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0-11-11 浏览次数:23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 . (gù)  然(mù)  轻怕重(niān)  众目睽(kuí) B . (chén)  伏(juǎn)  怪不经(dàn)  咄逼人(duō) C . (guǎng)  怪(chēn)  为一谈(hǔn)  畏罪逃(qián) D . 塌(tān)  戒(chěng)  踉跄跄(niàng)  人听闻(hài)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嘹亮   云霄   大相径庭   神采奕奕 B . 贮蓄   狭隘   人声顶沸   瘦骨嶙峋 C . 战栗   庇护   迫不急待   刨根问底 D . 感概   殉职   妄下断语   花团锦簇
  •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委:舍弃;去:离开。 B . 人谋而不乎?为:替;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C . 前狼假。悟:明白;寐:睡觉。 D . 躇步跐。若:好像;蹈:踩、踏。
二、句子默写
  • 4. 默写、填空。
    1. (1) 在横线上补写出下列古诗文名句或相应的作者、篇名。

      ,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③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其一)》)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 (2)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在巴西国会演讲的最后,习近平主席引用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展望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②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梦境抒发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三、名著阅读
  • 5.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1. (1) 下列文章中没有提及“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的篇目是( )
      A . 《狗·猫·鼠》 B . 《琐记》 C . 《二十四孝图》 D . 《五猖会》
    2. (2)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白骨夫人”先后化身为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儿、;但都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最终被打翻在地,断绝了灵光。
四、综合性学习
  • 6. 某校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1) 为营造活动氛围,组委会准备从以下四句话中选出能够组成对偶句的两句话作为宣传标语,请你选出,抄写在横线上。

      A.立志读尽人间书    B.人生唯因读书好  C.悬梁刺股求学路    D发愤识遍天下字

    2. (2) “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组委会已邀请到资深记者吕女士担任评委,现请你将本次大赛的相关事宜电话告知她。选出下列表述最准确、语言最得体的一项()
      A . 1月3日下午两点,在我校礼堂举行“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请您参加。 B . 吕女士,您好!请您来我校参加“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 C . 吕女士,您好!1月3日下午两点,“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将在我校礼堂举行,届时请您光临指导。 D . 吕女士,您好!1月3日下午两点,“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将在我校礼堂举行,请您必须准时到达现场!
    3. (3) 下面是王林同学主题演讲的部分内容,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作补充或修改。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     ▲      , 我     ▲      ;读     ▲      , 我    ▲   。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B)阅读经典,就是一种很好的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的方法。

      ①仿照划线句,在横线上填写语句,将句子补充完整。

      ②(A)(B)两句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A)句:

      (B)句:

五、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身边的优雅

    崔修建

    ①踏着金黄的落叶,我沿着大堤(   )。秋日的江水,像一幅陈年的油画,多了一分宁静与澄碧。我要去采访一位已是耄耋之年的剪纸艺人。因为距约好的时间还早,我便决定先在江畔走走。

    ②一下子吸引住我目光的,是他手中挥舞的那支独特的大笔,那更像是随处可见的一把拖布,长杆的一头是粗糙的棕棉,随意而懒散地一束。然而,就是那样一把再寻常不过的拖布,被他蘸了清水后,笔走龙蛇,上下翻飞,一会儿,江堤上便留下一串气势磅礴的行草。

    ③“哦,好功夫。”我禁不住赞叹起来。

    ④“过奖了,不过是信手涂鸦而已。”他谦逊着,手却没有停下来。

    ⑤“练了很久了吧?”我指了指他那道劲的书法。

    ⑥“一年多了。以前身体没毛病时,整天忙着工作,怎么也不会想到我这个大老粗,还能练书法。他淡然回答。

    ⑦“你这身手,蛮健康的啊!”看他很轻松地舞动着拖布之笔,谁能想到他病魔缠身呢?

    ⑧“是的,我也感觉自己很健康。”他脸上泛着红润的光。

    ⑨他语气平淡地告诉我:他姓耿,今年刚刚五十岁,去年查出了胃癌,已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上个月,又查出了胰腺癌,医生说已没有动手术的必要了。

    ⑩我怔怔地看着老耿,仿佛在听他(   )地说着别人的事情。

    ⑪“是不是很奇怪,我都被死亡预约了,为什么还要练字?”他看出我的困惑,“我只读过五年书,日子稍微好了一点,又让癌症给缠住了。刚开始,我也曾抱怨命运不公。后来,也就坦然了,穷富好坏,不都是过日子嘛?于是,我就决定练练字,补上年轻时的遗憾。”“就这么简单?”我望着老耿那早已悟透人生的双眸。他点点头,又继续书写,这回他写的是楷书。

    ⑫看着他那样一笔一划,认真得像一个小学生。我不由得对着那些很快便要被阳光擦掉的字迹肃然起敬,仿佛那些(   )的水字,是一只会说话的眼睛,在无声地告诉我关于生命和人生的某些真谛。

    ⑬在告别老耿去剪纸艺人家的路上,我又有幸结识了一位摆水果摊的诗人。

    ⑭他似乎根本没看见我这位挑选水果的顾客,只顾握着一截铅笔头,在一个演草本上快速地涂抹着,他头摇晃着,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

    ⑮耐心地等他停了笔,为我称量、包装好水果,我好奇地问:“刚才那么专注,在写什么呢?”

    ⑯他有些腼腆:“写诗呢,突然来了灵感。”“我可以拜读一下么?”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人,在这样的生活境况里,竟然还保持着一份难得的诗情。“只是喜欢,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写诗的本子递给了我。

    ⑰哦,他写了不少呢,其中不乏让人眼睛一亮、心灵一颤的好诗句,比方,写向日葵的:“你金光四溢的花环/将明媚地旋转整个夏日/像花中的女皇/威仪而典雅”……读着他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美诗句,我的心仿佛被一双温暖的手柔柔地抚摸着,尘世的喧嚷和嘈杂,在那一刻全都被屏蔽了。

    ⑱“真好!能够写出这么多美丽的诗句,真是叫人羨慕。”我敬佩地望着这位水果摊主人,想他一定有着锦绣的心思。“谢谢您的鼓励,我写诗只是不想让生活低到尘埃里。”他随口的一句表白,竟也那样(   )。

    ⑲在剪纸老艺人素雅的小屋里,我从老人的口中得知,那个摆水果摊的中年人,妻子是精神病患者,他下岗多年,靠着摆水果摊供出了一个读北大的女儿。我们又提到了老耿,老人轻轻地道了一句:“这样优雅的人生,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有很多呢。”

    ⑳是啊,仅仅在一天,我便有幸遇见了三位拥有优雅生活的人,他们虽然都有着常人的苦恼与无奈,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优雅,选择了站在精神高地上,把世俗的日子过得更精彩,更有品位。

    1. (1)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事件

      情感

      书法爱好者

      老耿身患绝症仍坚持用拖布笔练习书法

      水果摊诗人

      敬佩

      老人已是耄耋之年仍热爱剪纸艺术

      感动

    2. (2) 在文中(   )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意盎然   徐徐而行   轻描淡写   匆匆逝去 B . 徐徐而行   轻描淡写   匆匆逝去   诗意盎然 C . 徐徐而行   匆匆逝去   轻描淡写   诗意盎然 D . 轻描淡写   徐徐而行   匆匆逝去   诗意盎然
    3. (3)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

      他似乎根本没看见我这位挑选水果的顾客,只顾握着一截铅笔头,在一个演草本上快速地涂抹着,他头摇晃着,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

    4. (4) 文章⑲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5. (5) 从全文看,“身边的优雅”有什么深层含义?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舍南舍北皆春水

    许冬林

    ①春雨潺潺时,总会想起从前,想起少年时候居住的老瓦屋,和房前房后的澹澹春水。

    ②“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诗里,难得一回小清新,说的似乎就是我从前的家。

    ③房前的那个大池塘,名叫许家塘。许家塘那边,是一片平阔田野,金黄的油菜花田和紫红的紫云英田错杂相间,辉煌壮阔。田野中间有水渠直通到许家塘,夜雨下起来,水渠里的水哗哗淌进许家塘里,一整个春夜,耳朵里都是扯不断的水声。

    ④那样的水声里,似乎能闻到油菜花的味道,紫云英花的味道,青草和野蒿的清气,泥土的潮气,蚯蚓翻身拱动爬出泥穴的腥味……一个人的嗅觉、味觉、视觉都被那样的水声喂养得特别粗壮发达。

    ⑤翌日晨起,推窗,许家塘的水面上漂满了油菜花的花瓣,还有零落的桃花、杏花。雨住了,水渠的淌水声渐渐小起来,只剩一口肥胖的大池塘,倒映着树影、花影、草垛的影子、天空的影子,还有塘埂上走动的人影和奔跑在后的小狗的影子。

    ⑥早晨上学,穿着胶靴,走过蜿蜒田埂,一路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流伴随左右。池塘,河沟,水渠,田畦之间的逼仄小沟,到处都在淌水。我的胶靴被春水洗得盈盈发亮,上面又粘了许多的落花,有油菜花、紫云英花、蒲公英花,还有婆婆纳的碎小蓝花。

    ⑦屋后是一条河,名叫长林河,袅袅婷婷地,迤逦走向长江。春日里,河水又满又绿。河边有一丛一丛的芦苇,或者是一丛一丛的菖蒲。柳树发芽,杨树发芽,榆树发芽,个个枝头都是毛茸茸的绿色。这些绿色倒映在河水里,河水就像被绿色酿酒一般酿了一遭,何止是春水碧于天!

    ⑧早晨,女人们在河边浣衣,棒槌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河水上回荡着,成为多声部的合唱。鸭子们拖家带口,终日在水上欢畅,脚掌划动,裁出一片片扇形的水纹,绵延不绝地荡开去。

    ⑨柳枝披拂里,探出牛的前半截身子,牛来河边喝水了。水是绿的,柳枝是绿的,褐色的水牛像是被无处不流淌的绿色给洇湿了身子,也是绿的了。

    ⑩黄昏,杜鹃鸟飞过林梢,且飞且鸣,长长的尾音震颤在河水之上,让人觉得,春天一直是唐诗里的那个春天,我们行走千年百年,还没走出过杜鹃的春啼里。杜鹃声里斜阳暮,斜阳也是旧时斜阳,一半在天上,一半在水里。

    ⑪到春暮,油菜花落了,桃花、杏花、梨花也落了,河边的野蔷薇花却开到好处。刚开的深红,开老了的粉红到淡白,深深浅浅的红花点缀在叶子已然茂盛的花架上。水里也有一架野蔷薇花,和岸上的同开同落。

    ⑫水底的水草隐隐约约有了消息,偶尔有机帆船经过,静静的水面像睡醒的婴孩,在摇篮里翻身,水底初生的水草也跟着水波摇摆着袅袅的身子。菱角秧浮出了水面,小小的,无风无波的时候,它们光亮的浅紫的嫩叶像是用丝线绣在绿缎子上。菱角叶子在水面上一日日地铺,平阔的河面一日日窄了,春天也一日日窄下去。

    ⑬夜里,闻着花香入睡,屋子西边一棵棠梨树正开花,花香随着夜气漫进窗子里,人就在这样潮润的花香里。想象窗外,白色的棠梨花纷纷扬扬,屋顶白了,河堤白了,房前房后的春水也白了。夜里做梦,常常梦见自己穿着胶靴站在河边的石板上,洗靴子上的软泥,还有粘在靴子上的花瓣。醒来,屋瓦上是平平仄仄的雨声。

    ⑭春天若论五行,一定是属水吧。水滋养出了万物生长,也滋养出了诗意绵长。

    1. (1) 结合全文,说说本文标题的妙处。
    2. (2) 说说你对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3. (3) 如何理解作者说杜鹃鸟的鸣声“让人觉得,春天一直是唐诗里的那个春天,我们行走千年百年,还没走出过杜鹃的春啼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4. (4) 有人认为第⑫段中的三个“一日日”显得啰嗦,可以删去。你认为呢?
    5. (5) 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六、课内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险躁则不能性(

      ③年与时

      ④悲守穷庐

      ⑤非学无以广才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3. (3)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只标一处)

      ①非 学 无 以 广 才

      ②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

    4. (4) “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哪些意义?请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
七、作文
  • 10. 按要求作文

    成长充满了种种磨砺,可能是考试的失利,可能是友谊的破裂,可能是家人的斥责……面临成长中的种种打击、不顺。

    请以《这次,我没有  ▲      》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字词,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③可以大胆选择你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