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安庆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0-11-16 浏览次数:17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句子默写
  •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 (1)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2) 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3)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
    4. (4)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 (5) 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写风助水威,展现大海气势的诗句是“”。
    6. (6)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蕴含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
    7. (7)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
二、名著阅读
  •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眨眨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是个熯天炽地。八戒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乃是妖魔修炼成三昧真火。行者被他烟火飞téng,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那妖精在门首,看得明白,他见行者走了,却才收了火具,帅群妖,转于洞内,闭了石门,以为得胜,着小的排宴奏乐、欢笑不题。

    1.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    )出        避火(    )        飞téng(    )

    2. (2) 以上文段选自《西游记》,作者是,选段所说的妖精是,孙悟空和他大战是因为
    3. (3) 请结合原著回答:①这妖精最终的结局如何?②这件事给师徒四人取经路上埋下了怎样的隐患?
三、综合性学习
  • 3. 某班开展“让朋友圈见证我们的阳光校园生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 (1) 请按要求修改倡议书。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在朋友圈分享的大多是愉乐内容,与校园生活有关的内容太少。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成长,我发出如下通知:

      1)     防止网络游戏、明星八卦不再充斥朋友圈。

      2)     多介绍学习经验,丰富校园生活;多分享幸福时光,常怀感恩之心。

      让朋友圈见证我们的阳光校园生活吧!

      倡议人:X X X

      2020年1月8日

      ①倡议书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的写法是“”。

      ②划线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

      ③倡议书的正文在表述上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2. (2) 校园活动丰富多彩,请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诗句中内含的4个活动项目。

      ①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②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③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

    3. (3) 下列对对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学海           事业有成济盛世       下联:杏坛飘墨功名无限          

      A . 泛舟   书华章 B . 周游   书华章 C . 泛舟   辟天地 D . 周游  辟天地
四、现代文阅读
  • 4. (2020七下·株洲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还不清的“账”

    程存孝

        马蜂窝捅不得,但我就捅过,我和弟弟差点儿没被马蜂蜇死。

        我十三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我和弟弟跑到前大沟瞅小鸟,发现不断有“土蜂”从墙上一个小窟窿眼儿里进进出出。我想,里边一定有很多蜂蜜,便撺掇弟弟一块儿捅了它,解解馋,弟弟说“行”。于是,我们跑回家从头到脚武装起来:我穿上夹袄夹裤,戴上手套,绑紧袖口、裤脚,用一张小筛面箩罩到脸上,再用一条毛围脖将脑袋、箩圈、脖子缠了个严严实实,将一块毛毯叠成两层,中间穿了一根绳子,披到身上,系紧;至于弟弟,只打算让他跟我做个伴儿,没打算让他上手。所以,没让他多穿戴什么。两个人“结束”停当,我扛了一把镢头,让他背了把破扫帚,便出发了。

        到了那里,担心弟弟被土蜂蜇,让他趴在远处,因为马蜂只往上看。我放心大胆地抡起镢头,照准那个窟窿眼儿就刨。一镢头下去,刨出一个箩头大的圆洞,洞顶吊着一个洗脸盆大小的蜂巢。这时,只见无数只黄蜂“嗡”地一下向我扑来。但我不害怕,心想,我防护得这么严实,怕它咋的?就继续抡起镢头刨。

        又刨了一镢头,突然感到浑身像挨千刀万剐!糟糕,土蜂们钻进我衣服里来蜇我了,也不知道它们是怎么钻进来的。我本能地扔下镢头就跑,但无数只毒蜂就像一团黄烟,将我团团围住,往死里蜇我。

        在这生死关头,只见毫无防护的弟弟挥舞着扫帚拼命扑打蜇我的蜂群。我立即高喊:“别管我,你快跑!”但他就是不听,只顾扑打我身上的毒蜂,以至于将很多毒蜂引到了他身上。一个九岁的孩子瞬间便成了一个活动的“马蜂窝”!

        我们跑出百米远之后,蜂群仍然穷追不舍,蜇得我都感觉不到疼了。我穿戴得太厚,也没用,实在跑不动了!索性将围脖、箩子、毯子扔掉,满地打滚儿。

        令我惊骇不已的是,弟弟还是只顾朝我身上拍打,打了前胸打后背,我却毫无办法帮他,只有打滚儿的份儿。

    事后,我不解地问他:“当时叫你跑,你为什么不跑?就不怕蜇死你?”他竟羞得满脸绯红道:“哥,你看你说的,谁让你是俺哥呢?”直到现在,我想起他这句话都想掉泪。

        待我们丢盔卸甲、灰头土脸跑回家里时,弟弟脸色煞白,“咚”的一声裁倒在地。这可把全家吓蒙了。俺娘撩起弟弟的衣襟惊诧道:“是谁打你们了?打得红青黑烂、膀眉肿眼,没个人样了。”

        在俺娘的再三追问下,我只好嗫嚅着道出了实情。俺爹听后嚷道:“你个傻种,土蜂都是吃虫子的,哪来的蜜让你解馋?你弟弟要有个三长两短,看我怎么收拾你!这时,我只觉得天旋地转,气也出不动了。奶奶一看大事不好,对俺爹嚷道:“还不快去割黄蒿搓,再晚人就没了。”

        只见俺爹顺手从墙上取下一张镰,跑到庄下割黄蒿。很快就割了一小捆,把我俩的衣裤脱个精光,抱到炕上,拿黄蒿在我们身上不停地搓,搓了前边搓后边。由于身上肿得厉害,不一会儿,我俩都变成了明晃晃的“绿种人”,活像两个绿色的大塑料娃娃。为防止搓破皮化脓,俺娘将两大捆黄蒿先用铡草刀铡碎,再用碾子碾成绿糊糊,昼夜摊到我俩身上,不停地更换,往外吸毒。经过十来天的“绿色洗礼”,我俩算是都活过来了,不过,身上都蜕了一层绿皮。

        从此,我感到欠下弟弟一笔“账”,也欠下全家一笔“账”,永远也还不清。

    (选自《意林》2019年13期)

    1. (1) 请结合文中的语句,简要概括“我”欠下弟弟一笔怎样的“账”。
    2. (2) 体会文中加点词“撺掇”的意思与下列哪句话中 “撺掇”的意思相同(    )。
      A . 你这边房子七八也待盖了,撺掇匠人,早些装修、油漆停当。 B . 一时庄家忙动,仗赖你娘子又好在厨房撺掇。 C . 他怪我撺掇师父念“紧箍儿咒”。 D . 王婆和那妇人谢道:“难得何九叔撺掇,回家一发相谢。”
    3. (3) 揣摩下列句子,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要求作简要回答。

      ①这时,只见无数只黄蜂“嗡”地一下向我扑来。(该句中的动词“扑”能否改为“飞”,为什么?)

      ②我立即高喊:“别管我,你快跑!”(该句使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4. (4) 试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5. (5) 本文标题中的“账”运用了双引号,表示其有特殊含义,你认为它指的是什么?如果将标题改为“掏马蜂窝的那件往事”,从效果上看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多少。你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是用爪子抓,还是用牙齿咬?仅这几招,女人同男人打架时也会用。可我却比你要厉害得多。你若愿意,我们不妨来比试比试。”蚊子吹着喇叭,猛冲上前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最后终于要求停战。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节选自《蚊子与狮子》)

    (乙)可是另外有一块田,里面长满了荞麦。这块田恰恰是在那株老柳树的对面。荞麦不像别的麦子,它身子一点也不弯,却直挺挺地立着,摆出一副骄傲的样子。

    “作为一根穗子,我真是长得丰满。”

    它说。“此外我还非常漂亮,我的花像苹果花一样美丽,谁看到我和我的花就会感到愉快。你这老柳树,你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比我们更美丽的东西吗?”

    柳树点点头,好像想说:“我当然知道!”

    不过荞麦骄傲地摆出一副架子来,说: “愚蠢的树!你是那么老,连你的肚子都长出草来了。”

    这时一阵可怕的暴风雨到来了,田野上所有的花儿,当暴风雨在它们身上经过的时候,都把自己的叶子卷起来,把自己细嫩的头儿垂下来,可是荞麦仍然骄傲地立着不动。

    “像我们一样。把你的头低下来呀。”花儿们说。

    “我不须这样做。”荞麦说。

    “像我们一样,把你的头低下来呀。”麦子大声说,“暴风的安琪儿现在飞来了。他的翅膀从云块那儿一直伸到地面,你还来不及求情,他就已经把你砍成两截了。”

    “对,但是我不愿意弯下来。”荞麦说。

    “把你的花儿闭起来,把你的叶子垂下来呀。”老柳树说,“当云块正在裂开的时候,你(   )如何不要望着闪电,连人都不敢这样做,(   )人们在闪电中可以看到天,这一看就会把人的眼睛弄瞎的。(   )我们敢于这样做,我们这些土生的植物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我们远不如他们。”

    “远不如他们!”荞麦说,“我倒要瞧瞧天试试看。”它就这样傲慢而自大地做了。电光掣动得那么厉害,好像整个世界都烧起来了似的。

    当恶劣的天气过去以后,花儿和麦子在这沉静和清洁的空气中站着,被雨洗得焕然一新。可是荞麦            

    (节选自《安徒生童话》——《荞麦》)

    1. (1) (甲)文是一篇(文体),它选自《》(书名),这类文体篇幅短小,以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甲文主人公是化(修辞手法)的动物。
    2. (2) 根据文意,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到(乙)文的括号中。(       )
      A . 因为  假如  况且  无论 B . 无论  假如  因为  况且 C . 无论  因为  假如  况且 D . 况且  因为  无论  假如
    3. (3) 想象是童话作品中常用的写作手法,想象既要大胆新奇也要合情合理,请你用一句话为(乙)文续写结尾。
    4. (4) 故事中的蚊子和荞麦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请作具体分析。
    5. (5) 读了这两个小故事,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五、对比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非宁静无以远 致:慢则不能励精 淫:

      ③年与时 驰: ④险躁则不能性 治:

      ⑤终身之者乎 行:

    2.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3) 由(甲)文可知,诸葛亮的立德原则是什么?(用原文语句作答)
    4. (4) 甲乙两文都有告诫之意,(甲)文中诸葛亮从两个方面告诫儿子;(乙)文中(人名)告诫子贡要
六、作文
  • 7. 阅读下面文字,以“是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灯,可以在暗夜里照亮前行的路;灯,可以指引航船驶向理想的彼岸;灯,可以驱散人心中的阴霾……

    (提示与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

    ②自选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④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