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阜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10-20 浏览次数:15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位移可能随路程的增大而减小 B .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 . 位移可能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 D . 只要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就不可能为零
  • 2. (2018·桂林模拟) 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 40 m/N B . 40 N/m C . 200 m/N D . 200 N/m
  • 3. 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 时位于x=8 m处,开始沿x轴正方向运动.当t=8 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   )

    A . x=4 m B . x=14 m C . x=24 m D . x= 34 m
  • 4. (2017高一上·雨花期中)

    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f为空气阻力)(   )

    A . B . C . D .
  • 5. (2019高一上·南通月考)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 P 在质量为 M 的长木板 ab 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板 a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1 ,木块 P 与长木板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m2 ,重力加速 度为 g,则长木板 a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 . m1Mg B . m 1(m + M ) g C . m2 mg D . m1Mg + m2 mg
  • 6.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 时发生位移 ,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 时发生位移 ,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 B . C . D .
  • 7. (2019高一上·河东月考) 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 , 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
    A . B .   C .   D .  
  • 8.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50 s的时间通过一座长600m 的桥,过桥后汽车的速度为16 m/s,汽车自身长度忽略不计,则(   )
    A . 汽车的加速度为0. 16 m/s2 B . 汽车过桥头时的速度为0. 8 m/s C . 汽车从出发到过完桥所用时间为150 s D . 汽车从出发点到桥头的距离为20 m
二、多选题
  • 9. (2016高一上·石嘴山期中)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向着弹簧运动,且使弹簧发生压缩,则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   )

    A . 重力、支持力、动力、摩擦力和弹簧的弹力 B .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弹簧的弹力 C . 弹簧的弹力是动力,而摩擦力是阻力 D . 弹簧的弹力和摩擦力均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 10. —人以3 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9 m处时,绿灯亮了,汽 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
    A .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28 m B .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与车最近距离为4.5 m C .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跑了10 s D . 人不能追上公车,且车开动后,人与车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 11. 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甲和乙的x—t图线.由图可知(   )

    A . 在t2时刻,甲、乙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B . 在t1时刻,甲车追上乙车 C .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乙车的速率一直比甲车的小 D . 在t1到t2段时间内,乙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 12. (2019高一上·衡水月考) 如图所示,一小球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时间均为4 s,设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vA , 则(   )

    A . 小球向上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 m/s2 B . vA=2 m/s C . 小球在AE段的平均速度为3m/s D . 小球从D到E的时间为4s
三、实验题
  • 13.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

    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均为2.00 N的砝码.

    1. (1) 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理由是
    2. (2) 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砝码/个数

      0

      1

      2

      3

      4

      砝码对木块压力/N

      0

      2.00

      4.00

      6.00

      8.00

      测力计读数/N

      1.50

      2.00

      2.50

      2.90

      3.50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图(c)坐标纸上作出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以F为横坐标),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 14. 某同学利用光电传感器设计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器 材有铁架台、光电计时器、小球等.铁架台上端固定一个电磁铁,通电时,小球被吸在电磁铁上,断电时,小球自由下落.

    1. (1) 先将光电门固定在A处,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测量出小球释放点距A的距离为h,测出小球的直径d(d远小于h).则小球运动到光电门处的瞬时速度v=,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 (2) 若某次实验时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此时光电门距小球释放点的距离△h=.(用h表示)
    3. (3) 由于直尺的长度限制,该同学改测光电门位置与其正上方固定点M(图中未画出)之间的距离h,并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移动光电门在竖直杆上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已知图象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根据图象可知重力加速度g=.
四、解答题
  • 15. 如图所示,用细绳拴住木棒的A端,使木棒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不动,在悬点正下方有一点C距A端3.2 m.若把细绳轻轻剪断,测得A、B两端通过C点的时间差是0.4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试求木棒AB的长度.

  • 16. (2019高一上·南昌月考) 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L1和L2 , 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求:

    1. (1) 这时两弹簧的总长;
    2. (2) 若有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求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m2的压力.
  • 17. (2019高一上·衡水月考) 一滑块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斜面上的A、B、C三点,如图所示,已知AB=15m,BC=30 m,滑块经过AB、BC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5s,求:

    1. (1) 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 (2) 滑块在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
    3. (3) 滑块在A点时离初始位置的距离.
  • 18. (2019高一上·衡水月考) 在某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 40 m/s,v2 =25 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x0=22 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只是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x=160m才能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
    1. (1) 如果轿车刹车时货车以速度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 (2) 如果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2s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大小为a2=3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