀速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t=0.01s后以v2=2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小球在这0.01s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

    A . 100m/s2 , 方向向右 B . 100m/s2 , 方向向左 C . 500m/s2 , 方向向右 D . 500m/s2 , 方向向左
  • 4.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用物体间必须相互接触 B .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物体只在重心处受到重力作用 C . 弹力是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力的作用 D . 静摩擦力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运动的物体受到的
  • 5. 相关媒体报道称:中国在建的航母将直接采用核动力,并直接采用电磁弹射的方式起降战斗机。假设航母处于静止状态,跑道总长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 , 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
    A . 5m/s B . 10m/s C . 15m/s D . 20m/s
  • 6. 打黑风暴中,特警队员起了重要作用,在一次日常训练中,队员用双手握住一根固定的竖直铁杆,他匀速向上爬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 , 他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 , 则(   )

    A . f方向向上,f方向向下,f=f B . f方向向下,f方向向上,f>f C . f方向向上,f方向向上,f=f D . f方向向上,f方向向下,f>f
  • 7. 某同学为了估测某“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他从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下落,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块砖的厚度约6cm,若想估算该照相机的曝光时间,还需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   )

    A . 石子的质量 B . 照片中石子径迹的长度 C . 照片中A点距地面的高度 D . 石子释放时距地面的实际高度
  • 8. (2019·石家庄模拟)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停车让行。”一辆汽车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的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过,随即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汽车在最后2s内的位移为4m,则汽车距斑马线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9. (2017高一下·佛山期中) 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 5s内物体的(   )

    A . 路程为65 m B . 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 C .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 . 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
  • 10. —铁块的质量为m,被竖直悬挂着的磁性黑板紧紧吸住不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块受到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三个力的施力物体是黒板 B . 由于静摩擦力没有计算公式,所以铁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确定 C . 磁力和弹力是互相平衡的力 D . 磁力大于弹力,黑板才能吸住铁块不动
  • 11. (2018高一上·桂林开学考)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a、b加速时,物体b的加速度大于物体a的加速度 B . 20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 . 40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m D . 40s时,a、b两物体在同一位置
  • 12. 如图所示,x—t图象和v—t图象中的四条图线1、2、3、4分别表示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 . x—t图象中的t1时刻v1>v2 C . 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4的平均速度大于3的平均速度 D . 两图象中的t2、t4时刻分别表示两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三、实验题
  • 13. (2020高三上·北京月考) 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和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1. (1) 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cm,劲度系数k=N/m。
    2. (2) 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cm。
  • 14.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试根据纸带上的数据,完成下列任务:(小数点以后保留到百分位)
    1. (1) 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m/s;
    2. (2) 若AB、BC、CD、DE、EF、FG六段长度分别用符号x1、x2、x3 , x4、x5、x6表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用上述符号表示逐差法求解加速度的计算式a=,且小车加速度为m/s2

四、解答题
  • 15. 质量为3kg的空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F,当拉力F=10.3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g取9.8N/kg,完成下列任务:
    1. (1) 根据已知求解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 如该木箱原来静止,求在8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 (3) 木箱在12N水平拉力作用下运动,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 16. (2020高一下·诸暨期中)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

    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

    速度/(m·s-1)

    3

    6

    9

    12

    12

    9

    3

    1. (1) 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2. (2) 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 17. 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θ的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在斜面上,在第1s内位移为8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s内位移为2m,求:

    1. (1) 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2. (2) 整个减速过程共用多少时间。
  • 18.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在前,速度为vA=10m/s,B车在后,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x0=500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如果前方没有任何障碍物,B车还要滑行1800m才能停止。问:
    1. (1) A车若仍按原速前进,请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 (2) 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使A车收接到信号立即加速前进,若不计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大时,才能避免事故发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