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12-11 浏览次数:20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九江石油化工 B . 景德镇烧陶瓷 C . 贵溪有色冶金 D . 屏山风力发电
  • 2. 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氮气 C . 二氧化氮 D . 氢气
  • 3. (2019九上·沙坡头月考) 如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能表示单质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 .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C . 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D . 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 5.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下列有关图像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6. 铁棍山药是温县特产,从其干燥根茎中提取的薯费皂素C27H42O3有增强肠胃运动的功效,下面关于C27H42O3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属于氧化物 B . 它的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 . 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 :42 :3 D . 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7. 当你打开试卷时,可能会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这主要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  )

    A . 质量很小 B . 不断运动 C . 体积很小 D . 之间有空隙
  • 8. (2019·衡阳)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赣州考察时指出,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中的铕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铕元素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铕原子中有63个中子 B . 铕原子核外有89个电子 C . 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 D . 铕是金属元素
  •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用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变红 B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黑色粉末变成了红色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铜与稀盐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 10. 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石墨、C60都具有还原性 B . 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C . C60是由碳原子构成 D .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二、选择填充题
  • 11.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酒精作燃料                    B铁锅作炊具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稀有气体可以用作

  • 12. 化学概念间存在如下三种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 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C 化合物和单质属于交叉关系

    D 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

  • 13. (2018九上·江西月考) 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⑤      

    D.

  • 14. 对下列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A.氮气作食品填充气——化学性质不稳定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氧化性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    D.金刚石用于裁玻璃

  • 15.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 加碘盐,石灰水

    B 冰水混合物,净化后的空气

    C 红磷,二氧化碳

    D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
  • 17. (2019九上·吉州期末) 星期日爸爸带小凯参观了科技馆,其中“物质之妙”展区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 (1) A展示了金刚石的微观结构模型.构成金刚石的基本粒子是
    2. (2) B介绍了14C测年法.14C是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该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
    3. (3) C介绍了化学家门捷列夫及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表中氟原子的质子数X为,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②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上图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③图中从左到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变化规律是

  • 18.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日常生活中,切菜刀采用的防锈措施是
    2. (2) 古人在野外生火时常“钻木取火”。“钻木取火”满足的燃烧的条件是____(填序号)。
      A . 提供可燃物 B . 与氧气接触 C .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3. (3) 下图金属应用的实例,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_______(填序号);

      图片_x0020_1133757609

      A . 电缆 B . 电热壶 C . 金属丝 D . 金属乐器
    4. (4) 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其中有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
    5. (5) 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由此得知钛合金具有的优良性能是。(答一点即可)
五、流程题
  • 19. 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如下。已知:Sn+SnCl4=2SnCl2

    1. (1) SnCl4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
    2. (2)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填“强”或“弱”),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3. (3) 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 (4) 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主要优点是(回答一点即可)。
六、推断题
  • 20. 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A与B都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且可以相互转化,F是红棕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 (1) E的化学式:
    2. (2)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 (3)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
    4. (4) A的用途:(写一点即可)
七、实验题
  • 21. (2019九上·吉州期末)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检验CO2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 (3) 写出装置C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如果用如图G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入。
八、科学探究题
  • 22.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2. (2)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 )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3. (3) 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推测硫沸点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 “<”或“=”)。由此可知,气态物质燃烧一般有火焰,但木材燃烧也出现了火焰,原因是
  •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 (1) 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经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 (3) 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九、计算题
  • 24. 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为测定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得该生铁样品6.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65. 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及其中物质的质量

    97.0g

    96.8g

    请你完成有关计算:

    1. (1) 反应放出的氢气是多少?
    2. (2) 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