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21-01-10 浏览次数:1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9高二下·宁夏月考)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快捷的方法是(     )
    A . 人工诱变育种 B . 基因工程育种 C . 单倍体育种 D . 杂交育种
  • 2. 下列关于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 B .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C . 诱变育种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D . 玉米单株自交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白化苗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3. 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长期自然选择和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B .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 . 不同的物种及其所包含的基因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D .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并加速了生物进化
  • 4. 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图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 B . 如果图乙为精原细胞,则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C . 图丁和图丙相比较,图丙所示的变异类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图丁所示的变异类型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D . 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
  • 5.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突变一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 B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一定会遗传给子代 C . DNA中一个碱基对的缺失一定导致基因发生突变 D .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 6. 蜗牛的有条纹(A)和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在无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 , 则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A . 30%,21% B . 30%,42% C . 70%,21% D . 70%,42%
  • 7. 下列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 B . 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均位于脊髓 C . 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 . 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射,但受刺激后可能产生反应
  • 8.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 B . 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C . 兴奋传导后兴奋的部位又恢复原先的电位 D . 局部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 9. 据图所示,有关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切断 a 处 B . DNA 聚合酶可以连接 a 处 C . 解旋酶可以使 b 处解开 D . DNA 连接酶可以连接 c 处
  • 10. (2019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主要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 . 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 C . 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D . 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就达到了稳态
  • 11.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内环境是对多细胞动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 . 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 C .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 . 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12. (2019高三上·武威期末)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 .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 .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 .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1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保持稳定时人体也有可能患病 C .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 血红蛋白、生长激素、有氧呼吸酶、载体蛋白都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 14. 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妻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子女患该病的概率(   )
    A . 1/10 B . 10/19 C . 91/100 D . 1/2
  • 15. 经过调查发现某地区有120只弯曲尾雄鼠,80只正常尾雄鼠和150只雌鼠(只有正常尾),研究发现分别控制弯曲尾和正常尾的基因T、t位于X染色体上,则t的基因频率为(  )
    A . 76% B . 74% C . 72% D . 70%
  • 16. 最新《自然》载文: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了一种新型抗生素(Lysocin 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B . 按照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 C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 . 施用新型抗生素(Lysocin 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消亡
二、综合题
  • 17. 通过各种方法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一直是科学家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如图表示一些育种途径,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①途径称之为杂交育种,所利用的原理是,F2的高产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是,为了提高该类型的纯合度可进行和筛选,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
    2. (2) 最常用的试剂M是,该试剂能让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理是。②途径相对于①途径,优势在于
    3. (3) 可定向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是途径。已知B基因为抗虫基因,在实际操作中若有两个B基因分别插入到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则其与非转基因水稻杂交后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该过程表示基因工程育种过程;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该育种方法较明显的特点是;与杂交育种方法相比,该育种方法较明显的特点是
    4. (4) ③途径中通常用M处理,以得到多倍体。经③途径所得到的植株基因型为
  • 18. 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过去从人的血液中的白细胞中提取,产量很低。我国的科研人员侯云德院士等一批人,成功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了其产量,如图为其原理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5

    1. (1) 图中①过程叫做
    2. (2) 图中③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它之所以能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特点是(写出任两点)。
    3. (3) 切割②和③过程所需的酶一般是相同的,其原因是
    4. (4) 该过程中,供体细胞是,受体细胞是(填字母),重组DNA分子是(填序号)。
    5. (5) 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实验材料,这是因为
  • 19. 下图是人体局部环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填字母和名称)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
    2. (2) 内环境指乙图中标号等部分,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 。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
    3. (3)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④与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4. (4) 正常人④内的pH通常维持在7.35~7.45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物质,它们对于维持血液的pH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
    5. (5) 若图中所示组织细胞为肌肉细胞,则O2分子从血液中的红细胞进入到组织细胞并被组织细胞所利用,需要穿过层生物膜。
  • 20. 阅读材料,分析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1.某些动物在不同季节中数量差异很大: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了冬季又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再使数量增多,由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见图)。

    材料2.图中地雀A与B可以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1. (1) 在图示的三年间,第一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2%,第二年夏季●基因如频率为3%,第三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0%,某同学认为该生物种群发生了进化,他做出判断的理由是。生物的的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它为生物进化提供
    2. (2) 使用农药防治害虫,保留了突变出的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其实质是依赖的选择作用,提高该害虫种群中的频率。而经过越冬的瓶颈样模式,抗药性个体不耐寒冷而死亡,导致下一年该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又下降。抗药性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种群的利害关系来说是(有利/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3. (3) 若干年后,岛屿上出现地雀新种C。确定C为新物种可用如下结果判断:引C入大陆使其和A、B生活于同一区域,它们之间。它的进化机制是:地雀种群本来就存在着基因频率的变化;大陆与岛屿不同的环境引起不同的自然选择;由于,阻断两处种群的基因交流,导致两处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当基因频率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出现,形成新种C。
  • 21. 如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a表示的结构是,图乙是图甲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2. (2) 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该物质的释放方式为 ,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3. (3) 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 。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  (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 (4) 若图乙中的A细胞为传出神经元,则B细胞可表示为 细胞。A细胞释放的信号物质与B细胞表面的 结合后,会引起B细胞 (填兴奋、抑制或兴奋或抑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