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模...

更新时间:2020-11-23 浏览次数:17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12小题,共12分)
  • 1. (2019·菏泽)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使用火药 B . 指南针指引航海 C . 用泥土烧制陶瓷 D . 冶炼金属
  • 2. (2020·广州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 B . C . D .
  • 3.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下列气体不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
    A . 一氧化碳 B . 甲烷 C . 臭氧 D . 二氧化碳
  • 4. 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古代的炼丹术对化学发展没有任何贡献 B . 拉瓦锡最先通过实验测定出了空气成分 C .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D .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
  • 5. (2020九上·蚌埠期末) 认识一些安全标识,有利于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下列图标与爆炸有关的是( )
    A . B . C . D .
  • 6.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7. (2019·衡阳)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赣州考察时指出,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中的铕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铕元素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铕原子中有63个中子 B . 铕原子核外有89个电子 C . 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 D . 铕是金属元素
  • 8. (2020·青浦模拟) 如图所示电解水实验的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 . 管a中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B . 管a与管b中气体质量比为2:1 C . 该实验可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 D . 该实验可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 9. 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现象

    解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被压缩

    C

    闻到远处花园中的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分子的体积变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B . 氧气与空气属于交叉关系 C .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属于包含关系 D .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 11.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装置的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黄色烟雾 B . 实验装置乙比装置甲更环保、得到的数据更准确 C . 乙装置中活塞在整个过程中的移动是先向右后向左 D . 两个实验装置中,若药品用量过少,均会导致所得结果偏小
  • 12.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电解水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8分)
  • 13. 2020年3月22为“世界水日”,我国宣传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 (1) 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通电一段时间后,检验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方法。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2. (2) 图2为昆明市某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其中步骤③主要是利用了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净化后的水若要提高其净化程度还需对水进行
    3. (3) 湖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检验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
    4. (4) 下列行为与宣传主题不相符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     B . 工业上冷却水循环利用 C . 随手关闭水龙头            D . 农业上用大水浸灌
  • 14. 结合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3. (3)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
    4. (4) 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填字母序号)。
    5. (5) 若E瓶内装满空气,用E瓶收集氧气,氧气须从(选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 15. 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如图甲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提示:固体氢氧化钠吸水放热)

    小斌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 (1) 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从浓氨水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2. (2) 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

      ;②

    3. (3) 改进实验后,快速出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 16. 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她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氯酸钾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1.2g

    1.2g

    氧化铜 0.5g

    1.2g

    二氧化锰 0.5g

    1. (1) 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
    2. (2) 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 (3) 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0.5g黑色粉末,说明;若要证明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证明氧化铜在化学反应前后的不变。
    4. (4) 写出实验②的文字表达式

      【预期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5. (5) 【反思与讨论】在一定范围内催化剂的质量对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快慢是否有影响?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

      【猜想】

      【实验方案】

      【结论】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