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东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1-01-12 浏览次数:1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8七下·太平开学考) 2009年11月,被确认为我国发现的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地区之一的苏州草鞋山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现,其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也已经种植水稻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聚落 D . 河姆渡聚落
  • 2. 明朝的许仲琳在其所著的《封神演义》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中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 . 商汤灭夏 B . 武王伐纣 C . 大禹治水 D . 涿鹿之战
  • 3.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④处应该是什么朝代(   )

    A . 夏朝 B . 西周 C . 东周 D . 商朝
  •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中国安阳殷墟正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殷墟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 5. 下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   )

    A . 司母戊鼎 B . 青铜立人 C . 青铜神树 D . 四羊方尊
  • 6. 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 . 春秋时期 B . 夏朝 C . 商朝 D . 西周
  • 7. (2018七下·太平开学考)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 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B . 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 C . 王室衰微、诸侯竞相称霸 D . 农业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
  • 8. (2018七上·九江期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 . 提出“仁”的学说 B . 提出“为政以德” C .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D . 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 9. 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防止官员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 . 枢密使 B . 御史大夫 C . 太尉 D . 刺史
  • 10. 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的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一童谣暗指(   )
    A . 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 B . 秦朝刑罚残酷,社会动荡 C . 阿房将灭亡秦朝 D . 秦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 11. (2019七上·长白期中) 象棋中的“楚河汉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 . 官渡之战 B . 长平之战 C . 刘邦项羽之争 D . 陈胜吴广起义
  • 12. (2018·遵义) 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关于《史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 B . 由史学家司马光所著 C .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 13. (2017七上·长春期中) 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 . 大兴土木 B . 大兴文治 C . 休养生息 D . 平抑物价
  • 14. 中国过去有种说法叫“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种说法除了有对《论语》的赞美,还隐含着儒家学说被奉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意思。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只有学习儒家学说才能到朝廷担任官职的情况最早出现在(   )
    A . 秦始皇时 B . 汉景帝时 C . 汉文帝时 D . 汉武帝时
  • 15.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政权中把都城设在洛阳的是(   )

    ①东汉  ②西汉  ③西晋  ④曹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如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A . 江南经济发展 B . 北方文化繁荣 C . 专制统治加强 D . 国家统一完成
  • 17. 南朝时,以为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去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
    A . 广州 B . 建康 C . 扬州 D . 荆州
  • 18. (2018七下·太平开学考) 周杰伦创作的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哪位书法家(    )
    A . 顾恺之 B . 司马迁 C . 祖冲之 D . 王羲之
  • 19. (2016七上·大石桥期末) 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后,你认为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 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 . 社会安定与对外开放 C . 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20. (2016七上·富顺期末)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B . 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 . 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 . 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二、列举题
  • 2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 (1) 是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
    2. (2) 战国时期秦国太守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3. (3) 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是
    4. (4)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首部农学“百科全书”的是
    5. (5) 东汉末年的,被后人称为“医圣”,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6. (6) 东晋的画家,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 22. 列举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1. (1) 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映”出自的战役:
    2. (2)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
    3. (3) 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
    4. (4) 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
三、辨析题
四、综合题
  • 27. (2019七上·菏泽期末)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较早进行汉化改革的皇帝,他在公元496年,领头把复姓拓跋改为元,从此他的姓名就成了元宏。其他如独孤氏改姓为刘,步六孤氏改姓为陆。当时鲜卑民族改姓达一百多。

    ——摘自中新网

    材料二  “太和改革”由孝文帝亲自设计和主导,基本上取得了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是先进文化、制度对落后文化和制度的取代;另一方面,孝文帝本人的改革意志和决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改革面临保守派阻挠和挑战的时刻,孝文帝始终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对破坏改革的势力进行强有力打击,扫除改革障碍,同时他还注意选贤任能,培养改革中坚力量,推动改革持续不断向前迈进。

    ——摘编自《北京日报》

    1. (1) 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哪一项汉化措施?请你再列举出两项他所实行的其他汉化措施。
    2. (2) 因当时北魏孝文帝的年号是太和,这场改革也被称为“太和改革”。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如何?
    3. (3) 根据材料二,谈一谈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今天的改革有哪些重要启示?
  • 28. 以下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

    1. (1) 上面图片展现的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这条交通要道被称为什么?谁对开辟这条历史要道贡献最大?写出地图中这条通道的出发点。
    2. (2) 概括这条通道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 (3) 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哪一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 2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分裂的时期,但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 发展的主流,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和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1. (1) 请完成下列表格。

      项目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

      皇帝总揽全国大权;在中央设①、太尉、御史大夫;

      地方实行②

      削弱诸侯国势力

      思想

      “焚书坑儒”

    2. (2) 从表格中内容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虽然不同,但相同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3. (3) 概括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进程发展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