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

更新时间:2021-01-10 浏览次数:25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 . 载体蛋白 B . DNA聚合酶 C . 糖蛋白 D . 脂肪酸
  • 2.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淋巴液、组织液构成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③④
  • 3. 以下表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4. 以下对于稳态概念、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稳态是指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B .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通过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D . 健康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以保证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 5. 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血浆中 pH 明显下降 B . 草履虫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 .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蔗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 D .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 6. 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将(   )

    A .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 发生一次偏转 C . 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 . 不会发生偏转
  • 7.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 . CO2、解旋酶、Cl-、尿素 B . 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胰岛素 C . K+、血浆蛋白、性激素 D . Ca+、载体蛋白、胃蛋白酶
  • 8. 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 . 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 . 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D . 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①②③④⑤
  • 9. 某学生因病导致大脑皮层言语区发生障碍,医生对其进行检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语言功能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高级功能 B . 若能听、说、写,但不能看懂文字,则说明H区受损 C . 若能说、写、看,但不能听懂讲话,则说明V区受损 D . 若能看、听,但不能写和说,则说明W和S区受损
  • 10.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 兴奋在反射弧中双向传递 C .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D . 人的神经系统是分级调节的,通常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 11. 小萌的手不小心碰到滚烫的热水,她会立即缩回手并马上用冷水冲洗,小萌的反应(   )
    A . 前者是条件反射 B . 前者与脊髓活动无关 C . 后者是非条件反射 D . 后者与大脑皮层活动有关
  • 12. 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在突触间隙处的移动均需消耗能量 B . 兴奋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是电信号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 C . 神经递质的本质都为蛋白质,因此能被蛋白酶分解 D . 突触小泡起源于溶酶体,能与神经递质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
  • 13. (2020高二上·大名月考) 如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示体液,②④表示细胞,①⑤所在的位置是某些管道的切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②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 . 营养不良时会造成①蛋白质过少而引起组织水肿 C . 血红蛋白、各种激素、尿素部可以在①处找到 D . 长期饮用弱碱性水,会使①的pH明显升高
  • 14. (2020高二上·招远月考) 夏天气候炎热,户外工作人员会经常“中暑”。人“中暑”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 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 . 病原体感染 C . 渗透压下降 D . 细胞代谢紊乱
  • 15.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体内活细胞依赖内环境的运输提供氧气和养料、排出代谢废物 B . 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细胞呼吸需穿过9层生物膜 C . 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大于组织液回渗血浆的量大于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 D . 血浆中胆固醇、尿素、葡萄糖等的含量可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依据
  • 16. 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可以协助机体维持体温 B .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 .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 . 下丘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 17. 《史记·项羽本纪第七》记载“籍(项羽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在项羽扛鼎时,其体内自主神经调节的结果不包括(   )
    A . 瞳孔放大 B . 胃肠蠕动加快 C . 支气管扩张 D .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 18. (2019高二上·鹤岗月考) 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 . 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 . 前者反射中枢在脊髓,后者反射中枢在大脑和脊髓 D . 前者反射中枢在大脑,后者反射中枢在大脑和脊髓
  • 19. (2020高二上·招远月考) 近日,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罹患“渐冻症”的29岁湖北籍北大女博士。“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运动神经元病”,从发现至今已有130多年,病因至今不明,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患的即为该病。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因不明原因导致患者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不能运动,包括吞咽和说话困难,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故称“渐冻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应属于传出神经元 B . 患者体内的传入神经元是正常的 C . 患者的大脑皮层是正常的 D . 呼吸衰竭的原因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
  • 20. 图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 a 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 . 刺激 b 处能引起 c 的收缩,这一过程叫反射 C . 刺激 d 处,在 b 处不可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D . 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释放到突触间隙
  • 21. 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结构①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 B . 神经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C . 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D . 结构④上会发生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
  • 22. 关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高级中枢可以调控低级中枢 B . 上课憋尿是高级中枢的调控行为 C . 打针时大脑对脊髓产生抑制 D . 婴儿尿床是由于膀胱发育不完善
  • 23. 某人因为交通事故导致脊髓胸部完全折断、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该伤者将会出现下列哪种症状(   )
    A . 刺激下肢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B . 听觉丧失而听不懂他人讲话 C . 大小便失禁 D . 任何反射均不能发生
  • 24. 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 B .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也是思维的主要工具 C . 学习就是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D . 感觉性记忆形成第一级记忆的关键是饮食,第一级记忆形成第二级记忆的关键是睡眠
二、填空题
  • 25. 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

    1. (1) 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其中A代表,B代表,C代表
    2. (2) 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E
    3. (3) 如图所示,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稳态的概念是
    4. (4)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当发生时,就会出现尿毒症,最终会引起死亡。
三、综合题
  • 26. (2020高二上·兰考月考) 图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
    2. (2) 若刺激图甲中 b 点,则除 b 点外图中点可产生兴奋。甲图中共有个突触。
    3. (3) 图乙中突触后膜属于下一神经元的部分。
    4. (4) 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双向的);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双向的),原因是
    5. (5) 突触小体产生的神经递质是由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分泌,并通过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该过程属于细胞的作用。
    6. (6)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结合,会引起图乙中 B 细胞产生兴奋,使突触后膜上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 27. 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入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a处给以适当刺激,该处膜外电位变化是,所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的形式传导的。
    2. (2) 兴奋传到神经中枢,中枢内会有信号的转换过程,即电信号导致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结构)作用于上的受体,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
    3. (3) 刺激a处后,c处电位计指针发生次方向(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若刺激b处,电位计指针是否偏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