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0-12-18 浏览次数:2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八上·新化期末) 小刚同学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估测数据,不合理的是(  )
    A . 他的质量大约是55kg B . 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 C . 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 D . 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2min
  • 2. 在今年10月1日我国建国70周年盛大阅兵式上,英雄的人民空军展示了各种新型飞机,其中就有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水平方向飞行的镜头,如图所示,飞机空中加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B . 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 . 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D . 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 3.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B . 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C . 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所计时间偏短 D . 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4.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B . 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曲 C . 斑马倒影 D . 平面镜中的像
  • 5.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面方法中错误的是()

    A . 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 B .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C .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 . 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靠近眼睛,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6. (2018八上·郑州期末) 2017年,共享单车在全国许多城市大量投放,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使用者用手机扫描车牌上的二维码,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如图所示。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 . 车圈为铝合金材质,可减轻质量 C . 自行车上的红色尾灯不能自行发光,晚上却可以提醒司机注意,主要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D .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的两倍焦距以内
  • 7. 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 . 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 . 镜中视力表的像到她的距离为5m D .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8. 据人民网报道:近日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全国近视眼人数竟已近4亿!中国学生的近视率排到了世界第二,仅次于新加坡。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
    A . 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 . 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 . 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 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 9. (2019·湘西)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射角是60° B . 入射角是30° C .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D . 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变
  • 10.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得出物体运动的情况,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 .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C . 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 .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 11. (2016·常州) 有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其横截面积是2.5mm2 , 质量为89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 则这捆铜线的长度为(   )
    A . 4m B . 40m C . 400m D . 4000m
二、多选题
  • 12.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 中国诗词大会 ,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C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 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非晶体的熔化
三、填空题
  • 13. 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cm,温度计的示数是℃。

  • 14. 如图某同学在研究声音的特性时,用硬纸片在钢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快,纸片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低),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

  • 15. 鱼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要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稍(填“上方”或“下方”)才能叉到鱼。这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像(选填“虚”或“实”)。
  • 16. 小雨用一个凸透镜和一张白纸做实验,将凸透镜放在太阳光底下,然后调整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当凸透镜与纸之间距离恰好为8cm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物体距凸透镜由30cm逐渐减小到10cm的过程中,要能在光屏上成像,必须将光屏逐渐凸透镜(填“远离”或“靠近”),他发现像逐渐(填“变大”或“变小”).
  • 17. 体积为0.5m3的木块,质量为200kg,它的密度为kg/m3 , 若把它分为体积之比为3∶1的两块,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四、实验题
  • 18. 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水平桌面的平面镜的上方竖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 (1)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这时反射角也减小,将三次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2. (2) 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
    3. (3) 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 19. 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

    则由装置图和上表数据可知:

    1. (1) 此物质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 (2) 在第10min时,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 20.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 (1) 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是∶
    2. (2) 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3. (3) 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如图b,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蜡烛B和像完全重合的现象。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
  • 21. 小杜同学做“测量食用奶密度”的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的操作错误是
    2. (2) 小杜改正错误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

      B.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 m1

      C.将适量的食用奶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食用奶的总质量 m2

      D.将烧杯中的食用奶全部倒入量筒,测出体积 V。

      考虑到食用奶在从烧杯中倒出时有残留,密度的测量值会(填“偏小”或“偏大”)。为此,小浩提出只要调整实验顺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实验顺序是 (填序号)。

五、综合题
  • 22.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爆米花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品,它通常是由玉米加工而成。那么玉米粒是如何变成爆米花的呢?

    传统的爆米机实际上是一个带有密封盖的铁罐子。加工爆米花时,用煤炉给装有玉米粒的爆米机加热,密封在罐里的玉米粒温度不断升高,其中的水分逐渐变成水蒸气,玉米粒内部压强不断增大,部分水蒸气从玉米粒中跑出,进入铁罐内,而铁罐内气体的温度也在不断升高,压强越来越大,玉米粒像吹足气的小气球,但由于受到罐内气压的约束,它们不能爆开。加热到一定程度时,迅速打开爆米机的密封盖,随着一声巨响,罐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高温高压的玉米粒突然进入气压较低的环境中,便迅速爆开,冲出铁罐子,变成了爆米花,同时在铁罐口有大量“白气”产生。

    1. (1) 如题中划线部分的描述,罐内玉米粒中的水,发生了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 (2) 从文中找出一个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注:不重复第一问的问题)

      问题:①

      回答:②

六、计算题
  • 23. 近几年我国高铁飞速发展,营业里程已达2.9万公里,包括近一万公里的高铁桥梁,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高铁大国,推动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若甲乙两地距离是900km,一列高铁早上9: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2:30到达乙地。这辆高铁在行驶途中以32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400m的桥梁,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s,求:

    1. (1) 高铁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2) 这辆高铁的长度是多少米?
  • 24. 学习了密度知识以后,小明对家中的一把紫沙壶产生了兴趣,如图所示,他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请你帮小明算出:

    1. (1) 壶盖的体积为多大?
    2. (2) 紫砂壶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 (3) 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体积是53cm3 , 这个茶壶的质量有多少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