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

更新时间:2021-08-18 浏览次数:8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年10月1日人民子弟兵在天安门前雄壮行进,当群众游行的欢呼声直上云霄,当璀璨的节日焰火点亮夜空,没有人会怀疑:“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走在了时代前列!”新中国70年的_______之所以彪炳人类史册,不仅因为取得的成就世所罕见,更在于对世界各国发展共性问题的回答,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    )
    A .   伟大成就 B . 伟大创造 C . 伟大历程 D . 伟大建设
  • 2. 2019年10月5日2时5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顺利将______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顺利。(    )
    A .  九号 B . 十号 C . 十一号 D . 十二号
  •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______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
    A . 第一 B . 第二 C . 第三 D . 第四
  • 4. 2019年12月1日,由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举办的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主场活动在______两地同时启动,标志着今年的“宪法宣传周”正式拉开帷幕。(    )
    A .   北京、天津 B . 广州、上海 C . 北京、上海 D . 北京、深圳
  • 5. (2019九上·吉林月考)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历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   )

    ①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不懈探索

    ②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③已经使积贫积弱的文明古国走上了发达国家道路

    ④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实现形式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6. 3月5日,2019年两会首场“代表通道”开启,8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大代表亮相,现场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用接地气的话语,讲述国家发展大计,讲述百姓脱贫故事。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国家综合实力,让人民收获更多幸福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家依法保障公民行使监督权  ②公民的民主政治意识不断增强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2019九上·新会期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必须问法于民、立法为民,既要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活动中的作用,又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这意味着良法应该(    )

    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②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④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十集大型政治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突出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高度智慧和辉煌成就。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②“将改革进行到底”表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19九上·吴兴期中)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北斗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近年来中国科技成果令人瞩目。对此说法正确的有(    )

    ①科技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③万众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④我国在一些重要的科技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下图漫画中做法有利于(    )

    ①彻底消除城乡差别,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②贯彻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③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④有效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1. (2019九上·合肥期中) 中美贸易战一个关键领域便是美国华盛顿搬出技术行业“大炮”,试图遏制在移动网络尤其是5G领域不容忽视的参与者华为,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这说明我国(    )

    ①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仍需提高

    ②目前科技创新水平严重落后于美国

    ③要坚持技术“引进来”为主

    ④在高新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2. (2019九上·高州月考)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国家强盛,人民群众过上富裕生活。取得上述成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了(    )
    A . 共同富裕的道路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 改革开放道路 D . 可持续发展道路
  • 13. 环境不是我们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而是我们从子孙那里借来的。作为今天的主人,我们要(   )

    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增强环保意识,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③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④为了保护环境,不再开发利用现有的各种自然资源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4. 2019年3月5日是第56个学雷锋纪念日。某市举办全民学雷锋,共创文明城“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弘扬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    ②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③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5. 小明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后,绘制了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表述有误的是(    )

    A . 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B . 我国基本建成小康社会 C . 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D . 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6. (2018九上·抚宁期末) 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分别比喻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②每个人的命运、前途,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前途密切关联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综合探究题
  • 17. (法治中国 法德相融)

    2019年2月2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了学习讲话精神,某校九年级(4)班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了以“聚焦建国70周年·法治中国正在路上”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材料二:2019年9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对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情况及建议人选进行了审议,并提出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草案。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活动,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强化国家意识、对功勋模范人物授予国家最高荣誉的现实需要,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精神的现实霄要,是全面实施宪法、彰显宪法精神的重要体现,赞成决定草案。

    1. (1)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建设法治中国要求必须坚持什么的有机统一?
    2. (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阅读材料谈谈这些功勋模范人物身上凝聚哪些精神?
    3. (3)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和道德是治国理政的两大法宝。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建设法治中国应怎样发挥法治和德治的共同作用?
    4. (4) 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我国科技创新捷报频传:首颗一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投入使用、北斗导航服务全球、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材料二:2018年中美创新能力对比表

    国别 创新能力全球排名 最具创新能力企业世界前50名上榜比例 科技进步贡献率
    中国 17 4% 58.5%
    美国 6 40% 80%

    材料三:2019年,美国挑起的对华贸易战不断升级。5月,又宣布对中国华为实施芯片等核心技术“断供。面对前所未有的封堵和打压,华为迎接挑战,及时公布准备多年的海里芯片、鸿蒙手机操作系統,并以1600多项5G核心专利,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占据主动权

    1.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科技创新怎样的现状?这得益于我国实行哪些战略?
    2.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3. (3) 联系材料三,从企业角度说说华为事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何启示。
  • 19. 材料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9年2月,美国航天局根据卫星数据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首。在中国的贡献中,42%来自植树造林,32%为种植农作物。

    材料二:来自沂蒙山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树睦说:“通过发展林果产业,绿色不断增多,不仅给荒地盖上‘绿被子’,还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这是老乡们重要的幸福来源。”

    材料三:绿色的校园,环保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张张五彩斑斓的板报、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讲座,让我们知道了使命与职责,更让我们铭记:相约。

    材料四:2019年6月5日是第四十八个世界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和联合国环境署在浙江杭州联合举办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以大污染防治为主题,近年来,中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重视程度之高、工作力度之大、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把蓝天保卫战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地方党委政府负责人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加大治污设备和运行的投入。越来越多的公众从绿色出行、随手关灯等点滴小事做起,呵护清新空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行百里者半九十。蓝天保卫战取得明显成绩,但污染治理成果仍不牢固,大气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不可能打几个冲锋就赢得蓝天常驻。政府、企业、公众需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地冲锋陷阵,而且要做好付出一些代价的充分准备。

    1. (1) 根据材料回答,全球变绿的中国贡献来自什么?
    2. (2) 我们为什么要不遗余力的打赢“蓝天保卫战”?
    3. (3) 全国人大代表李树睦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析“绿被子”和“钱袋子”之间的关系。
    4. (4) “守望绿色,是一种执着”,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如何守望绿色,建设绿色校园?(要求写出两种具体做法)
  • 20. 材料一: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 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是否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 是否需要培养古典诗词爱好(%) 为何古典诗词难普及(%)
    经常会 18.5 需要 70.0 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盛行 59.8
    偶尔会 61.0 不需要 15.5 应试教育导致 49.3
    很少会 17.9 不好说 14.5 难以理解 46.5
    从不 2.6     缺乏有效的传播形式 40.3
    有效学习时间不足 22.5

    材料二: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国家宝藏》《世界听我说》再到《经典咏流传》,多档文化类节目接连“火”遍电视屏幕和社交网络,不仅让观众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而且大大增强了公众的文化自信。节目同名图书亦持续畅销,公众为这类文化综艺节目点赞,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1. (1) 材料一的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
    2. (2) 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应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3. (3)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两个方面)
三、简答题
  • 21. “改革开放四十年,时代唱响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探究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小明同学绘制了如下年代尺:

    材料二:我国1978年以来经济发展情况

    1. (1) 从新纪元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2. (2)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怎样的?
    3. (3)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谈谈你对“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理解?
四、情境探究题
  • 22. (2019九上·滨州期中) 材料一: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料二: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中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
    2. (2) “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这种自信的底气来源于哪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