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五校联考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0-12-21 浏览次数:20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17·宜宾) 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在《神曲》中明确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深刻批判封建道德理论观念和社会陋习。这反映出(  )

    A . 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愿望 B . 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 文学艺术作品水平的落后 D . 社会等级观念完全消除
  • 2.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材料论述了欧洲土地关系变化和手工业发展的(    )
    A . 原因 B . 内容 C . 过程 D . 影响
  • 3. 小明翻阅到一组名称分别为“由非洲开往美洲的贩奴船”、“黑奴运抵美洲”的图片,该组图片反映了三角贸易的(    )
    A . 全过程 B . 出程 C . 中程 D . 归程
  • 4. (2017九上·临沂月考) 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挑战自然的伟大壮举。“1492年8月3日从西班牙的巴洛斯港起航,驶入茫茫的大西洋……到了古巴、海地……一块新大陆被发现了。”以上描述的是(  )
    A .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 . 达·伽马到达印度 C . 哥伦布发现美洲 D . 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 5. 13世纪时,有人公开主张大地球形理论。首次证实这一理论的是(    )
    A . 亚历山大东征 B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 . 麦哲伦船队的航行 D . 达·伽马的远航
  • 6.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15-19 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材料揭示了(    )
    A . 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 . 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 C . 罗马帝国的扩张范围 D . 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
  • 7.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    )
    A . 葡萄牙和西班牙 B . 葡萄牙和意大利 C . 西班牙和荷兰 D . 英国和葡萄牙
  • 8. (2019九上·朝阳期末) 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殖民扩张应该是(    )
    A . 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 . 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给亚非拉造成了无穷尽的苦难 D . “带着血泪的进步”
  • 9. (2018九上·阳江月考) 哥伦布到达美洲后, 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 . 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 B . 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C . 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D . 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 10. “估计在1850年,这些地区大约2500万的人口,如果没有奴隶贸易,这个数字可能会翻一番”材料中的“这些地区”主要指(   )

    A . 亚洲 B . 美洲  C . 欧洲  D . 非洲
  • 11. 有学者指出,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面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该学者的主要观点是(    )
    A . 工业革命开始于美洲 B . 非洲和欧洲都进行了工业化革命 C . 非洲奴隶反殖民压迫是正义的 D . 殖民扩张推动了工业化革命
  • 12. 某法律文件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由此该文件(    )
    A . 结束了英王的君主身份 B . 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 C . 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D . 保留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13. 17世纪中叶,英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最终确立了新的民主政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历史节点”是在(    )
    A . 1637年 B . 1640年 C . 1688年 D . 1689年
  • 14. 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    )    

    A . 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 . 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 . 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 . 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 15.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 . 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 . 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 . 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最高
  • 16. 美国某地有一座纪念碑,碑座上是一尊手握步枪、头戴草帽的民兵铜像,碑下刻着一段铭文:“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据碑文推断,这座纪念碑位于(   ) 

    A . 费城 B . 来克星顿 C . 华盛顿  D . 萨拉托加
  • 17. 华盛顿在1783年12月向国会交出军权的仪式上说: “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    )
    A . 废除黑人奴隶制 B . 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C . 颁布宪法,建立联邦共和国 D . 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18. 托马斯 杰斐逊在谈到华盛顿时说:“一个伟人的节制和美德,可能使这场革命免于像其他众多革命那样,使盼望建立的自由被扼杀而告终”。这主要赞誉华盛顿(    )
    A . 战胜英国殖民统治 B . 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C . 废除黑人奴隶制 D . 开创美国民主政治先河
  • 19.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段材料反映了拿破仑 ( )

    A . 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B . 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C .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 . 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 20. 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影响最广泛的一次革命,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 . 广泛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B . 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 C . 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 D . 启蒙思想是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 21.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

    A . 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激化 C . 专制王权同议会的矛盾激化 D . 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 22. 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要求,又开启了近现代法制的先河。下列三部文献评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②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③都确立了共和政体           ④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23.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英国《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共同目的是(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防范个人独裁 C . 建立共和制 D . 打击封建势力
二、综合题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去树枝,而任其主干和树根不动,它还是会再生并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议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这一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共和国成立)。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仍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注:1653年共和国名存实亡)。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 (1) 材料一中的“查理”“缙绅”各指什么?
    2. (2) 材料一中“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各指什么?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光荣革命”后英国找到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什么?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指出:“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材料二:马克思在评价这场战争的国际意义时说:“18世纪美国……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响了警钟。”

    材料三: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评价美国这次战争时说:“美国革命成为那些希望摆脱殖民地地位的民族所效法的榜样。”

    1. (1) 材料一中列宁所指的“战争”是哪次战争?为什么说这次战争是“真正解放”和“真正革命”的战争?
    2. (2) 材料二中“给欧洲中产阶级敲响了警钟”是什么意思?
    3. (3) 材料三中“希望摆脱殖民地地位的民族”主要指的是哪些地区的民族?
    4. (4) 综合材料,你如何界定这场战争的性质?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从而完成了恐怖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材料二: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三: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四: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但是当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存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列宁《论尤利乌斯》的小册子

    1. (1) 在材料一和材料二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两次出现“革命”一词,这里所说的“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2.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恩格斯是怎样肯定拿破仑的?
    3. (3) 材料四中,列宁否定拿破仑的原因是什么?
    4. (4)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拿破仑的论述是否矛盾?简要说明理由。
  • 27.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这次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次运动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

    材料二:法国大事年表(1789—1804年)

    时间

    历史事件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1789年8月26日

    制宪会议发布《人权宣言》

    1792年

    法国取得瓦尔密大捷,打退普法联军干涉,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4年

    热月党人发动热月政变处死罗伯斯庇尔,法国革命的高潮过去

    1794年10月

    拿破仑指挥法军瓦解了第一次反法联盟

    1795年

    拿破仑成功平定保王党的武装叛乱

    1799年

    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逐步建立起独裁统治

    1804年

    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

    1. (1) 材料一中“这次运动”是哪一场运动?
    2. (2) 据材料二,概括“1789—1804年间”法国政府和人民通过什么方式改变其社会状况的?
    3. (3)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运动对法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