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盘锦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0-10-25 浏览次数:343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桥(zhàn)     止(jīn) 润(lǎng)    见思迁(yì) B . (huì)    幕(wéi) 石(yǔn)  声匿迹(xiāo) C . (zhuāng) 对(xiào) 烦(zào)    千重负(jūn) D . 染(xuàn)     洗(dí) 维(qiān)   抑扬顿(cuò)
  •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      有一只风筝,就能满足一个孩子所有的快乐。高天上的风筝,舞步        , 伴着风儿轻点足尖。地上的人,看悠悠流云游走,看      的风筝渐渐高去。看得久了,有一种感觉        :是风筝在飞,也是自己在飞。

    A . 只要   翩翩   摇曳   油然而生 B . 如果   翩翩    摇摆    不期而至 C . 只要   姗姗   摇摆   不期而至 D . 如果   姗姗    摇曳    油然而生
  •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园林又称文人园林,因其主人多为文人士大夫,文人是造园的主体。若追溯中国园林的源流 , 则既非始于文人,亦不止于文人,而是上至帝王将相 , 下及庶民百姓,莫不有园。园林发展就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园林设计也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建筑散置在山水花木之间,墙体可有可无,空间可实可虚,与周国景致交汇为和谐的整体。中国人通过建筑的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由建筑的小空间,进到自然的大空间。中国园林亲近自然,但不控制自然。

    A . “追溯”是动词,“源流”是名词,“帝王将相”“园林设计”都是并列短语。 B . “园林发展就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这个句子中,“发展”作谓语。 C . “中国园林亲近自然,但不控制自然。”这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 D . 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和谐”与“整体”互换位置。
  • 4.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下题。

    黄鹤楼

    崔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望海楼

    米芾

    云间铁瓮①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①铁瓮:即铁城,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黄鹤楼》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有力,音韵清明,富于音乐美。 B . 《望海楼》颔联两句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以“三峡”“六朝”突出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C . 两首诗尾联都用问句,以抒情作结:《黄楼》抒发诗人思乡之情,《望海楼》表露出诗人低沉而又伤感的情绪。 D . 两首诗都写登楼所见,诗句典雅凝练,写景角度多变,现实遐想交织,时空大大扩展,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境界。
二、字词书写
  • 5.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含标点符号)抄写在方格中,要求书写正确、端庄、整洁。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三、名著阅读
  • 6.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 (1)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陋室铭》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 B . 辛弃疾,南宋词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是他的作品。 C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被匪徒袭击,头部受伤。 D . 《西游记》中,悟空在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后来观音菩萨用甘露救活此树。
    2. (2) 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即便是小人物身上也闪耀着善良的光辉。请你从下人物中任选其一,概括作品中表现其良的一个情节。

      备选人物:祥子(《骆驼祥子》

      外祖母(《童年》)

      阿长(《朝花夕拾》)

      简·爱(《简·爱》)

      人物:

      情节:

四、句子默写
  • 7. 古诗文默写。(请规范书写)
    1. (1) 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
    2. (2) ,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3. (3) 潭中鱼可百许头,。(柳宗元《小石源记》)
    4. (4)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5)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6. (6)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 (7) 《使至塞上》言事写景,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的句子是
    8. (8) 有的诗词能够揭示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的规律。《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过程;《钱塘湖春行)中“”描绘了候鸟迁徙搭建新居的景象。
五、对比阅读
  • 8.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景公问晏子曰:“莅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

    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则其道也。”

    公曰:“虽有贤能,吾庸知乎?”

    晏子对曰:“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乎是,故不知也。”

    公曰:“请问求贤?”

    对曰“观之以其游 , 说之以其行。君无以靡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 , 不掩欲以荣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莅:治理,下文的“临”“敕”与此同义。②官能:授予有才能的人官职。③庸:怎么,哪里。④务:致力,专カ从事。⑤游:交游,交结的朋友。⑥说:评说,评论。⑦靡曼:指言辞华丽。⑧声:名声,声誉。⑨荣:通“营”,迷惑。

    1.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食不饱,力不足        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 . 不以其道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 . 为国家者何如       弗学,不知其也(《虽有嘉肴》) D . 夫上土难而易退也     是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2.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3.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

    4. (4)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①(甲)文中“千里马”喻指 ,“伯乐”喻指。(乙)文中,晏子向景公建议的治国方法是“”(用原文回答)。

      ②在对待“贤能”的问题上,景公与“食马者”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六、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民阅读共享书香

    2020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以“读辽宁,爱辽宁”为主题的辽宁者第九届全民读书节正式开幕。与往届相比,此次开幕式首次采用“云”开幕形式,在全省14个市的官方视频账号联动直播。

    阅读点亮人生,书香润泽心灵。近年来,我省致力于书香辽宁建设,营造出发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读书节期间,主办方将联合省内部分实体书店,向读者提供各类热点图书书单。

    (选自《辽宁日报》)

    (材料二)

    (材料三)

    学人荐书

    书籍中的人生、思想和知识,远非任何个人经历和经验可以替代:书籍能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丰富人的自我认识和存在感一一这便是好书何以为人的良师益友的根据。

    推荐阅读:《少年读中国简史》《新中国极简史)(《学者的人间情怀》

    ----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

    读书养静气,读书有底气,读书生勇气。

    推荐阅读:《论语》《红楼梦》《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中国民族大学教授蒙曼

    (选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

    随着5G、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并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对技术推动下的数字阅读有了更多体验。

    对于一些热衷数字阅读的人来说,如果电子阅读器不再只显示黑灰白色,而是呈现更加丰富的色彩,阅读体验会大不一样。如今,这一题望已经不难实现。2020年3月,国内某电子书阅读器品牌发布一款彩色墨水屏电子阅读器。这款阅读器可显示4096种色彩,可以更好地阅读儿童绘本、艺术画集、带图解的专业书籍和文献资料等。

    在数字技术推动下,电子阅读器阅读、听书、AR互动等阅读形式发展迅速,让读书变得更加生动高效。

    (选自《人民日报》)

    1. (1) 对以上四则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2020年,辽宁省第九届全民读书节开幕式首次采用“云”开幕形式。 B . 据调查,全国人均图书拥有量2017年是6.49册,2018年是6.85册。 C . 梁晓声认为,好书能丰富人的自我认识和存在感,能成为人的良师益友。 D . 数字技术、电子阅读器阅读、听书、AR互动等阅读形式,让读书更生动
    2. (2) 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的阅读呈现出哪些特点?请根据(材料二)(材料四)回答。
    3. (3) 在辽宁省全民读书节期间,某班级召开了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讨论会。请结合以上材料,补全下面的讨论发言。

      主持人:同学们都想多读几本好书,但书店和图书馆的书太多了不知道怎样选择,大家能提一些建议吗?

      晓慧:

      佳明:晓慧说得很好,我还有一个建议,

      主持人:感谢两位同学的发言。

  • 10.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赶鸟的孩子

    晓寒

    ①有时候,我似乎回到了过去,又成了那个赶鸟的孩子。

    ②老屋对面有一块菜地,那是一家人的菜篮子。从夏往秋走的时节,母亲会在那里陆续种下萝ト、白菜,还有香菜和蒜。秋渐渐转身,第一场霜降临,到处一片白,看上去毛毛茸茸的,但菜地好像忽略了寒冷,萝上缨子似涨潮般覆盖了裸露的泥土,白菜身子也一个劲地胀起来。那旺盛的绿色,像片浓缩的春天。

    ③这时候,一群鸟如约而来,有二十多只。这是一群与众不同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腹部有一小块黑色,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我们不认识,把它们称为长尾巴鸟。它们盯上了我家的菜地,专吃菜叶子,菜长成了,它们就来;菜没了,它们就走。我不得不相信鸟是有灵性的,要不它们怎么能把时间掐得那么准呢?

    ④起先,母亲并没怎么在意,说弄个稻草人吓一吓吧。父亲费了番心思,稻草人弄得有模有样,戴了帽子,穿了衣服,一只手里还举着根细细的竹竿,竹竿另一头吊着块小石头,风一吹来回摆动,像谁的手在不停地挥舞。刚开始似乎管点用,那群鸟围着稻草人飞来绕去,就是不敢落下。可没过两天,它们就识破了这个招数,把稻草人晾在一边,毫无顾忌地飞到地里大快朵颐。群鸟过后,菜叶到处是洞,七零八落。

    ⑤(A)看到好好的菜被鸟糟蹋了,母亲心疼不已。假人没用,母亲就催我“亲自下场”。我很乐意领受这个任务,就赶个鸟嘛,又轻松又好玩,比在家扫地或去外面扯猪草舒服多了。我在屋角的竹林里折了根竹丫,抓在手里,满怀信心地去了菜地。

    ⑥我刚一出现,它们就发现了我,呼地一下全飞走了,落在旁边的一棵枫树上,冲着我叫个没停。我心里高兴,它们到底还是怕我的,果然不用费什么力气。我朝它们挥了下手里的竹丫:你们就大声地叫吧,我来了,再也别想吃我家的菜了。

    ⑦菜地狭长,有好几十米。那群鸟叫了一会,见我没有进一步行动,便从树上飞下来,到菜地的另一头去了。它们扇动着翅膀,边吃边叽叽喳喳地叫着,我不知道在说什么,但那声音听起来充满了快乐,像在庆祝什么,又像在向我挑衅。我挥动起竹丫,嘴里吆喝着追了过去。它们见了,呼的一声,一齐飞回到枫树上。我刚喘口气,它们又伺机飞向菜地的另一头。我只能左追右赶,像在和它们做一场游戏。

    ⑧霜还没有化,风一阵比一阵硬,但我的额头上还是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折腾了一阵,我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我生自己的闷气,也生那群鸟的气。我随手抠了把泥土,朝那群鸟扔去。它们抬起头对着我喳喳地叫了几声,声音干涩,好像比我还气。

    ⑨那段时间,我天天守在菜地里,一边徒劳地追赶那些长尾巴的鸟,一边想着该如何对付它们。我烦它们,把我家好好的菜弄得乱七八糟;我知道,它们可能也烦我,我的到来,阻碍了它们心无旁骛地享受盛宴。在这场拉锯战中,我和这群鸟儿不知不觉成了敌人。

    ⑩我把这事跟哥哥说了,哥哥帮我出了个主意。他说,抓两把谷,拌上农药往菜地里一撒,那些鸟儿一个也逃不掉。我一听,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简单省事,一了百了。

    ⑪可不知怎么的,事情被母亲知道了。母亲指着我俩厉声责问,声音比哪一次都大:它们就吃了一点菜叶子,赶一赶就行了,你们却想下这样的手?鸟的命也是命啊!我和哥哥一下子了,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竟然会招来母亲的盛怒。

    ⑫我俩低着头杵在那里,别说回话,连大气都不敢喘。停了一会儿,(B)母亲对我说,你也不用去管了,菜叶子吃光了算了。

    ⑬事后才知道,最后那句是母亲的气话。第二天一早,她拿着镰刀去了菜地,一连干了好几天,在菜地里支起一些树枝,树枝上面搭满了荆棘。那群鸟照旧来,只是没原来那么放肆了,它们虽然胆大,但也不敢钻到那些荆棘里面去。

    ⑭再后来,我们搬走了,老屋也拆掉了,那片菜地成了荒地,那群鸟儿也不知所终。但母亲的那番教训,这么多年始终在我脑海中,不时浮现,难以忘记。

    ⑮前些日子,我回老家,又看到了一群同样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在哥哥家菜地的上空盘旋。我相信,这就是我赶过的那群鸟,它们至今还快乐地活着。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阅读选文第④--⑬段,按照时间顺序,围绕“赶鸟”这一事件,将情节补充完整。

    2. (2) 选文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可没过两天,它们就识破了这个招数,把稻草人晾在一边,毫无顾忌地飞到地里大快朵顾。

    4. (4) 请分析选文第⑧段中“我生自己的气,也生那群鸟的气”的原因。
    5. (5) 品析选文第①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和哥哥一下子了,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竟然会招来母亲的盛怒。

    6. (6) 选文第⑤⑫段中A、B两句是否矛盾?为什么?

      (A)看到好好的菜被鸟糟蹋了,母亲心疼不已。

      (B)母亲对我说,你也不用去管了,菜叶子吃光了算了。

    7. (7) 选文结尾写道:“我相信,这就是我赶过的那群鸟,它们至今还快乐地活着。”这句话有丰富的内涵,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解。
  • 11.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诗中有画不是图

    ①我们常用“诗中有画”来形容那些形象生动的诗句。于是,有人喜欢辅以图片来帮助理解诗歌。例如,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配上庐山瀑布的图片,把凝练的诗向具体化,把文字的表述形象化。但事实上,这样做的后果是,我们可能滞于肤浅,不能切实有效地理解诗作。这里,我们或许错误地理解了“诗中有画”的本意。因为,诗中有画,强调的是一首诗自成的艺术境界。

    ②诗中有画,源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从“诗中有画”一语的出处来看,苏东坡在评价王维的作品(《蓝田烟雨图》时说:“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字面义上,苏轼的确是形容王维的诗绘声绘色,吟罢让人置身画中。但实际上,苏轼眼中的画不是西方绘画,更不是我们日常拍摄的照片,而是我们传统的中国画。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传统画在气质、品格和精神上具有同一性,它们都承我着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和生命精神。中国的文化传统注重的是精神、内蕴、风骨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无论是诗中还是画中,景物早已不是自然之景,而是融入了人的情感、理趣和气的。可见,诗中的“画”,不仅在于见“形”,更在于见“意”。

    ③诗中有画,源自对诗歌意境的品味。前面谈的是古典诗,再来看现代诗中的“画”:阅读《再别康桥》这首诗时,我们会用“绘画美”来形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这本身没有问题。但诗中所写的“云彩”“波光”“全柳”“青荇”包含着诗人特的情感,这是多么真实、精美的图片都无法取代的。因为诗中之景不是一般的景,而是意象。所谓意象,简単地说就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是心与物的融合与统一。这些意象的交织,共同构成了康河河畔静谧秀美的风光,同时蕴含着诗人对景物的陶醉、对人生理想的逐梦和对离别时分的留恋。即便是单一的意象,也远远超越图片的信息量。在这首诗中,由多个意象共同构成的动人意境,其表达效果,图片就更难以企及了。

    ④为什么一样的庐山瀑布,孟浩然看到了,会写出“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李白看到了,会写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张继看到了,会写成“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我们看了,却往往想到的是举起相机或手机来拍照。如果我们不能从景物中见情、见理、见精神,或者通俗点讲就是“不走心”,那我们的诗心就永远不能唤醒。

    ⑤综上所述,当我们说“诗中有画”,是说这首诗具有自成的艺术境界,而不是说,我们看到诗就看到了真实的景物。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阅读选文第②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

      提出观点

      A

      分析论述

      从“诗中有画”的出处,分析出苏东坡所说的画应指传统的中国画.

      B

      得出结论

      C

    3. (3) 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典诗歌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和生命精神。 B . “云彩波光”“金柳”“青荇”是蕴含诗人特别情感的形象。 C . 《再别康桥》是一首具有“绘画美”艺术特色的现代诗歌 D . 面对着庐山瀑布,李白和张继有着完全相同的体验和感受。
    5. (5) 请赏读《新月》这首小诗,并结合“阅读提示”,写出你看到的“图”和“画”分别是什么?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

      (何其芳《新月》)

      阅读提示:这首小诗,借助“新月”“小船”“花香”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图”是:

      “画”是:

七、作文
  • 12. 作文。

    起初,只是一点点啊……

    请以“微光成炬”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 13. 作文。

    赛场,无处不在;拼搏,赢得喝彩。哨音未响,胜负未定,信心仍在,奔跑不停。特定的时间,特别的努力,不服输,不放弃,让我们打一场漂亮的“加时赛”!

    请以“加时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