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1-01-07 浏览次数:9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酝酿(liàng)    吝啬(lìn)    菡萏(hán)    咄咄逼人(duō) B . 气概(kài)    蝉蜕(duì)    秕谷(bì)    淅淅沥沥(lì) C . 纯粹(cuì)    干涸(hé)    坍塌(tān)    拈轻怕重(niān) D . 女娲(wā)    痒酥酥(sū)    御聘(pìng)    骇人听闻(hài)
  • 2.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朗润    绝别    祷告    翻来复去 B . 绅士    分岐    心绪    油然而升 C . 怂恿    蜷伏    惩诫    惊荒失措 D . 匍匐    头衔    蓬勃    杞人忧天
  • 3. 下文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的雨,(        )而温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        )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        )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        )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A . 细腻  凉爽  迅疾  慈祥 B . 凉爽   迅疾    慈祥   细腻 C . 细腻  迅疾  凉爽  慈祥 D . 凉爽   细腻    慈祥   迅疾
  • 4. (2019·郴州) 下面语段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的一处是(    )

    A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B好的家训是一代又一代人能否健康成长的保证 , 时过境迁,许多人不禁发问:家训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日前举行的郴州市“家训与文化传承”理论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C家训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 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家训。为此,D专家呼吁要重建现代家训文化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名著阅读
  • 5. 名著阅读

    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铙命!”行者却才收了手脚道:“你才认得孙叔叔么?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罗刹道:“叔叔,有扇!有扇!你出来拿了去!”行者道:“拿扇子我看了出来。”罗刹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区,执在旁边。行者探到喉咙之上见了道:“嫂嫂,我既铙你性命,不在腰肋之下搠个窟窿出来,还自口出。你把口张三张儿。”那罗刹果张开口。行者还作个蟭蟟(jiāoliáo)虫,先飞出来,叮在芭蕉肩上。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选段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作者是
    2. (2) 选段体现了“孙行者”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三、综合性学习
  • 6. 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关于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用一句切合语境的唐诗填空。

      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

    2. (2) 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

      水清鱼读月  山静鸟

    3. (3) 请你拟一则宣传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不超过20个字)
四、句子默写
  • 7. 默写。
    1. (1) ,江春入旧年。
    2. (2) 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 (3) ,一夜征人尽望乡。
    4. (4) ,便引诗情到碧霄。
    5. (5) 人们常用《诫子书》中两句话作为自己“志存高远”的座右铭。
五、课外阅读
  • 8.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 , 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②一:当初。会:约定。③罢:取消。

    1. (1) 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文侯与虞人猎()    ②日与群臣饮酒(

      ③而天)     ④命驾将野(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②乃往,身自罢之。

    3. (3) 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一处)

      吾与虞人期猎

    4. (4) 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可用文中词语回答)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六、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的心

    林清玄

    ①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②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微博]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辩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③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④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⑤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⑥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⑦秋天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⑧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⑨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1. (1) 本文在开篇和接近结尾两处各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作用。
    2. (2) 作者笔下的“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
    3. (3) 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①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②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

    4. (4) 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谈谈你的理解。
  • 10. 阅读《笔下犹能有花开》(肖复兴)完成下面小题。

    ①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

    ②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我画雪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

    ③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大,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

    ④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然?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

    ⑤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是在画我?”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想下来,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東手就擒的感觉。我很尴尬,赶紧坦白:“是画您呢。”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我也会画画。”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我跳过去了那个高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也能跳。”

    ⑥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我指着杂志对她说:“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她拧开笔帽,对我说:“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我说:“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

    ⑦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我说:“您已经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你猜。”我说:“我看您没到八十岁。”她笑了,仲出手冲我比划:“八十八啦!”

    ⑧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这么一把年纪了,心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人并不多。

    ⑨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

    1. (1) 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场景

      偶遇老太太

      画像被发现

      老太太画花

      得知其年龄

      我的心理

      羡慕

    2. (2) 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 (3) 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我两眼

      ②她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

    4. (4) 第⑨段画线句子中的“花”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
七、作文
  • 1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 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①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取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④抄袭是不良行力,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