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濉溪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1-01-05 浏览次数:9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是(   )
    A . 黄河 B . 印度河 C . 尼罗河 D . 底格里斯河
  • 2. (2019·龙东) 世界上已知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哪位国王制定的(   )
    A . 屋大维 B . 汉谟拉比 C . 穆罕默德 D . 查理一世
  • 3. (2019·曲靖) 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与印度相关的古代文明成就是(    )
    A . 帕特农神庙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公历的产生 D . 发明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 4. (2019九上·保山月考) 在古代世界,率先建立民主制度,被誉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摇篮”的是(    )
    A . 古代埃及 B . 古代印度 C . 古代雅典 D . 古代罗马
  • 5. 《十二铜表法》中提到“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反映出(    )
    A . 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 B . 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C . 遵守法律是罗马人的责任 D . 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 6. (2019·聊城) 如果组织学生开展以“探寻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应首选(    )
    A . 胡夫金字塔 B . 帕特农神庙遗址 C . 罗马半兽场遗址 D . 麦加清真寺
  • 7. (2019·海南) 这是一套独特的仪式,即臣服礼。封臣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这一仪式在11世纪普遍存在于(   )
    A . 东罗马帝国 B . 阿拉伯帝国 C . 西欧 D . 日本
  • 8. (2019·永州)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组织 B . 庄园领主的土地称为“份地” C . 庄园领主可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 D . 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权益
  • 9. (2019九上·新兴期中) 上课记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下图为小军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12—13世纪

    地点:欧洲

    赞誉:“最美好的花朵”

    权利: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A . 大化改新 B . 西欧庄园 C . 大学兴起 D . 自治城市
  • 10. (2019·北部湾)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拜占庭帝国是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 B . 明朝降将吴三桂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C .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D . 二战后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 11. 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B . 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C . 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D .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 12. (2019·呼和浩特) 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 . 伊斯兰教的多神崇拜 B . 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 C . 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 D . 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
  • 13. (2019九上·韶关期中) 随着法律的规范,西欧越来越多地区的农奴取得劳役豁免权的办法是(    )
    A . 战场立功 B . 积极耕战  C . 货币购买  D . 商业纳税
  • 14. 恩格斯在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伟人时说:“他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这位诗人的代表作是(   )
    A . 《蒙娜丽莎》 B . 《哈姆雷特》 C . 《神曲》 D . 《最后的晚餐》
  • 15. 亚当•斯密说:“美洲的发现,经由好望角前往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的、最重要的事件。”这一“事件”是指(   )
    A . 独立战争 B . 新航路开辟 C . 西进运动 D . 郑和下西洋
  • 16. 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评价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殖民扩张,应该是(   )
    A . “带着血泪的进步” B . 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给亚非拉造成了无穷尽的苦难 D . 冲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 17. (2017九上·东莞月考) 如果今年有人应邀参加了中国、美国、法国三国的国庆,按时间他参加的顺序应是(  )
    A . 法国、中国、美国 B . 美国、中国、法国 C . 美国、法国、中国 D . 中国、美国、法国
  • 18. (2016·潮阳模拟)

    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 .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 . 拿破仑对外战争 C . 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D . 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 19.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

    A . 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激化 C . 专制王权同议会的矛盾激化 D . 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 20. (2019·沾化模拟) 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    )
    A . 蒸汽时代 B . 电气时代 C . 电子时代 D . 信息时代
  • 21. (2017·威海) “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这段话是《一口气读完世历史》对1848年发表的某一文献的评价,该文献是(    )

    A . 《共产党宣言》 B . 《人权宣言》 C . 《独立宣言》 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22. (2019·衡阳) 某国驻印度总督本廷克说:“这种灾难,在商业史上无与伦比。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据此判断当时印度反抗的是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西班牙 D . 葡萄牙
  • 23.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事件是(   )
    A . 彼得一世改革 B . 1861年农奴制改革 C . 二月革命 D . 十月革命
  • 24. (2019·盐城)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    )

    A . 社会进步 B . 社会矛盾 C . 社会变化 D . 政治制度
  • 25.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百科全书”,他曾说过“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个力量无边的人”。“他”是(   )
    A . 列夫·托尔斯泰 B . 梵·高 C . 巴尔扎克 D . 贝多芬
二、战争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三、综合题
  • 3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自《千年一叹》

    材料三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时期得到了实施。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也许没有哪部法典对世界有那么持久的影响。

    ——(美)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五  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三个文明都出现过断层,被野蛮文明取代、同化,然后灭绝。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邓敏《走读历史》

    材料四  北宋时,人造磁铁支撑的指南针出现并开始运用于航海。12世纪,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1. (1) 图一和图三的文物上有两种古老的文字,这两种古老的文字分别是什么?
    2. (2) 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人类历史经历的哪一社会时期?所代表的地区文明有哪些相似之处?
    3. (3) “在恒河边思考”的古印度思想先哲创立了哪个宗教?“在爱琴海边思考”的人是谁?
    4. (4) 材料中的“法典”指的是哪部历史文献?
    5. (5)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指南针的运用“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6. (6)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文明延绵流传的因素有什么?
  • 31.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和世界,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欧美工业化国家生产出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产品,同时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国际贸易得到很大发展,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则进一步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爱迪生是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为了解决漫漫黑夜给人类生活常来的困扰,他通过数千次的尝试,终于在1879年找到了一种新材料,成就了一项新的发明。随后他与大资本家合作办厂,将该项发明投入生产。1881年他研制出当时容量最大的发电机。1882年,建成全球第一座大型发电厂。1883年他发现热电子发射现象,推动了电子工业的创立。

    材料四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织工;只有……瓦特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五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1. (1) 材料一所说的工业化的“起点”开始于哪一生产部门?
    2.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交通运输的改进”主要得益于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重要发明?
    3. (3) 材料三中“一项新的发明”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你认为要成为名发明家应具备哪些优良品质?
    4. (4) 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5. (5) 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归纳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6. (6) 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就如何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建议。
  • 32. 探究大国崛起,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的美国面临着两大问题。当时,北方需要大批便宜的“自由”劳动力和工业原料,主张解放奴隶,而南方却占用了大批的劳动力,而且南方要求把奴隶制扩展到美国西部新增土地上……1860年,林肯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是:“The union mustand shall be preserved(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材料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材料四  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

    ——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五

    图一 英美两国1870年、1913年各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图二 诺贝尔(1833-1896)

    1. (1) 材料一英国创设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它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当时面临哪两大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3. (3) 材料三中数字的变化是俄国历史上哪次改革所导致的?简要说明这次改革的积极影响。
    4. (4) 材料四反映了日本什么历史事件?请分别举出“废旧制,立新政”的任意一项措施。
    5. (5) 根据材料五回答,图一美国从1870年到1913年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的发展趋势有什么变化?图二人物在军事、工程等方面重大的贡献是什么?
    6. (6) 综合以上材料,归纳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大国崛起的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